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梳理一下書法史,楷書大致可分為三大類型,即小楷、唐楷和魏碑 對于書法小白來說,“唐楷”擁有嚴密清晰的法度,用來作為入門書體是非常合適的,但也正因為唐楷過于嚴謹?shù)奶匦?,以至于人們練多之后,自己的“書法?chuàng)造力”或多或少受到制約,這無疑對我們后期的書法發(fā)展很不利。
1.老一輩人強調練唐楷打基礎,結果練了幾十年唐楷打基礎,也不知啥時候是個頭,也一直沒寫過別的書體。 2.我現(xiàn)在一拿起筆就開始程序化的執(zhí)行“描頭畫腳”,寫出的筆畫活脫脫的“土肥圓”,不知如何糾正。 3.創(chuàng)作的時候想在字的空間結構上表現(xiàn)出一點“新意”,無奈大腦空空,不知從何處理。 這些問題該怎么解決?說實話靠練唐楷和小楷肯定是不行的,小楷書法講究線條的精到細致,唐楷講究結構的法度森嚴。 如果你想要寫出楷書的“新意”,如果你想要改變筆畫的“臃腫”,如果你想要擺脫楷書會臨不會創(chuàng)的難題,那么三大楷書類型中“魏碑”就是您的不二之選。
臨摹魏碑,可以讓你掙脫以往的束縛,將你推向楷書臨摹和創(chuàng)作的下一個高峰。但歷史上“魏碑”要比“唐楷”早很多,那時候北方連年戰(zhàn)亂群雄割據(jù),以至于形成了魏碑書法形制種類繁多的局面,所以打算練“魏碑”書法的同學不可避免會遇到以下這些問題: 首先就是不知道作何選擇,常言道:“女怕嫁錯郎,男怕選錯行”。書法也是一樣的,選錯字帖的代價就是我們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卻沒有得到相應的進步。 第二個就是自我的反省與定位,還是因為“魏碑”不像唐楷那樣有清晰的法則可循,所以學“魏碑”需具備較強的自我反思和總結能力,大部分書友最明顯的就是對自己早就出現(xiàn)了的問題“視而不見”,更別說通過系統(tǒng)的訓練改正了。 最后就是“魏碑”書法的“技法”這一塊,“魏碑”書法的筆畫形態(tài)多種多樣,相對應的就是我們臨摹時的用筆技巧也要靈活起來,絕不能陷于程式化。
那么這些“難點”該怎么解決呢?有沒有好的具體的方法呢? 魏碑雖然種類繁多,但其用筆大多以“方折”為主,可以說魏碑中一切的運筆方法都是建立在方筆基礎上的,我們應該選擇魏碑中的“方筆”代表作品來作為前期的突破方向。 而《龍門四品》恰好滿足了以上要求,這四品是“魏碑體系”中的標桿,臨摹此四品不僅能夠接觸到魏碑的“純正血脈”,并且能豐富我們魏碑用筆的豐富變化與結字意趣,為后期的臨創(chuàng)轉換打下堅實的基礎。 但是《龍門四品》作為魏碑書法中的經典,它們可不像唐楷那樣簡單,自學這條路根本行不通,如果有一位擅長魏碑的老師來指引方向的話,那就再好不過了,通過吸取老師以往的經驗,少走彎路,從而向更高的藝術境界邁進。 為此我們特邀請到了在魏碑領域頗有研究的孫沖老師,為你一一解決關于魏碑臨摹的疑難雜癥。 孫老師在自己的魏碑探索之路上大膽突破敢于創(chuàng)新,以往人們臨摹魏碑大多流于“傻大粗”式的簡單處理,孫老師則做到了“入古出新”。用筆上孫老師將魏碑書法中的“金石氣”用全新的手法表現(xiàn)出來,通過豐富的運腕,既表現(xiàn)了魏碑書法的雄強壯美亦不失靈動蒼秀。在結字的處理上強化空間意識,將筆畫的長短、粗細、方圓、疏密、曲直、斜正、聚散等諸多元素的對比進一步加強,大大拓展了作品整體的表現(xiàn)力。
孫老師的魏碑作品先后獲得了全國第二屆手卷書法作品展最高獎,全國魏碑書法大賽一等獎,第二屆江蘇書法獎最高獎。 那么,對于《龍門四品》的臨摹要點,孫老師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給出了解答: 一、《龍門四品》中“方筆”的訓練 毫無疑問,魏碑書法中其“方折”的用筆尤為重要,我們應當從這一顯著特點入手,所以我們在書寫的時候一定要多去理解“透過刀鋒看筆鋒”,通過探索刀鋒后面的筆鋒,從而能夠和龍門四品的書寫者和刊刻者對話,達到“刀筆結合”之境界。
