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韓詩外傳(2)

 zqbxi 2019-09-06

       楚莊王圍宋,有七日之糧,曰:“盡此而不克,將去而歸。”于是使司馬子反乘闥ta(小門)而窺宋城,宋使華元乘闥而應(yīng)之。子反曰:“子之國何若矣?”華元曰:“憊矣!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子反曰:“嘻!甚矣憊。雖然,吾聞圍者之國,箝馬而抹之,使肥者應(yīng)客。今何吾子之情也?”華元曰:“吾聞君子見人之困則矜之,小人見人之困則幸之。吾望見吾子似于君子,是以情也。”子反曰:“諾。子其勉之矣!吾軍有七日糧爾!”揖而去。子反告莊王,莊王曰:“若何?”子反曰:“憊矣!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鼻f王曰:“嘻!甚矣憊。今得此而歸爾?!弊臃丛唬骸安豢伞N嵋迅嬷?,曰:軍亦有七日糧爾?!鼻f王怒曰:“吾使子視之,子曷為而告之?”子反曰:“區(qū)區(qū)之宋,猶有不欺之臣,何以楚國而無乎?吾是以告之也?!鼻f王曰:“雖然,吾子今得此而歸爾?!弊臃丛唬骸巴跽?zhí)幋?,臣請歸耳?!蓖踉唬骸白尤ノ叶鴼w,吾孰與處乎此?吾將從子而歸。”遂師而歸。君子善其平已也,華元以誠告子反,得以解圍,全二國之命。詩云:“彼姝者子,何以告之?!保?span style="color: rgb(172, 29, 16);">《詩經(jīng)》孑孑干旌,在浚之城,素絲祝之,良馬六之,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那個美麗女子??!用些什么聘娶伊?)君子善其以誠相告也。

       楚莊王圍攻宋國,軍隊只剩下七天的口糧。吃完軍糧還不能取勝,就只好回去了。于是派司馬子反登上土堙,窺探宋國都城的情況。宋國的華元也登上土堙,出來會見子反。子反說:“你們的情況如何?”華元說:“疲憊不堪??!”子反說:“疲憊到什么程度?”華元說:“交換孩子殺了吃,拆下尸骨燒火做飯。”子反說:“呀,很厲害啦,疲憊!我聽說,被圍困的軍隊,總是讓馬兒銜著木棍,不讓馬兒吃飽,只牽出肥馬給客人看,你怎么這樣對我吐露真情?”華元說:“我聽說:君子看見別人困難就憐憫他們,小人看見別人危難就幸災(zāi)樂禍。我看你是位君子,所以據(jù)實相告?!彼抉R子反說:“嗯,努力防守吧!我們也只有七天的軍糧,吃完軍糧還不能取勝,就會撤軍了。”說罷,向華元拱手告別。 

  司馬子反回去見楚莊王。莊王說:“敵情如何?”司馬子反說:“疲憊不堪啊!交換孩子殺了吃,拆下尸骨燒火做飯?!鼻f王說:“呀,很厲害啦,疲憊!那么,我就攻下宋城再回去?!彼抉R子反說:“不行,我已告訴對方,我軍也只有七天的口糧了?!鼻f王大怒:“我叫你去偵察敵情,你怎么倒向?qū)Ψ叫孤盾姍C?”司馬子反說:“小小一個宋國,尚且有不肯騙人的大臣,難道楚國就沒有嗎?因此我向?qū)Ψ秸f了實話?!鼻f王說:“嗯,那就算了吧!雖然軍糧不足,我還是要攻下宋城再回去?!彼抉R子反說:“既然如此,就請君王住下好啦,我可要請求回去?!鼻f王說:“你丟下我回去,我和誰住在這兒呢?我也回去算了?!庇谑菐ьI(lǐng)全軍退出宋國。因此君子就贊揚兩大夫主動講和。

  魯監(jiān)門之女嬰,相從績,中夜而泣涕。其偶曰:“何謂而泣也?”嬰曰:“吾聞衛(wèi)世子不肖,所以泣也。”其偶曰:“衛(wèi)世子不肖,諸侯之憂也,子曷為泣也?”嬰曰:“吾聞之異乎子之言也。昔者、宋之桓司馬得罪于宋君,出于魯,其馬佚而驏(“孱”改“展”)吾園,而食吾園之葵,是歲、吾聞園人亡利之半。越王勾踐起兵而攻吳,諸侯畏其威,魯往獻女,吾姊與焉,兄往視之,道畏而死。越兵威者、吳也,兄死者、我也。由是觀之,禍與福相反也。今衛(wèi)世子甚不肖,好兵,吾男弟三人,能無憂乎?”詩曰:“大夫跋涉,我心則憂?!保?span style="color: rgb(172, 29, 16);">《詩經(jīng)》《載馳》:載馳載驅(qū),歸唁衛(wèi)侯。驅(qū)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則憂。許國大夫跋涉來,阻我行程令我愁。)是非類與乎!

      魯國負(fù)責(zé)看門的人的女兒嬰,和同伴一起紡麻線。半夜里哭泣。她的同伴問:“為什么而哭呢?”嬰說:“我聽說衛(wèi)國的世子不肖,所以哭泣?!彼耐檎f:“衛(wèi)國的世子不肖,(各個)諸侯君王所擔(dān)憂的事。您為什么哭泣呢?”嬰說:“我聽說的,和您的話不一樣。從前宋國的桓司馬得罪了宋國的國君,出逃到魯國,他的馬逃逸到我的菜園子里打滾,還吃我園子里的葵花。這年,我聽說管理園子的人損失了一半的收成。越王勾踐起兵攻打吳國,各諸侯國畏懼他的威勢,魯國獻美女,我的妹妹在其中啊。(我的)兄弟前去看她,在路上驚悸而死。越國的軍隊施威的是吳國,死去兄弟的是我啊。由此看來,禍和福是互相相關(guān)的啊?,F(xiàn)今衛(wèi)國的世子很不肖,好戰(zhàn),我有三個弟弟,能夠不擔(dān)憂嗎?”

  高子問于孟子曰:“夫嫁娶者、非己所自親也,衛(wèi)女何以得編于詩也?”(《詩經(jīng)·國風(fēng)·衛(wèi)風(fēng)》其中有一首名為《竹竿》)孟子曰:“有衛(wèi)女之志則可,無衛(wèi)女之志則怠。(雖然婚姻必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作為一個女人,能沒有自己的想法嗎?對于自己的終身大事,有想法很正常,很正當(dāng)。如果對自己的婚姻大事都麻木不仁,無所謂,那么就是說,這個女人心死了。一個心死的女人,能是正常的嗎?)若伊尹于太甲,有伊尹之志則可,無伊尹之志則篡。(孟子拿伊尹作比喻?!耙烈蹩丈!?quot;[《列子·天瑞》]伊尹的母親就是采桑女,伊尹出生后被遺棄,是莘國庖人收養(yǎng)了他。他的養(yǎng)父是個屠夫,又是個做飯的奴隸。伊尹雖然生活在社會最底層,但是他善于學(xué)習(xí),聰明有智慧,從父親那里學(xué)會了“調(diào)和五味”。商湯王娶有莘國王的女兒為王妃。伊尹成了王妃的陪嫁,來到湯王身邊,后來成為商湯王的宰相。這里的“篡”不是篡位,而是“篡改”的意思。孟子的話是說:如果伊尹安心做個陪嫁,安心做個好奴隸,那么伊尹一輩子也成不了商湯王之師。何況,所謂“道”其實有兩個方面的含義,)夫道二:常之謂經(jīng),變之謂權(quán),懷其常道,而挾其變權(quán),乃得為賢。(一方面是常態(tài),一方面是權(quán)變?!俺!笔墙?jīng)常的,“變”是權(quán)且的。因此要心懷常道,根據(jù)情況適應(yīng)變化。這就是賢人。心猿意馬,想入非非,不知道依照客觀規(guī)律辦事,不依照法律辦事,就是“無?!?;膠柱鼓瑟,刻舟求劍,不知變通,不知改變,就是死腦筋,不知“權(quán)變”?!盁o?!辈恍?,不知“權(quán)變”也不行,都是違反“道”的表現(xiàn)。)夫衛(wèi)女、行中孝,慮中圣,權(quán)如之何?”(這個衛(wèi)女行忠孝之道,考慮圣人的教誨,還懂得權(quán)變,懂得世道人心,有什么不可呢?)詩曰:“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視爾不臧,我思不遠?!保?span style="color: rgb(172, 29, 16);">《詩經(jīng)·鄘風(fēng)·載馳》說衛(wèi)宣公之女,出嫁許穆公為夫人。眼看著北狄侵衛(wèi),衛(wèi)國處在生死存亡的關(guān)頭,她非常痛心,希望能夠拯救衛(wèi)國,但是遭到許國人的反對。于是就創(chuàng)造了這首《載馳》,以表達心跡。)

