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夏子 2019-09-06 今天講一個大快人心的故事,“金釵鈿”開頭的一個小前引。 “金釵鈿”的劇情過于錯綜復(fù)雜,為了讓讀者能快速明白這個故事想要表達的觀念,作者在故事的開頭,先寫了一個小短篇,講了個小故事來做引。 說在明朝,何州的一個縣,有個叫金孝的人。雖然這名字很好,又是金又是孝的,但他一把年紀了還是個老光棍。家里就他和老母親兩個人,以賣油為生。 有一天,他擔了油出門去賣,結(jié)果走到半路,人有三急,就去了一趟廁所,然后就撿到一個錢包,里面有三十兩銀子。 三十兩銀子在當時可是相當多了,之前我們在“無頭案”里有寫過,這個數(shù)字足夠開個像模像樣的酒樓,程大財主靠三十兩,就讓李方哥同意讓自己的老婆和他春風(fēng)一度了。 金孝撿了三十兩銀子,自然是高興得不要不要的,立馬擔了油回家了。有三十兩,還賣什么油啊! 回到家,金孝就對老媽說,我今天真是走了狗屎運了,上個廁所,撿了三十兩白銀! 說完還把銀子拿出來給老媽看。 老媽嚇得不輕,認為不可能有這么好的事,一定是金孝以非正常手段得來的。 金孝覺得委屈,說我這人這么老實,什么時候做過壞事?這銀子就是我撿的。估計就是老天看我們命苦,賜給我們的。 老媽聽了,覺得這錢還是不能拿,并說出了一番真理:常言道“貧富皆由命”,你若真有這樣的福分,就不會生在我們這種窮苦人家。這銀子雖然不是你以非正常手段得來了,但也不是你以正常手段賺來的。只怕無功受祿,反受其殃。丟了這銀子的人,肯定是也著急得不行,說不定還是救命錢。你現(xiàn)在去撿到銀子那地方等著,肯定會有人來找的,若是看到了,你就把銀子還給他,也算是積德。 嗯,古人的道理,就是這么一針見血,言簡意賅。 金孝聽了老媽的教訓(xùn),覺得自己確實做得不妥,就返回去,打算把銀子還給失主。 正走到茅廁那里,就看到一群人圍著一個男人,那男的嘴里罵天罵地,一點都不客氣。 金孝走上前去問他是怎么回事? 那人就說,他是外地來的,路過這里的時候鬧肚子,就跑進去上了個茅廁,結(jié)果就把錢包丟了。后來發(fā)現(xiàn)了,轉(zhuǎn)身回來找,結(jié)果就找不到了。 金孝就問他,你掉了多少兩? 那人想了想,我要往多了說,這樣才能引起大家的重視,就張口說,四五十兩。 按理說,這數(shù)目明顯不對啊。 但金孝沒想那么多,又接著問:“是個白色的錢包不?” 那人連忙答,是的是的!你看到了嗎?如果撿到了,你還我,我愿意給你賞錢! 旁觀的人聽了,立馬說,他要真撿到了,平分也不為過啊! 但金孝沒想那么多,只說:“確實是我撿到了,就在家里的,你跟我來吧?!?/p> 旁邊的人聽了,心想,那么多錢,別人撿了都巴不得瞞過眾人,這傻子居然還主動來找失主? 就一起跟著去金孝家看熱鬧。 到了金孝家,金孝把錢包拿出來還給那名男子。那男子把錢包拿到手里看了看,心里知道,這錢是分毫沒少。 但他自己剛才說了賞錢,現(xiàn)在錢真的找回來了,他又舍不得往外拿了,再加上又有人說過要平分,他就更舍不得了。于是就想了個法子,反咬金孝一口,說:“我的銀子,本來說四五十兩,但這里只有三十兩,你拿的那些,我也不讓你現(xiàn)在還了,以后慢慢還我吧!” 這招數(shù),是不是很像那些你去扶他,他卻反賴是你撞了他的那種人? 所以說,這種渣渣從古至今都有。 很明顯的,金孝肯定要與那人理論了,我撿了銀了一分沒拿,原封不動地還你了,你不謝我,還反讓我欠你了幾十兩,這事?lián)Q誰都不會答應(yīng)啊! 但那個渣渣一口咬定,金孝就是拿了他的銀子。金孝氣不過,就想打他,但是那個渣渣吃得好喝得好體力好,一把就將金孝掀翻在地,準備狠狠揍他。引得金孝七十歲的老娘也奔出來叫屈。旁邊的人看了也十分不平,一下子就吵嚷了起來。 正好遇縣老爺路過,就停轎來問是怎么回事? 金孝和那個渣渣就把事情的經(jīng)過說了一遍,兩邊各持一詞。 縣老爺就問,誰能給他們做個證??? 旁邊就有人講,那位客人丟了銀子,遍尋不著。確實是金孝自己過來承認撿到了,還引他回家去取。這些大家都有目共睹的,但銀子數(shù)量是多少,我們也不知道。 縣老爺一聽,行,那一起去衙門走一趟吧! 一群人熱熱鬧鬧就去了衙門。 到了堂上,縣老爺先讓庫吏核清楚那個錢包里到底有多少銀子。 庫吏核了之后說,三十兩。 縣老爺便問那個渣渣,你丟了多少兩? 渣渣答,五十兩。 縣老爺又問那個渣渣,是你看到他撿的,還是他自己來認的? 渣渣答,是他親口承認的! 縣老爺便開始了他的分析:也就是說,你并不知道是誰撿了你的銀子了?如果說他真心要匿掉你的銀子,不告訴你就行了,何必藏了一半又跑來告訴你?這不沒事找事嗎?現(xiàn)在看來,你掉了五十兩,他撿了三十兩,就里面應(yīng)該是有誤會,這包銀子應(yīng)該不是你的,是另外有人掉的。 很有道理啊有木有??! 渣渣一聽,整個人都慌了!這是一分錢都拿不回的節(jié)奏??! 連忙說,這銀子確實是我掉的,如果說不清楚,那我只拿這三十兩回去也行,我沒意見! 縣老爺一聽,說,這數(shù)目都不對,明顯就不是你掉的,你憑什么冒領(lǐng)?既然這銀子的失主沒找到,就放在金孝那里,你那五十兩,自己再去找吧! 完了一拍桌子,結(jié)案! 金孝連忙磕頭,拿了銀子扶著老媽回去了。 渣渣見老爺已經(jīng)判了,心想自己挖的坑,哭著也要跳,只得就這么認了。 要說縣老爺這案子判得確實漂亮,想訛人的,就該陪了夫了又折兵,做好事的,就該重重地賞!這樣一來,后面再有人撿了銀子,才敢好好拿去還?。?/p> 不然,豈不是跟“扶不扶”一樣,成了千古難題? 書中用四句話做了這個故事的結(jié)尾:欲圖他人,翻失自己。自己羞慚,他人歡喜。 意思很明了,一天到晚想圖別人的東西,最終只會讓自己陰溝里翻船,被一溝臭水溺著,有多慘死多慘! |
|
來自: 修心and慎行 > 《故事/魔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