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輝祖,初名允恭。濠州鐘離縣(今安徽省鳳陽市)人。明朝初年勛臣、將領(lǐng),中山王徐達(dá)長子。徐輝祖長八尺五寸,面如冠玉,英姿非凡,有才氣。初以勛衛(wèi)署左軍都督府事。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襲爵魏國公,往山西、北平等地練兵,并回朝掌中軍都督府事。靖難之役時(shí),徐輝祖作為南軍主將,于白溝河之戰(zhàn)中掩護(hù)李景隆撤退,全師而還;又在齊眉山大勝燕軍。后被調(diào)入南京,淮北南軍因此勢孤而大敗。燕軍渡江時(shí),徐輝祖仍帶兵抵抗。明成祖篡位后,將其削爵并禁錮于家中。永樂五年(1407年),徐輝祖病逝(一稱自盡),年僅四十余歲。明神宗時(shí)“錄建文忠臣”,在南京立祠祭祀,以徐輝祖為首。崇禎十七年(1644年),追贈(zèng)太師,謚號“忠貞”。名將之子,青年俊才 徐輝祖原名徐允恭,因避皇太孫朱允炆諱,被明太祖賜名為輝祖 。他是明初開國元?jiǎng)住⒅猩酵跣爝_(dá)的長子 ,身高八尺五寸,英俊瀟灑,頗有才氣。 洪武十七年(1384年),徐輝祖以勛衛(wèi)署左軍都督府事,每月獲賜祿米二十石。四年后,公元1388年十月二十六日,徐輝祖襲封父親的爵位魏國公。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三月,潁國公傅友德等回師,分駐湖廣、四川諸衛(wèi)所,以“休息士卒”、“控制蠻夷”。徐輝祖亦受命駐守常德府。四月,徐輝祖奉命于湖廣各衛(wèi)所考察軍士,練兵備邊。十二月,被召回南京應(yīng)天府(今江蘇南京)。 戍邊衛(wèi)國,靖難忠臣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三月,徐輝祖前往陜西練兵防邊。兩年后,公元1393年二月,據(jù)稱燕王府的北元降將阿魯帖木兒、乃兒不花別有所圖。三月,徐輝祖受太祖之命,與燕王朱棣將阿魯帖木兒等抓捕,押送南京 ?;爻?,掌管中軍都督府事務(wù)。 一代名將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三月,徐輝祖與安陸侯吳杰前往浙江訓(xùn)練沿海軍士,以防備海上倭寇入侵 。九月,徐輝祖受命節(jié)制陜西都指揮使司將士,以待次年春季征討西番。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十一月,徐輝祖前往鳳陽府訓(xùn)練軍馬。次年四月,徐輝祖與禮部、翰林院官員共同前往國子監(jiān),考核國子師生。 徐輝祖常常陪侍于皇太孫左右,因此得以學(xué)習(xí)經(jīng)書大義。又隨書法名家詹希元練習(xí)書法,擅長寫大字。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太祖駕崩,皇太孫即位,即建文帝。建文帝對徐輝祖特加信任,于同年八月加拜他為太子太傅。 建文帝像 建文元年(1399年)正月,建文帝下詔修《太祖高皇帝實(shí)錄》,命徐輝祖為監(jiān)修。四月,將逢太祖忌日,朱棣派三子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入京。等三人到了南京,大臣齊泰請求建文帝把他們一并留下,黃子澄說:“不可以。懷疑他而作此準(zhǔn)備,是有害的,不如把他們?nèi)壳卜??!