IT時報記者郝俊慧 今年WAIC開幕式上最受期待的當(dāng)屬“雙馬對話”,即將在今年9月從阿里巴巴退休的馬云,這次出席大會的身份是聯(lián)合國數(shù)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lián)合主席,而另一位“馬”,則是特斯拉公司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首席執(zhí)行官,“鋼鐵俠”埃隆·馬斯克。 盡管兩位“馬先生”用的是同一種語言——英語,但對話中依然展現(xiàn)出鮮明的中西文化差異。馬云對AI于人類的威脅不以為然,馬斯克對此完全不認同,他認為機器人會不斷進化直至最后創(chuàng)造出比人更聰明的物種。談及星際移民,雙方卻似乎對調(diào)了頻道,馬斯克焦慮于移民火星時間窗口的未知,而馬云則對改變地球更感興趣。 對于AI的現(xiàn)實與夢想,兩位世界上最頂尖的創(chuàng)新者和企業(yè)家,殊途且不同歸。不過對于AI(愛),雙方卻難得地達成一致。馬云說,未來想在世界上生存,LQ(love Q)愛的智商必須要高,馬斯克也喜歡這個說法。 或許正如一切科幻電影中那樣,AI(愛),才是人類救贖自己的終極武器。 人工智能會比人類聰明嗎? 馬云:NO馬斯克:YES 未來100年,人工智能將走向何方?它會威脅人類生存嗎?馬云認為,人工智能不會是威脅,馬斯克對此不置可否。 對于誰更聰明,兩者的觀點截然不同,馬云認為當(dāng)然是人類,或者說人類擁有的是智慧,可以通過理解自己而更好地面向未來,而馬斯克則毫不遲疑地站在人工智能這邊,但到底比人類聰明的AI是好是壞,他自己也沒有答案。 馬斯克:一般大家都會低估人工智能的能力,實際上,人工智能可能比最聰明的人還要聰明。很多AI研究人員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假定他們比機器更聰明。 馬云:地球上最好的資源是人類大腦。計算機只是一個機器,人類的玩具。計算機可能更聰明,但人類更有智慧,我從來沒有看到計算機可以發(fā)明一個人。過去兩年,人們在擔(dān)憂人工智能對未來的控制,這是不可能的。人類從來無法創(chuàng)造一個比自己更聰明的動物。 馬斯克:我對此非常不認同。我們可以創(chuàng)造比自己更聰明的東西,它們可能并不是人。最早出現(xiàn)的人類生活都是很原始的,只能在荒野上奔跑,但現(xiàn)在我們生活在溫暖的屋內(nèi),人類已經(jīng)比過去的自己聰明了許多。人類正在繼續(xù)向前發(fā)展,現(xiàn)在還不是最后的革命。 另一方面,從跳棋到國際象棋到圍棋,人的自由度在不斷增加,AI的智能在不斷進化,將來完全可以模擬人的各個方面。人們和計算機下圍棋,像你和宙斯斗爭一樣沒有希望,我們差太遠了。 人類智力的追求會被計算機在越來越多的方面超越,或者最后文明能夠取勝,這是兩個可能。 馬云:為什么人要和計算機下棋呢?這很愚蠢,像100年前人們創(chuàng)造了汽車,人們說我可以比汽車跑得快,這是不可能的,只有傻子才會去和汽車去賽跑。 圍棋是為人類設(shè)計的,是讓人和人下的,為什么人要和計算機下棋呢?我更愿意看兩個計算機下棋。 和計算機下棋很傻,不要這樣做,我們要做我們擅長的事情。 計算機只是人類創(chuàng)造的聰明的工具之一。計算機是聰明的,但是人類今后會創(chuàng)造更多的工具,會比計算機聰明更多。 要不要“住”到火星去? 馬云:沒興趣馬斯克:人類可能超越地球?qū)崿F(xiàn)更大發(fā)展 一個是“火星來的人”,一個正準備帶100萬地球人去火星。一個是有著夢想的“詩人”,更愿意在地球上生活得更好,而一個永遠是天馬行空的現(xiàn)實版“鋼鐵俠”,卻并不相信外星人,移民火星,只是為了讓人類文明之光,不至于因突如其來的災(zāi)難而毀滅。 馬云:聽說你要去火星?我對火星沒有興趣,我剛從火星回來。我對地球上發(fā)生的一切更感興趣。 馬斯克:我們需要更進一步了解宇宙的本質(zhì),以確保我們能夠進入到不同的行星生活。