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閱讀得到越來越多家長的重視,陪孩子共讀已經基本是一個共識了。可在閱讀過程中你是否也遇到過這些誤區(qū)呢? 1、我不太會講,給孩子聽音頻吧。 愛讀:親子閱讀,給予孩子的不僅僅是閱讀,更重要的還有給予孩子的陪伴和溫暖。媽媽聲音的溫情是其他任何專業(yè)人員的聲音不能替代的。在閱讀過程與孩子的互動這就是最好的閱讀方式,這也是聽音頻不能帶給孩子的。 2、孩子太小,記不住啥,等以后大點再閱讀。 愛讀:當你和孩子共讀了很多的書的時候,你就知道孩子懂還是不懂了。 3、孩子總是撕書,扯書,還是先別看了。 愛讀:孩子撕書,扯書是一個敏感期,過了就好了。而這個時候卻是孩子對書培養(yǎng)興趣的好時期。用幾本書換來孩子對書的興趣,你愿意嗎? 4、孩子看啥都行,正版盜版都一樣看。 愛讀:這不僅僅是價值觀的問題,更是審美觀的問題。我們如果要灌輸給孩子正確的三觀,就拒絕盜版吧。 5、閱讀的主要目的是讓孩子多認點字。 愛讀:閱讀的主要目的是讓孩子認識更廣闊的世界,提升更高遠的思考力。至于認字只是附帶收獲。 6、繪本是萬能藥,讀完就解決問題。 愛讀:世界上有萬能藥嗎? 7、孩子還小,看不了幾本書,家里的就夠了。 愛讀:讀萬卷書,下筆方能有神。孩子的知識累積和思維的開放性來自于孩子大量廣泛的閱讀。 8、孩子大了,繪本內容太簡單,沒必要看。 愛讀:據(jù)說,繪本治愈了很多媽媽! 愛讀,讓孩子愛上閱讀。媽媽,謝謝你給我講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