       高子問孟子:“出嫁和娶妻,兒女是不可以自己做決定的,衛(wèi)懿公之女(自己有意嫁到齊國去,這不合于正道),可為什么要把她的詩編到詩經(jīng)里呢?”孟子曰:“有衛(wèi)女為國家前途著想的心志,就是符合禮的;沒有衛(wèi)女這樣的心志就是不合禮的。就好比伊尹對待太甲,有伊尹(忠誠為國的)心志就符合禮,沒有伊尹這樣的心志就是篡逆了。處理事情的方法有兩種:恒久不變的叫'經(jīng)’,變通而能合時宜的叫'權(quán)’。一個人能堅守恒久不變的正道,把握變通而能合時宜的措施,才能算是有才德的人。衛(wèi)女,行為能夠符合孝道,思慮能夠通達事理,說她能夠把握變通,怎么樣?”《詩經(jīng)》說:“即使你們都說我不好,(說我渡濟水返衛(wèi)國不對,)也斷難使我改變初衷;比起你們那些不高明的主張,我的眼光不要遠大得多?(我的思國之心是禁錮不住的。)”

  楚莊王聽朝罷晏。樊姬下堂而迎之,曰:“何罷之晏也?得無饑倦乎?”莊王曰:“今日聽忠賢之言,不知饑倦也?!狈г唬骸巴踔^忠賢者,諸侯之客歟?中國之士歟?”莊王曰:“則沈令尹也!”樊姬掩口而笑。莊王曰:“姬之所笑,何也?”姬曰:“妾得于王,尚湯沐,執(zhí)巾櫛,振衽席,十有一年矣;然妾未嘗不遣人之梁鄭之間,求美女而進之于王也;與妾同列者、十人,賢于妾者、二人,妾豈不欲擅王之寵哉!不敢私愿蔽眾美,欲王之多見則娛。今沈令尹相楚數(shù)年矣,未嘗見進賢而退不肖也,又焉得為忠賢乎!”莊王旦朝,以樊姬之言告沈令尹,令尹避席而進孫叔敖。叔敖治楚,三年,而楚國霸。楚史援筆而書之于策,曰:“楚之霸,樊姬之力也。”詩曰:“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保?span style="color: rgb(172, 29, 16);">《載馳》你們考慮上百次,不如我親自跑一遍。)樊姬之謂也!

[注釋]①楚莊王:春秋諸侯,五霸之一。②樊莊王夫人。堂:殿堂。③沈令尹:即沈尹莖(《史記》作虞丘)。令尹,相當(dāng)于宰相。④尚湯沐:主管香湯沐浴之事。尚,主管天子之物。⑤執(zhí)巾櫛:用拭布、梳子幫助梳理頭發(fā)。⑥振衽席:整理席子,指鋪床疊被。⑦多見:增加識見。⑧孫叔傲:蔿賈之子,為楚令尹,有德政。

        楚莊王處理朝政結(jié)束得很晚,樊姬到廳堂階下來迎接莊王,說:“臨朝聽政怎么結(jié)束得這么晚?該不會又累又餓了吧?”莊王說:“今天 聽到忠賢者的話,不感到饑餓疲倦。”樊姬說:“大王所說的忠賢者,是從諸侯國來的客人呢,還是我們國中的士人呢?”莊王說:“是沈令尹?!狈嬷谛ζ?來。莊王曰:“你笑什么?”樊姬說:“我能夠伺候您大王,服侍您起居,十一年了。然而我不曾不派人到梁鄭之間,征求美人而進獻大王。和我一起伺候大王的有 十人,比我賢明的有兩個。我難道不想獨占大王的寵愛呢?只是因為不敢因私心而隱蔽眾多的美人,想讓大王見多識廣,這樣就能了解眾人的才華?,F(xiàn)在沈令尹做楚 國的相已經(jīng)多年,不曾見他進薦賢人而斥退不才者,又怎么能算是忠賢者呢?”莊王第二天上朝,把樊姬的話告訴了沈令尹。令尹下了朝肋薦了孫叔敖。孫叔敖治理 楚國,三年以后,楚王稱霸。楚國史官拿起筆寫在史書上說:“楚國稱霸是樊姬的功勞?!?/span>

  閔子騫(   閔子,名損,字子騫,春秋未,戰(zhàn)國初魯國人,少孔子十五歲。閔子的祖先是魯國顯赫的公族,春秋時代,魯莊公死后,莊公之弟慶父作亂,先殺死即位不久的公子班,班死后其弟莊公二子開始即位,兩年后又被慶父殺死。莊公四弟季友輔佐僖公即位平亂,慶父自殺,開被追謚為魯閔公。僖公元年(即公元前659年),季友請立閔公后,以謚為氏,這就是閔姓的由來。)始見于夫子,有菜色,后有芻豢(芻豢,chú huàn,肉類食品,此處指面色紅潤)之色。子貢問曰:“子始有菜色,今有芻豢之色,何也?”閔子曰:“吾出蒹葭之中,入夫子之門,夫子內(nèi)切瑳以孝,外為之陳王法,心竊樂之;出見羽蓋龍旗裘旃相隨,心又樂之;二者相攻中,而不能任,是以有菜色也。今被夫子之文寖深(謂愈益嚴(yán)峻深刻。),又賴二三子切瑳而進之,內(nèi)明于去就之義,出見羽蓋龍旗旃裘(zhān qiú氈裘。毛制的衣服。)相隨,視之如壇土矣,是以有芻豢之色?!痹娫唬骸叭缜腥绗洠缱寥缒??!保?span style="color: rgb(172, 29, 16);">學(xué)問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出自先秦的《國風(fēng)·衛(wèi)風(fēng)·淇奧》: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閔子騫剛拜在孔子門下時,臉色蠟黃,過一段時間后變得紅潤起來。子貢問道:“您剛來時臉色蠟黃,如今臉色紅潤,這是什么原因呢?”閔子騫回答:“我是生長在鄉(xiāng)野草叢中的人,如今到夫子的門下受教,夫子教導(dǎo)我如何在家孝順父母,在外效法先王治理國家,我內(nèi)心感到高興;出門看見那些達官貴人乘坐華麗的車子,前后龍旗相隨,穿著華貴的衣服,我內(nèi)心也感到高興;這兩種快樂的事在心中互相交戰(zhàn),而我不能承受,所以臉色蠟黃?,F(xiàn)在我接受夫子的教化越來越深,再加上跟各位同學(xué)在一起互相探討,理解更深刻了,心中能明辨去留的大義,外出看見那些達官貴人乘坐華麗的車子,前后龍旗相隨,穿著華貴的衣服,就如同看到那些泥土,因此臉色紅潤起來?!保ㄩh子騫的意思是說:他在沒讀書之前,一心想著要做達官貴人,內(nèi)心備受煎熬,因此面有菜色;如今跟孔子老師讀書,與同學(xué)切磋,把榮華富貴視作塵土,心境平淡安穩(wěn),因此容光煥發(fā)。)所以《詩經(jīng)》說:“就像加工骨器,切了還要磋;就象加工玉器,琢了還得磨?!?/span>

  傳曰:“雩而雨者,何也?”曰:“無何也,猶不雩而雨也。”“星墜木鳴,國人皆恐,何也?”“是天地之變,陰陽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畏之,非也。夫日月之薄蝕,怪星之黨見,風(fēng)雨之不時,是無世而不嘗有也,上明政平,是雖并至,無傷也;上闇政險,是雖無一,無益也。夫萬物之有災(zāi),人妖最可畏也?!痹唬骸昂沃^人妖?”曰:“枯耕傷稼,枯耘傷歲,政險失民;田穢稼惡,糴貴民饑,道有死人;寇盜并起,上下乖離,鄰人相暴,對門相盜,禮義不修;牛馬相生,六畜作妖;臣下殺上,父子相疑,是謂人妖,是生于亂?!眰髟唬骸疤斓刂疄?zāi),隱而廢也;萬物之怪,書不說也。無用之變,不急之災(zāi),棄而不治;若夫君臣之義,父子之親,男女之別,切瑳而不舍也?!痹娫唬骸叭缜腥绗?,如琢如磨?!?/p>