毙燧x祖此時(shí)秘密奏報(bào)說:“我的三個(gè)外甥中,只有朱高煦勇猛剽悍而且無賴。他不但不忠于陛下,也會(huì)背叛他的父親,他日一定會(huì)成為大患?!苯ㄎ牡墼儐栃燧x祖的弟弟徐增壽和駙馬王寧的意見,二人加以包庇,于是將三人遣返歸國 。朱高煦偷了徐輝祖的馬逃跑。徐輝祖派人去抓,沒有追上,建文帝聽說了,就把他當(dāng)做親信。 此后不久,朱棣發(fā)動(dòng)靖難之役。在戰(zhàn)役期間,朱高煦作為燕軍主將出力甚多,建文帝說:“我后悔不用徐輝祖的建議!” 建文三年(1401年)四月,建文帝擔(dān)心南軍主帥李景隆輕敵,于是命徐輝祖率領(lǐng)三萬京軍馳援。同月,南軍在白溝河之戰(zhàn)中慘敗,損失十?dāng)?shù)萬,李景隆等潰逃至德州。徐輝祖率軍殿后,掩護(hù)李景隆等撤回,全師而還。 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朝廷命徐輝祖帶兵北上。四月,與燕軍大戰(zhàn)于宿州靈壁縣西南三十里的齊眉山,南軍獲勝,斬殺燕軍驍將、蔚州衛(wèi)千戶李斌等。南軍再次獲得勝利,再加上暑熱,燕軍陷入窘境。 這時(shí),朝廷訛傳燕軍已兵敗,京師不可無良將,遂召回徐輝祖(一說是有人進(jìn)讒稱徐輝祖因燕王是至親之故而未盡力作戰(zhàn) )。淮北的何福、平安等中央軍因此勢孤而大敗。等到燕軍準(zhǔn)備渡過長江時(shí),徐輝祖仍率軍在浦子口(今江蘇南京浦口區(qū))迎擊,成功阻擊燕軍 。南軍大將盛庸再戰(zhàn),遭遇大敗,水師盡歸于燕軍,燕軍于是得以渡江,攻克南京金川門(有說法認(rèn)為此時(shí)徐輝祖還與開國公常升在金川門帶兵抵抗),入主南京。 實(shí)際上,“靖難之役”爆發(fā)后,朱允炆卻沒拿徐輝祖當(dāng)親信,雖然也讓他參與作戰(zhàn),卻一直沒讓他當(dāng)主帥,所以在整個(gè)“靖難之役”過程中,徐輝祖雖然出了全力,卻始終未得到指揮大部隊(duì)作戰(zhàn)的機(jī)會(huì)。 錮居私宅,死后哀榮 朱棣入南京后,徐輝祖留在父祠,不肯迎接朱棣,被下獄審問 。朱棣親自召見詢問,徐輝祖一言不發(fā),始終沒有推戴朱棣稱帝的意思。法司逼迫他招供,徐輝祖振筆直書:“中山王開國功臣子孫免死?!敝扉Υ笈胍D殺他,因其元?jiǎng)?、國舅的身份,卻又中止。 明成祖朱棣 之后,朱棣勒令徐輝祖返回私宅,革去他的俸祿和爵位。一說在此后不久,徐輝祖被下獄禁錮。 永樂五年(1407年),徐輝祖病逝,一稱被勒令自裁,年約四十余 。一個(gè)多月后,朱棣以“中山王(徐達(dá))不可無后”為理由,命其長子徐欽繼承魏國公。 萬歷四年(1576年),明神宗下詔錄建文忠臣,在南京設(shè)表忠祠,以徐輝祖居首。 崇禎十七年(1644年)九月(一作十二月),南明朝廷追贈(zèng)徐輝祖為太師,謚號“忠貞”。 后記 在明朝第一代開國功臣老去,他們的后代逐漸扛起了帝國武力的重?fù)?dān),而徐輝祖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明太祖洪武后期,徐輝祖多次前往陜西、北平、山東、河南等地練兵,又在浙江練兵,防御倭寇,后又坐陣北方,防備北元?dú)堄鄤萘Γ梢哉f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燕王朱棣起兵奪權(quán),徐輝祖為建文帝鞠躬盡瘁,最后以身殉國,對得起朱元璋對自己家族的厚恩,也對得起自己的謚號——“忠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