這并不是因為我覺得地球沒有希望,但即使我們盡了最大的努力,地球還是有可能會發(fā)生人類無法控制的事情,外部力量或者內(nèi)部事物導(dǎo)致文明被毀滅,或者我們受到嚴重威脅,以至于我們只能搬到另外一個星球去生活。 換句話說,現(xiàn)在是地球45億生命中,第一次有機會讓生命離開地球生活。但現(xiàn)在的問題是,我們不知道這個機會窗口能開多久,所以最明智的做法是,假設(shè)它是短期開放,抓住它,確保未來,生命之光不會熄滅。 馬云:可是我感覺去火星就回不來了,別那么做。我也不喜歡爬山,如果有一天可以的話,我更希望坐電梯到喜馬拉雅山上看看。我們還是要關(guān)心70多億地球人的發(fā)展,讓地球更可持續(xù)發(fā)展。 馬斯克:我也支持地球,但有一天當(dāng)人類成為多星球生存的生物時,人類社會將有可能實現(xiàn)超越地球的更大發(fā)展?,F(xiàn)在只需要使用大概最多相當(dāng)于全球1%的資源用來研發(fā)去實現(xiàn)多星球生活,這是對未來比較明智的投資。要“996”還是“3×4”?馬云:工作就是讓大家快樂馬斯克:人工智能會使工作失去意義 不得不說,每次談到工作,馬云都是“翻車現(xiàn)場”。此前在談及996工作時,馬云說“今天中國BAT這些公司能夠996,我認為是修來的福報”,引起一片嘩然??稍?019WAIC上,馬云比閉口不談996,反而為未來“繪”出美好前景,工作時間“每周三天,每天四小時”,工作就是讓大家快樂。 馬斯克可沒這么樂觀,“未來能留下來的工作,只有開發(fā)AI的工程師?!?br> 當(dāng)然最讓馬斯克憂心的,還是“Neuralink”(神經(jīng)連接),這種通過腦機連接打造超級人類的技術(shù),在他看來,還是發(fā)展太慢。 馬云:未來20年,生命科學(xué)技術(shù)可以讓我們活100年或者120年,甚至曾祖父還在努力地工作,但這不一定是好事。當(dāng)你爺爺?shù)臓敔斦f“我明天還要上班”,這實際上是一種災(zāi)難。為什么要有那么多工作?我覺得一周工作3天,一天工作4小時很好了。 有了人工智能之后,人們會有更多的時間去享受作為人的樂趣。我大概去過300多個不同的城市,我父親可能去過30個城市,我爺爺最多去過3個城市但我的孫輩可能會去3000個城市。 我覺得我們不需要太多工作,今后我們需要的工作就是讓大家開心,讓大家快樂,讓大家體驗生活,享受人類的生活。 馬斯克:今后人工智能會使工作失去意義,可能人類最終的工作就是寫AI軟件,甚至最終,AI自己都會寫軟件。所以我建議大家去學(xué)工程、物理或者做一些和人互動的工作。當(dāng)然還有藝術(shù)。 但是,我們還要思考神經(jīng)連接的問題,人類所剩時間不多,不盡快做就要落后了。 對于生命,夢想流還是技術(shù)流? 馬云:活得太長不一定活得快樂馬斯克:解決生物衰老問題 對于生命,二馬的觀點似乎也不盡相同。馬云更關(guān)心100年之內(nèi),能對地球做些什么,如果自己做不了,那就讓年輕人去做。馬斯克則更關(guān)心整個人類的生存,哪怕這種生存僅僅是以意識的形態(tài)保存下來。 馬斯克:如果人工智能能夠帶來一個美好的未來,世界在20年后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人口的崩潰,而不是人口的爆炸。假如人生是一個復(fù)雜的游戲,那么一個人類的重生要花20年。 馬云:同意。人口的問題的確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今后20年,將會給中國帶來巨大的問題,人口下降的速度會加速。 馬斯克:如果我們能夠做神經(jīng)連接的話,我相信年齡就不太重要了,我們可以把狀態(tài)儲存下來,像你把一個游戲保存下來一樣。我們可以把生物的衰老問題解決,但這可能要改變DNA,我們并不知道人類愿不愿意為了延長壽命而這么做。 馬云:未來我們或許會活得很長,但并不一定會活得更快樂。如果你要快樂的話,要有價值觀、愿景和任務(wù),同時還有一個夢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