   “雩”,“夏祭樂于赤帝,以祈甘雨也?!盵《說文》]“雩”是一種求雨的祭祀活動?!皠t帥巫而舞雩?!盵《周禮·司巫》]由巫師舞蹈祈神降雨。文章發(fā)問:古書上說的:“雩而雨者,何也?”舉行祈雨的祭祀活動天就會下雨,這是為什么呢?回答說:“無何也,猶不雩而雨也?!贝鸬溃簺]有什么,不舉行求雨的祭祀,天也會下雨。這樣回答太妙了,老天本來就會下雨,與你祈禱有何關(guān)系。再問:“星墜木鳴,國人皆恐,何也?”流星隕落,林木發(fā)出怪嗚,國人十分恐懼,這又是為什么?回答是:“是天地之變,陰陽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畏之,非也?!边@是大自然變化的結(jié)果。宇宙是變化的,世間萬事萬物都是在變化中的,一旦出了不常見的現(xiàn)象,感覺奇怪,是可以的,如果害怕、畏懼,就沒有這個必要了?!胺蛉赵轮∥g,怪星之黨見,風(fēng)雨之不時,是無世而不嘗有也?!氨∥g”,“薄,迫也。日月激會相掩,名為薄蝕。”[高誘注《呂氏春秋·明理》]太陽和月亮就像相互追逐一樣地變化著,運轉(zhuǎn)著,天象也不是固定不變的,異常的天象也是常見的,該下雨的時候不下雨,該刮風(fēng)的時候不刮風(fēng),該冷不冷,該熱不熱,也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天災(zāi)是不可避免的。“上明政平,是雖并至,無傷也;上暗政險,是雖無一,無益也?!痹谏衔徽撸吻迕?,天上顯現(xiàn)怪異的星象,出現(xiàn)天災(zāi),也沒有什么關(guān)系。如果上面的政策不好,危害到了老百姓的利益,必然會出現(xiàn)異常,對于國家就沒有什么好處了?!狈蛉f物之有災(zāi),人妖最可畏也?!毙窍蟛缓?,出現(xiàn)天災(zāi),其實是無所謂的,只有人作怪,人搗鬼,出現(xiàn)“人妖”是最可怕的。那么請問,什么是“人妖”呢?回答說:“枯耕傷稼,枯耘傷歲,政險失民;田穢稼惡,糴貴民饑,道有死人;”所謂“人妖”就是人為的造成的禍患或者危機。其中危害最大的就是“饑荒”,因為傷害到老百姓的利益,農(nóng)民不能及時耕種,不能及時收割。政策不好喪失民心,田地荒蕪,莊稼不好好生長,糧食短缺,饑荒遍地,米貴如油,民不聊生,途有餓殍?!翱鼙I并起,上下乖離,鄰人相暴,對門相盜,禮義不修;牛馬相生,六畜作妖;”再就是土匪盜賊橫行,上下脫節(jié),鄰人不能友好相處,沒有禮儀,不守紀(jì)律,破壞法律。還有人造謠生事,出幺蛾子,出怪事,總有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發(fā)生?!俺枷職⑸希缸酉嘁?,是謂人妖,是生于亂?!边€有犯上作亂,違法亂紀(jì),假公濟私,貪污腐化,父親懷疑兒子,兒子不孝父母。天下大亂。古書上說:“天地之災(zāi),隱而廢也;萬物之怪,書不說也。”天地時常有災(zāi)禍,道存則隱,道廢則現(xiàn)。世間萬物出現(xiàn)了怪現(xiàn)象,無不記載在書上。也就是說天災(zāi)并不可怕。出現(xiàn)一些異?,F(xiàn)象,也不值得大驚小怪的?!盁o用之變,不急之災(zāi),棄而不治;”變化是基本的,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不急之災(zāi)”就是突然降臨的災(zāi)害,往往是猝不及防的,十分危險的?!叭舴蚓贾x,父子之親,男女之別,切瑳而不舍也?!币虼松鐣仨氂兄刃颍蟹?,有規(guī)矩,有禮儀。君臣要守君臣的禮儀,父子要守父子的禮儀,男女要守男女的禮儀。無論如何禮儀、界限、秩序,是不能改變的。

  孔子曰:“口欲味,心欲佚yì,教之以仁;心欲兵,身惡勞,教之以恭;好辯論而畏懼,教之以勇;目好色,耳好聲,教之以義。”(孔子說:嘴巴想品嘗美味食物,內(nèi)心想恣縱的人,要用仁來教育他;內(nèi)心想要攻擊他人,自身厭惡勞累的人,要用恭敬來教育他;喜歡辯論但是畏懼不前,要用勇氣來教育他;喜歡看美色,喜歡聽聲樂的人,要用義來教育他。)易曰:“艮其限,列其夤,厲熏心?!保?span style="color: rgb(172, 29, 16);">抱著他的腰,撕裂了他的夾脊肉,疼痛像火燒心。)詩曰:“吁嗟女兮,無與士耽?!?span style="color: rgb(172, 29, 16);">(世上的女孩子呀,不要沉醉于男子編織的情網(wǎng)。這是《詩經(jīng)·國風(fēng)·衛(wèi)風(fēng)》里的一首《氓》: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意思是說斑鳩吃桑葚過多會醉。 “于嗟女兮,無與士耽!”人們?nèi)绻龄嫌趷矍榫蜁?/span>事。皆防邪禁佚,調(diào)和心志。

       孔子說:“嘴巴想品嘗美味、內(nèi)心想恣意放縱的人,要用仁來教育他;內(nèi)心貪圖安樂、自身卻不愿勞作的人,要用恭敬來教育他;喜歡辯論但是畏懼膽怯的人,要用勇氣來教育他;喜歡看美色、喜歡聽聲樂的人,要用道義來教育他?!薄兑住飞险f:“在身體的中間,夾脊肉已經(jīng)被分割,心里憂愁深切,像被火燒灼一樣?!?《詩經(jīng)》說:“唉,姑娘呀,不要沉溺于男子的愛情中?!倍际钦f人要防備淫邪,禁止逸樂,使心志協(xié)調(diào)和適。

  高墻豐上(.謂物體的上部或頭部寬廣或肥大。)激下,未必崩也;降雨興,流潦(地面流動的積水。)至,則崩必先矣。草木根荄gāi淺,((1).亦作“ 根垓 ”、“ 根核 ”。植物的根?!段淖印し浴罚骸肮视鹨砻勒?,傷其骸骨;枝葉茂者,害其根荄;能兩美者,天下無之?!?漢 劉向 《說苑·建本》:“樹本淺,根垓不深。”《漢書·五行志中之上》:“入地則孕毓根核?!?唐 白居易 《問友》詩:“根荄相交長,莖葉相附榮?!?宋 司馬光 《為始平公祭晉祠文》:“然原陸久燥,根荒未浹,畎畝喁喁,猶有待望?!?2).比喻事物的根本,根源?!杜f唐書·元稹白居易傳論》:“臣觀 元 之制策, 白 之奏議,極文章之壼奧,盡治亂之根荄?!?清 龔自珍 《勇言行箴》:“其精神外矣,其根荄誖矣?!?3).植根。 姚華 《曲海一勺·原樂》:“今試言之,夫禮樂者,橐籥于元氣,根荄于人情?!?/span>)未必撅(拔起)也;飄風(fēng)興,暴雨墜,則撅必先矣。君子居是邦也,不崇仁義,尊賢臣,以理萬物,未必亡也;一旦有非常之變,諸侯交爭,人趨車馳,迫然禍至,乃始憂愁,干喉焦唇,仰天而嘆,庶幾乎望其安也,不亦晚乎!孔子曰:“不慎其前,而悔其后。”嗟乎!雖悔無及矣。(事前不謹(jǐn)慎而事后懊悔,即使懊悔哪里還來得及呢。)詩曰:“掇其泣矣,何嗟及矣?!保?span style="color: rgb(172, 29, 16);">抽噎哭泣淚不干,悔恨莫及空長嘆?!秶L(fēng)·王風(fēng)·中谷有蓷》中谷有蓷,暵其濕矣。有女仳離,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高大的墻上面厚重下面單薄,未必會崩塌;降下暴雨,流動的水過來沖刷,那么一定會先崩塌了。草木的根沒有深深扎在土中,未必會被吹倒;大風(fēng)起,暴雨落,那么,就一定會先倒掉。君王掌管這個國家的政權(quán),不崇尚仁義,不尊重賢臣,來治理國家的事務(wù),未必馬上就會亡國;一旦有非常的變故,諸侯互相攻戰(zhàn),百姓奔走車馬奔馳,突然災(zāi)禍降臨,才開始憂愁,喉嚨喊干,嘴唇喊裂,對天長嘆,希望國家安定,這難道不是太晚了嗎?孔子說:“事前不謹(jǐn)慎處理,事后才開始后悔?!卑Γ〖词购蠡谝彩莵聿患傲?。《詩經(jīng)》上說:“啜泣啊,嗟嘆啊,可這哪來得及呢?!?/span>

  曾子曰:“君子有三言可貫而佩之:一曰:無內(nèi)疏而外親,二曰:身不善而怨他人,三曰:患至而后呼天?!保?span style="color: rgb(172, 29, 16);">曾子說:“君子有三句話可以貫穿起來佩戴在身上:第一句話是不要對內(nèi)疏遠而對外親近;第二句話是不要自身不善而埋怨他人,第三句話是不要等到禍患到了而后呼叫上天?!?/span>)子貢曰:“何也?”曾子曰:“內(nèi)疏而外親,不亦反乎!身不善而怨他人,不亦遠乎!患至而后呼天,不亦晚乎!”詩曰:“惙其泣矣,何嗟及矣?!?/p>

       曾子說:“君子有三句話可以貫穿起來佩戴在身上:第一句話是不要對內(nèi)疏遠而對外親近,第二句話是不要自身不善而埋怨他人,第三句話是不要等到禍患到了而后呼叫上天?!弊迂晢柕溃骸盀槭裁茨??”曾子說:“對內(nèi)疏遠,卻對外親近,豈不是違背事理嗎?自己沒做好,卻歸咎他人,豈不是越錯越遠嗎?災(zāi)禍來了才呼叫上天,豈不是遲了?”《詩經(jīng)》上說:“啜泣啊,嗟嘆啊,可這哪來得及呢?”

