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9月,柑橘正處在秋梢抽發(fā)、果實膨大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也是不少蟲害高發(fā),種植戶們千萬不能忽略了,要提前防治好。 9月高發(fā)的蟲有潛葉蛾、蚜蟲、木虱和吸果夜蛾,那么這幾種蟲子如何防治呢?在9月來臨之際,我們一定要提早知道。 潛葉蛾7-9月是盛發(fā)期,一生只有20天左右,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潛葉蛾幼蟲會潛入葉表皮下,在內吃葉肉,邊吃邊前進。讓嫩葉打卷,然后形成彎曲的蟲道,使葉片硬化、易脫落,新梢生長不充實 。 防治方法: 1、抹芽控梢,減少蟲源。抽梢不整齊會加重潛葉蛾的為害,抹芽控梢可以減少蟲源的食物。 2、識別成蟲高、低峰期,掌握蟲情,適時放梢。 當柑橘新芽嫩葉幾乎片片有幼蟲蛀入時,是成蟲高峰期;僅樹冠中、下部的新芽葉片有蟲,而樹冠頂部的葉無蟲時,成蟲已轉入低峰期,樹冠基部的新芽葉片無蟲,而樹冠頂部葉片有蟲時為成蟲轉入高峰期。 3、適時施肥,促梢齊發(fā)。 在統(tǒng)一放梢前的7月下旬施1次取梢肥,放梢后的8月上旬前用02%尿素進行1次根外追肥。以促進秋梢整齊抽發(fā),縮短嫩葉期,減少潛葉幼蟲食料。 (5)關鍵時期噴藥保梢。統(tǒng)一放梢后,抽發(fā)的新梢仍需要噴藥保護。 在秋梢大量萌發(fā)和芽長0.1厘米長左右時,應立即噴藥保護。 防治成蟲應在晚上噴藥,潛入葉內的低齡幼蟲應在午后噴藥,主要藥劑有:溴氰菊酯、甲氰菊酯、甲維鹽、毒死蜱等,每隔5至7天噴霧一次,連噴2至3次。 柑橘蚜蟲在4-6月和9-10月是盛發(fā)期,導致嫩稍卷曲,分泌污染柑橘葉,導致煙煤病大量發(fā)生,嚴重影響樹勢和產量。 防治方法: 1、及時抹梢控梢,通過及時抹梢,阻斷食物鏈,降低蟲口基數(shù),,冬季修剪時,對被害枝和有蚜蟲枝給與剪除 ,結合冬季清園刮殺枝干上的越冬蟲卵。 2、培養(yǎng)天敵防治和物理黏捕。培養(yǎng)瓢蟲、草蛉等天敵,或用黃色黏蟲板粘捕大量的有翅蚜蟲。 3、化學防治方案: 新梢蚜蟲達20%可選用10%的吡蟲啉,或3%啶蟲脒和8%的毒死蜱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早春嫩芽萌動時,越冬卵孵化盛期用吡蟲啉3000倍、啶蟲脒2500倍噴一次“干枝”,可以基本控制為害。 危害期,應該在蟲口數(shù)沒有大量發(fā)生之前噴藥,可用吡蟲啉3000倍-4000倍,或啶蟲脒2000倍和毒死蜱2000倍,達到防治果樹蚜蟲的效果。 柑橘木虱8月下旬和9月中旬是木虱全年卵的最高峰,8月底和9月底是若蟲的最高峰。木虱主要為害嫩梢,是一種重要的傳毒害蟲,是田間傳播黃龍病唯一的途徑。 木虱為害較為嚴重,主要在意木虱是傳播黃龍病的途徑,而防治木虱是切斷黃龍病傳播蔓延的重要途徑。 防治方法: 1、梢期管理:堅持抹芽放梢,對秋梢要抹掉早抽出和晚抽出的零星梢,促進柑橘整齊放梢。 2、合理施肥:氮肥不能過多,多施有機肥,合理灌水。 3、化學防治:噻蟲胺、噻蟲嗪、聯(lián)苯菊酯、毒死蜱等。 4、培養(yǎng)天敵。 吸果夜蛾為害高峰期從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其活動規(guī)律是夜出為害,天亮前飛離果樹,潛伏在果園附近雜草中。 防治方法: 1、避免多種果樹或不同成熟期的品種混栽,鏟除幼蟲寄主植物木防己,同時鏟除園內和外雜草,早熟品種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套袋。 2、大量繁殖赤眼蜂,在柑橘園周圍釋放。 3、物理誘殺成蟲。 4、選用有機磷類、擬除蟲菊酯類等殺蟲劑,在發(fā)生為害初期開始噴。
|
|
來自: gaojinjunmqsg9 > 《柑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