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刻是任何一篇優(yōu)秀文章都不能不具備的一項品格。寫文章,只有把論證的問題論述得深刻、新穎、有創(chuàng)見,文章才有可能吸引讀者,打動讀者;相反,文章寫得四平八穩(wěn),人云亦云,即使你的文采多么飛揚,讀者也不會把自己的贊揚投送給你。因此,寫文章,就得學著往深刻里寫、追求寫得深刻。只有這樣,我們寫出的東西才會贏得讀者,才會青史留名。那么,如何去做,才能把文章寫深刻呢?筆者的經(jīng)驗是,須遵循三個原則、掌握五種方法: 一、三個原則 1.堅持錘煉思想的原則。思想是寫作的靈魂,是寫作的動力,是寫作的目的。因此,要寫出一篇合格、像樣,乃至深刻的文章來,寫作者首先得有思想,而且有深刻的思想。那么,深刻的思想從哪兒來呢?途徑有二:一是多思多想,一是多讀多寫。作為一個寫作者,要寫出一篇立意深刻的文章來,就得堅持在這兩個方面多下功夫。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能夠堅持,養(yǎng)成習慣,你寫的文章自會深刻起來。 2.堅持鍛煉思維的原則。要把文章寫得深刻,不僅同思想密切關(guān)聯(lián),而且同思維也關(guān)系緊密。因此,在學習把文章寫得深刻的過程中,寫作者不僅要吹連自己的思想,還得鍛煉自己的思維。鍛煉思維可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思維方法的訓練,一是思維品質(zhì)的訓練。就思維方法而言,寫作者要把文章寫得深刻,所需思維方法有:發(fā)散思維、聚合思維、求異思維、質(zhì)疑思維法、重組思維法、顛倒思維法、辯證思維法等。就思維品質(zhì)而言,寫作者要平時要注意鍛煉自己思維的敏捷性、深刻性、批判性、質(zhì)疑性、辯證性等。 3.堅持讀書的原則。朱熹有關(guān)讀書的警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所以,要使我們的思想保持清新、新穎、充滿活力,我們就得引來“源頭活水”。那么這“源頭活水”究竟在哪兒呢?就在書本中,就在不斷地讀書中,就在不斷地吸收古今中外的思想家、科學家的新鮮血液中。只有如此,我們的思想才能永葆青春,才能新穎深刻。 ![]() 二、五種方法 1.層層挖掘法。我們知道,任何一種事物,都有現(xiàn)象和本質(zhì)。我們要想把文章寫得深刻就得學會透過事物的現(xiàn)象將事物的本質(zhì)的抓住。如何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質(zhì)呢?最基本的途徑就是思考問題時學會層層挖掘,一層層的將事物的表層揭去,直至抓住本質(zhì)。 2.反向思維法。 構(gòu)思立意的時候,嘗試著從反方向想一想事物有什么特點,往往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比如人們經(jīng)常說:班門弄斧,自不量力;可是如果我們從反向思考一下,要弄好斧頭,不到班門去,又到哪里去呢?這樣一想,新意就出來了。 3.質(zhì)疑思維法。作為一個寫作者,一個閱讀者,對人對事對物一定要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主見,不能人云亦云,隨大流。孟子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講的正是這個道理。因此,作為一個寫作者,在讀書寫作時,一定要對前人的看法、眾人的看法、約定俗成的看法,始終抱著一種批判懷疑的態(tài)度,只有這樣,天長日久,我們寫的東西自會異于他人,創(chuàng)見多多。 ![]() 4.理性思辨法。世上的事情都是復雜的、多面的,因此,我們在看待這些事情的時候,也就要多方考慮,辯證看待,不能一棍子打死,不能絕對。只有秉持辯證的思維,方能于復雜中見到真知,發(fā)現(xiàn)他人不曾發(fā)現(xiàn)的獨到之處。 5. 倒立思維法。這是阿里巴巴總裁馬云倡導的一種創(chuàng)新性的思維方法。其要義是指:人們平常看問題都是站著看,假如倒立起來看,我們就會看到一個經(jīng)常站著看時,絕對看不到的一些事情。文章寫作者在寫文章時,若能也以這種方式看看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你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站著看時絕對看不到的許多新奇的事情、新奇的現(xiàn)象。 當然,文章求深的原則方法不止筆者這里所談的這些,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文章求深的原則方法可能是無限的??茖W已經(jīng)證明,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那么,我們借此也可以大膽地妄言一下:在求深的道路上,只要寫作者肯下功夫,絕對就會寫出各有特色、各有深度的佳作來。 ![]() |
|
來自: 立恒語文 > 《 原創(chuàng)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