  夫霜雪雨露、殺生萬物者也,天無事焉,猶之貴天也。執(zhí)法厭文,治官治民者、有司也,君無事焉,猶之尊君也。夫辟土殖谷者、后稷也,決江流河者,禹也,聽獄執(zhí)中者,皋陶也,然而圣后者,堯也。故有道以御之,身雖無能也,必使能者為己用也;無道以御之,彼雖多能,猶將無益于存亡矣。詩曰:“執(zhí)轡如組,兩驂如舞?!保?span style="color: rgb(172, 29, 16);">他抖動著絲韁如縱橫編織,車轅兩旁的馬兒像在舞蹈?!洞笫逵谔铩肥逵谔?,乘乘馬。執(zhí)轡如組,兩驂如舞。叔在藪,火烈具舉。袒裼暴虎,獻于公所。將叔勿狃,戒其傷女。)貴能御也。

       霜雪雨露,是既殺傷也生長萬物,上天不親自去做事,人們還是很尊敬它。執(zhí)行法令、持守法律條文,處理政事、治理民眾的人,是有司,國君不親自去做事,人們還是很尊敬他。教導(dǎo)人們開辟土地、種殖五谷的人是后稷,帶領(lǐng)民眾疏浚江河的是禹,公正地處理民眾訴訟的人是皋陶,但是有圣王之名的人卻是堯。所以,能守著正道去治理國家,雖然自身沒有才能,也一定能使有才能的人為自己所用;不能守著正道去治理國家,他雖然有多種才能,也對國家的存亡沒有多大益處。《詩經(jīng)》上說:“手握韁繩如絲帶,車旁兩馬像跳舞?!辟F在善于駕馭馬車啊。

  傳曰:孔子云:“美哉!顏無父之御也。馬知后有輿而輕之,知上有人而愛之,馬親其正,而愛其事,如使馬能言,彼將必曰:'樂哉!今日之騶(古代養(yǎng)馬的人(兼管駕車))也?!劣陬仠S少衰矣,馬知后有輿而輕之,知上有人而敬之,馬親其正,而敬其事,如使馬能言,彼將必曰:'騶來!其人之使我也。’至于顏夷而衰矣,馬知后有輿而重之,知上有人而畏之,馬親其正,而畏其事,如使馬能言,彼將必曰:'騶來!騶來!女不騶,彼將殺女?!惫视R有法矣,御民有道矣,法得則馬和而歡,道得則民安而集。詩曰:'執(zhí)轡如組,兩驂如舞。’此之謂也。”

      古書記載:孔子說:“多漂亮呀,顏無父的駕車技巧!馬知道它后面拖有車廂卻不覺得重,知道車上載有人卻愛護他。馬拉著車,也熱愛這份差事。如果讓馬能夠說話,它一定會說:'多么愉快啊,我今天跑得多快!’到了顏淪(應(yīng)為“倫”),他的技術(shù)差了一些了,馬知道它后面拖有車廂也不覺得重,知道車上載有人卻尊敬他。馬拉著車,也對這份差事很認(rèn)真。如果讓馬能夠說話,它一定會說:'快跑吧!那個人在驅(qū)使我了。’到了顏夷,他的技術(shù)又差了一些,馬知道它后面拖有車廂覺得重,知道車上載有人卻畏懼他。馬拉著車,對這份差事很畏懼。如果讓馬能夠說話,它一定會說:'快跑吧,快跑吧!你要跑不快,他會殺了你。” 所以駕御馬要有一定的方法,管理民眾也要有方法。駕馬的方法得當(dāng),那么馬和順、快樂,治理民眾的方法得當(dāng),那么民眾安居樂業(yè)?!对娊?jīng)》上說:'手握韁繩如絲帶,車旁兩馬像跳舞?!f的就是這個道理啊?!?/span>

  顏淵侍坐魯定公于臺,東野畢御馬于臺下。定公曰:“善哉!東野畢之御也。”顏淵曰:“善則善矣!其馬將佚矣?!倍ü徽f,以告左右曰:“聞君子不譖人,君子亦譖人乎?”顏淵退,俄而、廄人以東野畢馬佚聞矣。定公揭席而起,曰:“趣駕召顏淵。”顏淵至,定公曰:“鄉(xiāng)寡人曰:'善哉!東野畢之御也?!嶙釉唬?#39;善則善矣!然則馬將佚矣。’不識吾子以何知之?”顏淵曰:“臣以政知之。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馬,舜不窮其民,造父不極其馬,是以舜無佚民,造父無佚馬。今東野畢之上車執(zhí)轡,御體正矣,周旋步驟,朝禮畢矣,歷險致遠,馬力殫矣,然猶策之不已,所以知佚也?!倍ü唬骸吧?。可少進。”顏淵曰:“獸窮則嚙,鳥窮則啄,人窮則詐。自古及今,窮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詩曰:'執(zhí)轡如組,兩驂如舞。’善御之謂也。”定公曰:“寡人之過矣?!?/p>

        顏淵陪著魯定公在看臺上坐著,東野畢駕馭著馬從臺下奔馳而過。魯定公說:“東野畢的駕馬技術(shù)真好哇!”顏淵說:“他駕馬的技術(shù)好是好,可他的馬將要脫韁了?!濒敹ü桓吲d,把這些話告訴左右臣子,說:“我聽說君子是不背后說人壞話的。難道君子也背后說人壞話嗎?”顏淵告辭,走了。不一會兒,管理馬匹的官員來告訴他,東野畢的馬逃走了。 魯定公跨過坐席站起來,說:“馬上派車去把顏淵請回來?!?顏淵回來了,魯定公說:“剛才我說'東野畢馭馬的技術(shù)真好!’您卻說'好是好,但那馬將會逃走。’不知道您是憑什么知道的?”顏淵說:“我是根據(jù)政事推測知道的。從前,舜帝擅長用人,造父擅長馭馬。舜帝不使他的人民窮困,造父不讓他的馬用盡氣力。因此舜帝在位時沒有百姓逃走,造父馭馬不會有馬逃走?,F(xiàn)在看看東野畢馭馬,上馬就拉緊韁繩,使得馬銜和馬的身體都端正了;無論是轉(zhuǎn)彎、慢走、急行,(都很熟練);等朝禮完畢了,因為涉歷險途到達很遠的地方,馬的力氣就都耗盡了,但是(東野畢)仍然驅(qū)趕不停,所以我推測馬會逃走的?!倍üf:“說得對啊,能夠稍微闡釋一下嗎?”顏淵說:“獸逼急了就會咬人,鳥兒逼急了就會啄人,人逼急了就會圓滑。從古到今,使他的百姓困厄并且讓國家沒有危險的,還沒有出現(xiàn)過這樣的情形。詩經(jīng)上說:'手握韁繩如絲帶,車旁兩馬像跳舞?!f的就是這個道理啊?!倍üf:“這是我的過失呀!”

       有感曰:  顏回觀東野畢駕馬,卻以舜王政事斷定有佚馬之后果,看似二者之間并無關(guān)聯(lián),然而道理卻相同,那就是:過猶不及,物極則反。舜王為圣王,不窮其民力,人民安居樂業(yè),因此沒有佚民。東野畢雖然很有一套御馬的技術(shù),但對馬卻無體諒之心,一味窮馬力而奔波,馬自然不堪忍受而奔逃,這就如后來的秦王朝繁政擾民、刑法嚴(yán)酷,弄得民不聊生、雞犬不寧,必然也就會遭致覆亡了。過猶不及。生活中的我們也不難看到類似于「東野畢」的人,家庭教育中有的父母,因求子女成龍成鳳心切,孩子做完作業(yè)后,練完鋼琴又學(xué)畫,無視孩童的天真無邪,最后使孩子身心俱疲,不堪重負(fù),反而懼怕學(xué)習(xí);在工廠企業(yè)的生產(chǎn)運營中,也有領(lǐng)導(dǎo)上司追求效率,工人下屬加班加點,日夜操勞,不知體恤,最后也導(dǎo)致人才流失。《孟子》云:「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构攀ハ荣t的教誨,當(dāng)為我們待人、處事、接物的明鑒。凡事如果以私心,做過了,必然會走向反面,得到不好的結(jié)果。古人推崇「中庸」之道,以利他之心待人待物,不偏不倚,就可做到恰到好處。若善于將此信念時時運用到生活中,便無往而不利,我們的人生必然也會幸福圓滿,這也就是圣賢人的智慧。