所以我們先從《龍門四品》筆畫的外輪廓開始,我在課程中會對其進行細致的分析反復嘗試,最后錘煉出最有效的用筆方式。 二、發(fā)揮自己的理性,在擬之貴似的基礎上,追求化古為我 在掌握了《龍門四品》筆畫的主要特點之后,接下來就要進入臨摹的第二階段,即“出帖”。我們要知道《龍門四品》里面大量的方筆給人以震撼的同時也會有少數(shù)筆畫流于死板,所以這時候就要求我們不但要注重“線形”的方折,還要加上“線質”的錘煉。 三、強化“線質”,豐富運筆動作 對于魏碑書法來說,好的“線質”就是要有澀感,不可“油膩浮華”,更不可流于表面的“形似”,王僧虔在他的《筆意贊》中說:“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沒有“神采”的筆畫一定是呆板僵硬的,毫無生命力。古人講究的“屋漏痕”、“錐畫沙”等都是對線質的一種比喻。 所以我們在臨摹的時候要做到線條兩邊要有“蟲蛀狀”如同“蠶食樹葉”。就是你寫出來的線要很蒼澀、很老辣才行,具體到行筆的時候要感知到筆和紙面的阻力,要沖破這種阻力繼續(xù)往前走,就是“澀式逆行”。行筆要講究節(jié)奏感,不可一帶而過。 當然,以上內容只是在理念上的一些闡述,究竟如何實踐在筆墨上,還需要專業(yè)的老師來示范講解。 所以,孫沖老師特開設了魏碑《龍門四品》的精準臨摹課程,旨在通過《龍門四品》這一魏碑經典,為大家解析魏碑造像的用筆方法,結字的規(guī)律與變化。我們會先從“方筆”訓練開始,抓住魏碑書法的主要用筆特點,做到“形似”,然后進行更為細致的分析和拆解,將《龍門四品》里部分呆滯刻板的筆畫悉數(shù)剔除,活學活用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是本次課程的提綱,供你參考: 現(xiàn)在,一位專業(yè)的好老師,一套系統(tǒng)科學的魏碑精準臨摹分析課程就擺在你的眼前,同學們不要猶豫了,趕快點擊下方的按鈕報名吧?。?br> 友情提示
導師介紹: 孫沖,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江蘇省宣傳文化系統(tǒng)“五個一批”人才、江蘇省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江蘇省青年書法家協(xié)會副秘書長、江蘇省青年藝術家協(xié)會理事、江蘇省公務員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宿遷市優(yōu)秀科技專家、宿遷市文聯(lián)委員、宿遷市文聯(lián)專職書法家、宿遷市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書法考級高級注冊教師。 個人專訪曾在中央電視臺一套、二套、三套、書畫頻道、江蘇公共頻道、江蘇教育頻道、宿遷電視臺播出。作品被中國文字博物館、中國蘭亭書法博物館等多家博物館收藏,多次受到江蘇省委宣傳部、省文聯(lián)、省書法家協(xié)會嘉獎和表彰。2014年隨江蘇文化藝術代表團訪問法國,2017年隨宿遷市政府代表團訪問日本。 作品獲中國書法最高獎——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藝術獎”二等獎 “全國第二屆手卷書法作品展”優(yōu)秀作品獎 “中華情”全國書法作品巡展優(yōu)秀作品獎 “全國書法藝術大賽冼夫人獎三等獎” “氣韻東方——別克君威全國書法篆刻大賽優(yōu)秀作品獎” 江蘇省第七屆“五星工程獎“金獎 第二屆江蘇書法獎最高獎 全國魏碑書法大賽一等獎 岳安杯第一屆國際書法展一等獎等二十余次 入展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舉辦的八屆、九屆、十屆國展等各類大展40余次。 更多導師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