  崔杼弒莊公,合士大夫盟,盟者皆脫劍而入,言不疾,措血至者死,所殺者十余人,次及晏子,(晏子,字平仲,原名晏嬰。春秋時齊國夷維(山東高密)人,齊國大夫。他是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以有政治遠見和外交才能,作風(fēng)樸素聞名諸侯。他愛國憂民,敢于直諫,在諸侯和百姓中享有極高的聲譽。公元前556年,其父晏弱死后,繼任齊卿,歷任靈公、莊公、景公三世。晏子是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曾奉景公之命,與晉聯(lián)姻,曾預(yù)言齊國政權(quán)終將為田氏所取代。傳世有《晏子春秋》一書,當(dāng)是戰(zhàn)國時人搜集有關(guān)他的言行編輯而成。 靈公,莊公、景公三帝,均在齊國為官,是名副其實的“三朝元老”。傳說晏子五短身材,“長不滿六尺”,貌不出眾,但足智多謀,剛正不阿,為齊國昌盛立下了汗馬功勞。)奉杯血,仰天而嘆曰:“惡乎!崔杼將為無道,而殺其君?!庇谑敲苏呓砸曋4掼讨^晏子曰:“子與我,吾將與子分國;子不與,我殺子。直兵將推之,曲兵將鉤之。吾愿子之圖之也?!标套釉唬骸傲粢岳镀渚侨室?;劫以刃而失其志者、非勇也。詩曰:'莫莫葛藟,延于條枚。愷悌君子,求福不回?!瘚肫淇苫匾?!直兵推之,曲兵鉤之,嬰不之革也?!贝掼淘唬骸吧彡套印!标套悠鸲?,授綏而乘,其仆馳,晏子撫其手曰:“麋鹿在山林,其命在庖廚。命有所懸,安在疾驅(qū)。”安行成節(jié),然后去之。詩曰:“羔裘如濡,恂直且侯;彼已之子,舍命不渝。”(就是這樣一個人,不怕犧牲為君勞。《羔裘》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晏子之謂也。

       崔杼殺了齊莊公,召集朝中的士大夫逼迫他們一起盟誓。盟誓的人都要解下佩劍才能進去。凡是宣讀誓約不快的,手指沒有沾上血的,都被殺死,被殺的有十多個人。輪到晏子,他捧著盛血的杯子,仰天長嘆道:“唉!崔杼將要做不合正道的事,殺他的君主了?!彼f這話的時候,參加盟誓的人都看著他。崔杼對晏子說:“您如果親附我,我將與您平分國家的政權(quán);您如果不親附我,我將殺了您。用槍矛刺死您,或者用鉤戟鉤殺您。我希望您考慮好?!标套诱f:“因為留戀利祿背叛他的君主的,不是仁人;因為刀劍的脅迫喪失他的志氣的人,不是勇士?!对娊?jīng)》說:'葛藤一片到處長滿,蔓延纏繞樹枝樹干。和樂平易好個君子,求福有道不邪不奸。’我能做個守正不屈的人了!用槍矛刺死我,或者用鉤戟鉤殺我,我也不會改變的?!贝掼陶f道:“放了晏子?!标套诱酒饋碜吡顺鋈?,攀著韁繩登上馬車,他的車夫準(zhǔn)備趕馬快速奔跑,晏子拍著他的手說:“就好比麋鹿生活在山林中,但他的性命卻掌握在廚師的手里。我的性命既然掌握在別人手里,駕車快跑又有什么用呢?”讓車夫安閑地完成應(yīng)有的禮節(jié),之后才離開?!对娊?jīng)》說:“羔羊皮袍像油似地光潤,他的為人既正直又美好。他是這樣的一個人啊,豁出生命也要保持節(jié)操?!闭f的就是晏子啊。

  楚昭王有士曰石奢,其為人也,公而好直,王使為理。于是道有殺人者,石奢追之,則父也,還返于廷,曰:“殺人者,臣之父也。以父成政,非孝也;不行君法,非忠也;弛罪廢法,而伏其辜,臣之所守也。”遂伏斧锧,曰:“命在君?!本唬骸白范患埃褂凶锖??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然。不私其父,非孝也;不行君法、非忠也;以死罪生、不廉也。君欲赦之,上之惠也;臣不能失法,下之義也?!彼觳蝗モa锧,刎頸而死乎廷。君子聞之曰:“貞夫法哉!石先生乎!”孔子曰:“子為父隱,父為子隱,直在其中矣?!痹娫唬骸氨艘阎?,邦之司直。”(就是這樣一個人,國家執(zhí)法正直好?!陡狒谩犯狒帽?,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石先生之謂也。

       楚昭王時有個士人叫石奢,他為人廉潔公正,剛強正直,楚昭王讓他擔(dān)任司法官。當(dāng)時,有人在道路上殺人,石奢追上他,發(fā)現(xiàn)是自己的父親,于是回到朝廷,對楚昭王說:“殺人的是我的父親。把父親處刑來維護法令,這是不孝;不執(zhí)行國家的法令,這是不忠;釋放罪犯,廢棄法律,而自愿接受刑罰,這是我所要做的事?!庇谑欠跀貧⒆锓傅男叹呱险f:“我的性命任由君王處置?!背淹跽f:“追捕不著犯人,你哪有罪呢?你還是回去處理你本職的事務(wù)吧。”石奢說:“不能這樣。不偏袒自己的父親,這是不孝;不執(zhí)行國家的法令,這是不忠;該死卻茍且活下來,是不廉潔。君王想赦免我,是君王給我的恩德;我不能違反法律,是臣子應(yīng)遵守的道義?!庇谑遣浑x開自己趴伏的刑具,用刀割斷頸脖,死在朝堂上。君子聽說這件事,說:“對法律的堅守是多么堅貞啊,這位石先生!”孔子說:“父親為兒子隱瞞,兒子替父親隱瞞,這里面就包含著正直了。”《詩經(jīng)》說:“他那樣的人,是國家執(zhí)法正直的人。”說的就是石先生這種人。

  外寬而內(nèi)直,自設(shè)于隱括之中,直己不直人,善廢而不悒悒,蘧qú伯玉之行也。故為人父者,則愿以為子,為人子者,則愿以為父,為人君者、則愿以為臣,為人臣者,則愿以為君。名昭諸侯,天下愿焉。詩曰:“彼已之子,邦之彥兮?!保?span style="color: rgb(172, 29, 16);">就是這樣一個人,國家杰出的人選?!陡狒谩犯狒藐藤?,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彥兮)此君子之行也。

       外表待人寬厚,但是內(nèi)心正直,把自己安排在道德行為的規(guī)范中,使自己正直卻不強求使別人正直,平和對待不得志的處境不因此郁悶不樂,就是說的蘧伯玉的行為。所以,做父親的,都希望這樣的人是自己的兒子;做兒子的,都希望這樣的人是自己的父親;做國君的,都希望這樣的人是自己的臣子;做臣子的,都希望這樣的人是自己的國君。他的名聲諸侯都知道,天下人都希望他是自己的親近之人?!对娊?jīng)》說:“那個人哪,是國家的俊才呀?!边@就是君子的行為。

  傳曰:孔子遭齊程本子于郯之間,傾蓋而語,終日,有間,顧子路曰:“由,東帛十匹,以贈先生?!弊勇凡粚?,有間,又顧曰:“東帛十匹,以贈先生。”子路率爾而對曰:“昔者、由也聞之于夫子,士不中道相見,女無媒而嫁者、君子不行也?!笨鬃釉唬骸胺蛟姴辉坪?!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愿兮。(《詩·鄭風(fēng)·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1兮。有美一人,清揚婉2兮。邂逅相遇,適我愿兮。)且夫齊程本子,天下之賢士也,吾于是不贈,終身不之見也。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p>

       孔子在郯國的郊區(qū)碰到了一個叫程本子的人。(他們)把車都停下來,車蓋緊緊靠在一起,兩個人坐在各自的車上相談了很久。過了一會兒,孔子回頭對子路說:“拿十匹帛贈給程先生!”子路沒有回答。又過了一會兒,孔子回頭又對子路說:“拿十匹帛贈給程先生!”子路輕率地對孔子說:“過去我聽先生您說過,士人相見而不經(jīng)過中間人的介紹,女子出嫁而不經(jīng)過媒人的介紹,君子是不這樣做的。”孔子說:“《詩經(jīng)》上不是說過嗎?'野外野草滋蔓,露水成珠圓圓。有位美麗的人兒,眼波顧盼生香。有緣不期相遇,令我稱心如意’?程本子是天下大賢,在這時候不贈送給他禮物,那么終生不能見到他了。在德操大節(jié)上不要超過界限,在細微小節(jié)上有點出入是可以的?!?/span>

  君子有主善之心,而無勝人之色;德足以君天下,而無驕肆之容;行足以及后世,而不以一言非人之不善。故曰:君子盛德而卑,虛己以受人,旁行不流,(旁行不流,語出《周易·系辭上》:“旁行而不流。”“旁”,《說文》:“溥也?!薄芭孕小敝概酝ǎ毡橹?;一說“旁”當(dāng)讀為方,二字古通用,方,正直?!安涣鳌币鉃椴贿`,不過。(1)通曉易理、品德方正的人能應(yīng)酬事物的萬變而無流弊。韓康伯注:“應(yīng)變考通而不流淫也。”孔穎達疏:“言圣人之德,應(yīng)變旁行,無不被及,而不有流移淫過,若不應(yīng)變化非理而動,則為流淫也。”(《周易正義》卷七)(2)指事物周而復(fù)始,循環(huán)往復(fù)?!吨芤准狻芬毒偶乙住罚骸芭孕沃芎狭呢?,月主五卦,爻主一日,歲既周而復(fù)始也?!保?)知《易》者使用權(quán)力既廣泛推行又不濫用,適得其中,朱熹《周易本義》:“旁行者,行權(quán)之知也;不流者,守正之仁也。”明來知德《易經(jīng)來注圖解》:“旁行者,行權(quán)也;不流者,不失乎常經(jīng)也?!?/span>)應(yīng)物而不窮,雖在下位,民愿戴之,雖欲無尊,得乎哉!詩曰:“彼己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異乎公行?!保?span style="color: rgb(172, 29, 16);">你看那個勤勞的小伙子啊,長得那樣英俊如鮮花怒放。他是那樣英俊如鮮花怒放,和王公家的官兒太不一樣!《汾沮洳》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異乎公行。

  君子易和而難狎也,易懼而不可劫也,畏患而不避義死,好利而不為所非,交親而不比,言辯而不亂。(君子容易交好, 卻難于輕佻的親近; 小心警懼, 卻不屈服于脅迫; 擔(dān)心禍患, 卻不怕為正義而死; 希望獲利, 卻不去做不該做的事情; 互相親近, 卻不會結(jié)黨營私; 能言善辯, 卻不追求華麗的文辭。)蕩蕩乎!其易不可失也,磏lián(激勵)乎!其廉而不劌guì(刺傷)也,溫乎!其仁厚之光大也,超乎!其有以殊于世也。詩曰:“美如玉,美如玉,殊異乎公族。”(瞧我那位意中人,儀表堂堂美如玉。儀表堂堂美如玉,公族哪能比得上。

     商容嘗執(zhí)羽鑰、籥(同"羽籥"。古代祭祀或宴饗時舞者所持的舞具和樂器。羽,指雉羽。鑰,一種編組多管樂),馮于馬徒,欲以伐紂而不能,遂去,伏于太行。及武王克殷,立為天子,欲以為三公。商容辭曰:“吾常馮于馬徒,欲以伐紂而不能,愚也;不爭而隱,無勇也;愚且無勇,不足以備乎三公。”遂固辭不受命。君子聞之曰:“商容可謂內(nèi)省而不誣能矣!君子哉!去素餐遠矣!”詩曰:“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保?span style="color: rgb(172, 29, 16);">那些老爺君子啊,不會白吃閑飯?。 斗ヌ础房部卜ヌ促?,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商先生之謂也。

       商容是主管禮樂的大臣,曾經(jīng)執(zhí)著跳舞的羽和樂器的籥,跟隨著紂王的馬夫,想以禮樂教化紂,卻失敗了。于是離開了殷商,到太行山隱居起來。武王克殷當(dāng)了天子之后,想封商容為三公。商容推辭說:“我曾經(jīng)跟隨著馬夫想教化紂而沒能做到,說明我很無能;沒有諍諫而歸隱山林,說明我很沒勇氣。無能又無勇,不足以擔(dān)當(dāng)三公這個重任。”堅決推辭不肯接受。君子聽說這事后評價說:“商容可算是能自我反省而不錯誤估計自己的能力了,這是真正的君子啊!遠遠地脫離了吃白飯這個錯誤了!《詩經(jīng)》里說'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就是說商先生這樣的人啊!”

  晉文侯使李離為大理,過聽殺人,自拘于廷,請死于君。君曰:“官有貴賤,罰有輕重,下吏有罪,非子之罪也?!崩铍x對曰:“臣居官為長,不與下吏讓位;受爵為多,不與下吏分利。今過聽殺人,而下吏蒙其死,非所聞也。不受命?!本唬骸白砸詾樽?,則寡人亦有罪矣?!崩铍x曰:“法失則刑,刑失則死。君以臣為能聽微決疑,故使臣為理。今過聽殺人之罪,罪當(dāng)死?!本唬骸皸壩晃?,伏法亡國,非所望也。趣去,無憂寡人之心。”李離對曰:“政亂國危,君之憂也;軍敗卒亂,將之憂也。夫無能以事君,闇行以臨官,是無功不食祿也。臣不能以虛自誣?!彼旆鼊Χ?。君子聞之曰:“忠矣乎!”詩曰:“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崩钕壬^也。

       東周時,晉文公讓李離擔(dān)任掌管刑獄的長官。一天,李離因聽從下屬的意見,殺錯了人,他就捆著自己上朝,在晉文公面前請死。晉文公說:“官有貴賤,罰有輕重,手下人有罪,不是你的罪呀?!崩铍x回答說:“臣下當(dāng)了長官,不把職位讓給下屬;拿到的薪俸也多,沒有分給下屬?,F(xiàn)在我聽下屬的話過了份,殺錯了人,卻讓下屬去蒙受死的不幸,我從來未曾聽說過呀!”李離沒有接受晉文公的赦免。晉文公說:“你自己認(rèn)為自己有罪,那么,我也有罪了?!崩铍x說:“違法就要判刑,判刑不當(dāng),罪該死。陛下你認(rèn)為我能傾聽下面的聲音,斷明疑難的案件,所以委派我擔(dān)任掌控刑獄的長官,現(xiàn)在我過度聽從下屬意見,有錯殺了人的罪,應(yīng)當(dāng)死?!睍x文公說:“你棄官不做,引罪自裁,逃離國家職守,不是我所希望的。趕快走吧,不要讓我擔(dān)憂?!崩铍x回答說:“政治制度亂套,國家危難,是陛下所擔(dān)憂的;軍隊打了敗仗,士兵不聽指揮,是將領(lǐng)所擔(dān)憂的。如果沒有能力來為陛下做事,做事昏庸,為官不明,是無功卻在食祿。我臣子不能掛著虛名,玷污自己的名聲呀?!庇谑?,李離拔劍自刎而死。有品德高尚的人聽說了這樣的事后就說:“真是忠臣?。 对娊?jīng)》里說'彼君子矣,不素餐兮!’李先生是稱得上君子的?!?/span>

  楚狂接輿(接輿(jiē yú):春秋時代楚國著名隱士。 今湖南省桃江縣人。姓陸,名通,字接輿。平時"躬耕以食",因不滿時政,剪發(fā)佯狂不仕,故稱楚狂接輿。)躬耕以食。其妻之市,未返,楚王使使者賚金百鎰(亦作" 百溢 "。極言貨幣之多。溢,古代黃金計量單位,二十兩或二十四兩。),造門曰:“大王使臣奉金百鎰,愿請先生治河南?!苯虞浶Χ粦?yīng),使者遂不得辭而去。妻從市而來曰:“先生少而為義,豈將老而遺之哉!門外車軼,何其深也!”接輿曰:“今者、王使使者賚金百鎰,欲使我治河南?!逼淦拊唬骸柏M許之乎?”曰:“未也?!逼拊唬骸熬共粡?,非忠也;從之,是遺義也。不如去之?!蹦朔蜇?fù)釜甑,妻戴經(jīng)器,變易姓字,莫知其所之。論語曰:“色斯舉矣,翔而后集。”(野雞感覺處境危險,就高高地向上飛起,飛翔了一陣之后全部落在樹上。或“看見一群野雞在那兒飛,孔子神色動了一下,野雞飛翔了一陣全部落在樹上?!?/span>)接輿之妻是也。詩曰:“逝將去汝,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保?span style="color: rgb(172, 29, 16);">發(fā)誓定要擺脫你,去那樂土有幸福。那樂土啊那樂土,才是我的好去處!《國風(fēng)·魏風(fēng)·碩鼠》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楚狂接輿自己耕種并收獲糧食。他的妻子去集市,沒有回來。楚王派遣使者送黃金百鎰給他,來到門口,說:“大王派我奉上黃金百鎰,想請先生治理河南?!敖虞浶Χ淮饝?yīng),使者然后沒有得到結(jié)果就告辭走了。接輿的妻子從集市回來說:”先生您年少的時候講義氣,怎么要老了反而把義氣拋棄了呢!門外面的車駕,多么深??!“接輿說”今天,楚王派使者拿了百鎰黃金,想讓我治理河南?!八拮诱f:”難道答應(yīng)了?“接輿說:”沒有?!八拮诱f:”君王派你卻不服從,是不忠,要是服從了,就是不義,不如離開吧?!坝谑悄械谋成细担?span style="color: rgb(172, 29, 16);">fǔ zèng釜和甑。皆古炊煮器名。),妻子戴著經(jīng)器,改變姓名,不知道他們到哪里了。

  昔者桀為酒池糟堤,縱靡靡之樂,而牛飲者三千,群臣皆相持而歌,“江水沛兮!舟楫?dāng)≠?!我王廢兮!趣歸于亳,亳亦大兮!”又曰:“樂兮樂兮!四壯驕兮!六轡沃兮!去不善兮,何不樂兮!”伊尹知大命之將去,舉觴造桀曰:“君王不聽臣言,大命去矣,亡無日矣。”桀相然而抃(biàn鼓掌),盍然而笑曰:“子又妖言矣。吾有天下,猶天之有日也,日有亡乎?日亡,吾亦亡也?!庇谑且烈勇亩?,遂適于湯,湯以為相??芍^適彼樂土,爰得其所矣。詩曰:“逝將去汝,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p>

  伊尹去夏入殷,田饒去魯適燕,介之推去晉入山。田饒事魯哀公而不見察,田饒謂哀公曰:“臣將去君,黃鵠舉矣?!卑Ч唬骸昂沃^也?”曰:“君獨不見夫雞乎!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敵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時,信也。雞有此五德,君猶日瀹而食之者,何也?則以其所從來者近也。夫黃鵠一舉千里,止君園池,食君魚鱉,啄君黍粱,無此五者,君猶貴之,以其所從來者遠矣。臣將去君,黃鵠舉矣!”哀公曰:“止。吾將書子言也?!碧镳堅唬骸俺悸劊菏称涫痴?,不毀其器;陰其樹者,不折其枝。有臣不用,何書其言?”遂去,之燕。燕立以為相,三年,燕政大平,國無盜賊。哀公喟然太息,為之辟寢三月,減損上服。曰:“不慎其前,而悔其后,何可復(fù)得?!痹娫疲骸笆艑⑷ト?,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得我直。”

       伊尹離開夏(國)進入了殷(朝),田饒離開魯過到了燕國。介子推離開晉國進了山里,田饒為魯哀公辦事卻不被發(fā)現(xiàn)(重用)。(田饒)對魯哀公說:"臣(我)要離開國君(您)了,(我這只)黃鵠要飛了!"魯哀公說:"為什么呢?"(田饒)說:"您都沒有看到雞嗎?頭戴冠(帽子)的是有文彩(文人)的人,腳上有利爪的是孔武的,敵人在面前而敢于斗的是勇敢的,得到食物呼喚(來吃的)的是仁義的;守夜(打更的)而準(zhǔn)時報時的是有信用的。雞雖然有這5種品德,您還是每天都殺他們吃他們是為何呢?那是因為它們總是離你很近(得到的容易)。而黃鵠逸飛就是千里,停在你的園林水池邊,吃你的魚鱉,啄你的黍粱,(它們,指黃鵠)沒有這五德,比他們更寶貴的是什么呢?(有什么比它們-黃鵠更寶貴的呢?)因為它們是從很遠的地方來的?臣(我)要離開國君(您)了,(我這只)黃鵠要飛了!

  子賤治單父,(1.春秋魯國邑名。故址在今山東省單縣南??鬃拥茏渝底淤v為單父宰,甚得民心,孔子美之。見《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后因以喻有治績的郡縣或官員。晉潘尼《贈河陽》詩:“密生化單父,子奇蒞東阿;桐鄉(xiāng)建遺烈,武城播弦歌?!碧苿⒌萌省端秃映乩蠲鞲巍吩姡骸跋氲迷兠耨ⅲ椒Q單父心。”2.復(fù)姓?!妒酚洝じ咦婀Τ己钫吣瓯怼酚袉胃甘?。)彈鳴琴,身不下堂,而單父治。巫馬期(巫馬施(前521-?),姓巫馬,名施,字子期,亦稱巫馬期。漢族,春秋末年魯國人,一說陳國人,孔子弟子,七十二賢之一,以勤奮著稱。)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處,以身親之,而單父亦治。巫馬期問于子賤,子賤曰:“我任人,子任力。任人者佚,任力者勞。”(宓子賤治理單父時,每天彈琴取樂,悠然自在,很少走出公堂,卻把單父治理得很好。巫馬期治理單父時,每天星星還高掛在天上時就出門工作,直到星星又高掛天上時才回家,日夜不得安寧,事事都親自辦理,這樣才把單父治理好。巫馬期向宓子賤詢問他能夠治理好單父的緣故。宓子賤說:"我的辦法是憑借眾人的力量,你的辦法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依靠自己力量的當(dāng)然勞苦,依靠眾人力量的人當(dāng)然安逸。")人謂子賤,則君子矣,佚四肢,全耳目,平心氣,而百官理,任其數(shù)而已。巫馬期則不然,乎然事惟,勞力教詔(教誨;教訓(xùn)?!稇?zhàn)國策·燕策一》:" 齊 趙 ,強國也,今主君幸教詔之,合從以安 燕 ,敬以國從。"),雖治,猶未至也。詩曰:“子有衣裳,弗曳弗婁;子有車馬,弗馳弗驅(qū)?!?你有上衣和下裳,不穿不戴箱里裝。你有車子又有馬,不駕不騎放一旁?!秶L(fēng)·唐風(fēng)·山有樞》山有樞,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婁。子有車馬,弗馳弗驅(qū)。)

       領(lǐng)導(dǎo)者要通過別人完成任務(wù) 。有100件事,自己努力做好了,只能叫勤勞;而自己不干,讓別人做好了,而且回過頭來干事的人還要感謝你給他提供了工作機會,這才叫管理。柳傳志先生有一段關(guān)于“領(lǐng)導(dǎo)”的話,很精辟:總裁在企業(yè)里一般都要做好兩件事,一是制定戰(zhàn)略并設(shè)計實施戰(zhàn)略的戰(zhàn)術(shù)步驟;二是帶好員工隊伍,讓你的隊伍有能力按照這個戰(zhàn)略目標(biāo)去實施。這兩件事做好了,企業(yè)就能向好處發(fā)展。但在做這兩件事之前,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辦,就是建班子。 當(dāng)領(lǐng)導(dǎo)說難也難,說簡單,其實也很簡單。 以上古今事例告訴我們:當(dāng)領(lǐng)導(dǎo)就是靠別人辦事。 就是這10個字,里面還有很多話要探究探究。一是,領(lǐng)導(dǎo)首先得干好“自己的事”,柳先生不是講得很清楚嗎,如果領(lǐng)導(dǎo)自己連自己該做好的事都沒有做好,或者沒做,或者不知道什么事該自己做,糊里糊涂,那企業(yè)肯定不會有好的發(fā)展;二是怎么樣去靠別人辦事?如果一位領(lǐng)導(dǎo)不去培養(yǎng)人,不懂得尊重人、關(guān)心人、愛護人,把人不當(dāng)人,成績是自己的,錯誤都是別人的,好處全是自己的,難辦的事都安排別人去干,還有什么人愿意跟著你呢?你還有什么人可依靠呢?

  子路曰:“士不能勤苦,不能輕死亡,不能恬貧窮,而曰我行義,吾不信也。"昔者申包胥立于秦廷,七日七夜,哭不絕聲,是以存楚,不能勤苦,焉得行此!比干且死,而諫愈忠;伯夷叔齊餓于首陽,而志益彰;不輕死亡,焉能行此。曾子褐he衣缊緒,(粗布衣。最早用葛、獸毛,后通常指大麻、獸毛織就的粗布制成的衣物,古時貧賤的人或地位卑賤的人穿著。缊袍。用碎麻或舊絮制的冬衣。 )未嘗完也,糲米之食,未嘗飽也;義不合,則辭上卿,不恬貧窮,焉能行此!夫士欲立身行道,無顧難易,然后能行之;欲行義白名,無顧利害,然后能行之?!痹娫唬骸氨思褐?,碩大且篤。”(那至誠至敬仁義的君子啊,他誠實高大而且忠厚良善。《椒聊》椒聊之實,蕃衍盈匊。彼其之子,碩大且篤。)良非篤修身行之君子,其孰能與之哉!

     子路說:“不能甘愿勤苦,不能安于貧窮,不能輕視死亡,卻說自己能行仁義,我不敢相信。”從前,楚國的申包胥站在秦國的朝廷上,七天七夜,痛哭不絕,于是保住了楚國。不能甘愿勤苦,怎么能做到這樣子?曾子粗布衣裳都穿不上,糟糠做的飯、蔡霍做的菜都吃不飽,如果和他的道義不合即使上卿之官也辭掉。不能安于貧窮,怎么能做到這樣子?比干都要被處死了,而勸諫封王更加忠誠,伯夷,叔齊餓死在首陽山上,志向更加昭彰。不能輕視死亡,怎么能做到到這樣子?因此一個讀書人想要按照他的理想去做事情,不論事情是難是易,然后都能勇敢地去做;要使自己成功成名,先要不顧及個人的利和害,然后才能取得成就?!对娊?jīng)》上說:“那些人的子弟,身材碩大性情忠厚?!辈皇侵液瘛⑸屏颊钡木?,誰能做到這個樣子?

  子路與巫馬期薪于韞丘(指四方高,中央下的丘地。)之下,陳之富人有虞師氏者,脂車百乘,觴于韞丘之上。子路與巫馬期曰:“使子無忘子之所知,亦無進子之所能,得此富,終身無復(fù)見夫子,子為之乎?”巫馬期喟然仰天而嘆,闟然投鎌于地,曰:“吾嘗聞之夫子,勇士不忘喪其元,志士仁人不忘在溝壑。子不知予與?試予與?意者、其志與?”子路心慚,故負(fù)薪先歸。孔子曰:“由來,何為偕出而先返也?”子路曰:“向也,由與巫馬期薪于韞丘之下,陳之富人有處師氏者,脂車百乘,觴于韞丘之上,由謂巫馬期曰:'使子無忘子之所知,亦無進子之所能,得此富,終身無復(fù)見夫子,子為之乎?’巫馬期喟然仰天而嘆,闟然投鎌于地,曰:'吾嘗聞夫子:勇士不忘喪其元,志士仁人不忘在溝壑。子不知予與?試予與?意者,其志與?’由也心慚,故先負(fù)薪歸。”孔子援琴而彈:“詩曰:'肅肅鴇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蒼天,曷其有所?’(大鴇撲棱棱地振動著翅膀,成群棲息在叢生的柞樹上。王侯家的徭役無止又無休,我不能回家耕種五谷雜糧。我可憐的父母靠什么養(yǎng)活?可望不可及的老天爺在上,我何時才能返回我的家鄉(xiāng)?《鴇羽》肅肅鴇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蒼天,曷其有所?)予道不行邪,使汝愿者?!?/p>

       子路和巫馬期一起在韞丘下面打柴。陳國的大富翁虞師氏帶著百多輛華美的車子,在韞丘上面飲酒。子路對巫馬期說:“如果叫你不忘記的你的知識,也不再進一步發(fā)展你的能力,得到這樣的財富,終身也不再見老師,你愿意嗎?”巫馬期仰天長嘆,站立著把鐮刀扔到地上,說道:“我曾經(jīng)聽老師說過:勇士不要忘記喪失善良(的危險),志士仁人不要忘記在溝壑(的艱難)。你是不了解我呢?還是試探我?還是你自己的想法?”子路聽了感到慚愧,所以背著柴火先回去了。   孔子見到子路回來,說道:“子路,你過來!為什么你們一起出門而你一人先回來了呢?”子路答道:“剛才我和巫馬期一起在韞丘下面打柴。陳國的大富翁處師氏帶著百多輛華美的車子,在韞丘上面飲酒。我對巫馬期說:'如果叫你不忘記的你的知識,也不再進一步發(fā)展你的能力,得到這樣的財富,終身也不再見老師,你愿意嗎?’巫馬期仰天長嘆,站立著把鐮刀扔到地上,說道:“我曾經(jīng)聽老師說過:勇士不要忘記喪失善良(的危險),志士仁人不要忘記在溝壑(的艱難)。你是不了解我呢?還是試探我?還是你自己的想法?”我聽了感到慚愧,所以背著柴火先回來了?!笨鬃幽闷鹎購椫?,一邊說道:“《詩經(jīng)》里說:'大雁簌簌拍翅膀,成群落在柞樹上。王室差事做不完,無法去種黍子和高粱。靠誰養(yǎng)活我爹娘?高高在上的老天爺,何時才能回家鄉(xiāng)?’我的學(xué)說行不通么?還是讓你自愿去遵循吧!”

  孔子曰:“士有五:有埶尊貴者,有家富厚者,有資勇悍者,有心智惠者,有貌美好者。有埶尊貴者,不以愛民行義理,而反以暴敖。家富厚者,不以振窮救不足,而反以侈靡無度。資勇悍者,不以衛(wèi)上攻戰(zhàn),而反以侵陵私斗。心智惠者,不以端計數(shù),而反以事奸飾詐。貌美好者,不以統(tǒng)朝蒞民,而反以蠱女從欲。此五者,所謂士失其美質(zhì)者也。詩曰:“溫其如玉,在其板屋,亂我心曲?!保?span style="color: rgb(172, 29, 16);">。《國風(fēng)·秦風(fēng)小戎》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在其板屋,亂我心曲。)

  上之人所遇,色為先,聲音次之,事行(行為;品行)為后。故望而宜為人君者、容也,近而可信者、色也,發(fā)而安中者、言也,久而可觀者、行也。故君子容色,天下儀象而望之,不假言而知為人君者。詩曰:“顏如渥丹,其君也哉!”(《終南》終南何有?有條有梅。君子至止,錦衣狐裘。顏如渥丹,其君也哉!

  子夏讀詩已畢。夫子問曰:“爾亦何大于詩矣?”子夏對曰:“詩之于事也,昭昭乎若日月之光明,燎燎乎如星辰之錯行,上有堯舜之道,下有三王之義,弟子不敢忘,雖居蓬戶之中,彈琴以詠先王之風(fēng),有人亦樂之,無人亦樂之,亦可發(fā)憤忘食矣。詩曰:'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樂饑。’”(洋洋流淌泌水邊,解饑慰我相思愁《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樂饑。)夫子造然變?nèi)荩唬骸拔?!吾子始可以言詩已矣,然子以見其表,未見其里。”顏淵曰:“其表已見,其里又何有哉?”孔子曰:“窺其門,不入其中,安知其奧藏之所在乎!然藏又非難也。丘嘗悉心盡志,已入其中,前有高岸,后有深谷,冷冷然如此既立而已矣,不能見其里,未謂精微者也。”

      【解】①大:收獲。②昭昭乎:明亮貌。③燎燎乎:明顯貌。④衡門:簡陋的房屋。⑤棲遲:游息。⑥泌:涌出的泉水。⑦洋洋:盛大。⑧造然:驚恐貌。⑨奧藏:室內(nèi)隱秘之處。⑩泠泠(línglíng)然:清涼、冷清貌。

      【譯】子夏讀完《詩》后,孔子問道:“你讀完《詩》有什么收獲嗎?”子夏回答說:“《詩》對于治事來講,像日月的光明一樣明亮,像星辰交替運行一樣明顯,上有堯和舜的治國之道,下有夏、商、周三代國君的安邦之義,弟子不敢忘懷,即使居住在簡陋的房屋里,也要彈琴詠唱先王的遺訓(xùn),有人聽也樂于此道,無人聽也樂于此道,也可以發(fā)憤忘食了?!对姟氛f:'簡陋的房屋下面,可以在里面游息;噴涌的泉水廣闊,可以使用它充饑?!笨鬃芋@慌失色,說:“呀!大概可以和你一起談?wù)摗对姟妨耍悄阒灰姷健对姟返谋?,沒有見到《詩》的里啊?!鳖仠Y說:“《詩》的表已經(jīng)看見了,《詩》的里又有什么難???”孔子說:“看到門卻不進入門內(nèi),怎么能知道室內(nèi)隱秘之處在什么地方啊,然而發(fā)現(xiàn)室內(nèi)隱秘之處并不難,我曾經(jīng)竭盡心志并且已經(jīng)進入室內(nèi),好像前面有高崖、后面有深谷,冷冷清清就好像站在那里一樣,不能見到《詩》的里,不能算是對《詩》精深微妙的人啊?!?/span>

      感:古人云:“詩言志”。志之骨,自由也,“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任何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本,何況有五千年歷史文化的華夏民族,不然,遷客騷人的詩篇不皆成怨天怨地或憤世嫉俗的小人之作了嗎?所以有獨立與自由方能言屈原、李白、杜甫的偉大,這是詩之“里”,當(dāng)然是超越之“里”,不是內(nèi)在之里,即內(nèi)容上的深層含義,例如“朝辭白帝彩云間”,在詩中“朝”字表面有早晨的意思,又所謂深含朝廷的意思,這種索隱派的解詩法。

  傳曰:國無道,則飄風(fēng)厲疾,(迅速而猛烈。)暴雨折木,陰陽錯氛,夏寒冬溫,春熱秋榮,日月無光,星辰錯行,民多疾病,國多不祥,群生不壽,而五谷不登。當(dāng)成周之時,陰陽調(diào),寒暑平,群生遂,萬物寧,故曰:其風(fēng)治,其樂連,其驅(qū)馬舒,其民依依,其行遲遲,其意好好,詩曰:“匪風(fēng)發(fā)兮,匪車偈兮。顧瞻周道,中心怛兮。”(那大風(fēng)呼嘯起來旗帶飄蕩,那車兒飛奔起來轔轔作響。回顧通周的大道漸行漸遠,心里陡然涌起無盡的憂傷?!斗孙L(fēng)》匪風(fēng)發(fā)兮,匪車偈兮。顧瞻周道,中心怛兮。

  夫治氣養(yǎng)心之術(shù):血氣剛強,則務(wù)之以調(diào)和;智慮潛深,則一之以易諒;勇毅強果,則輔之以道術(shù);齊給便捷,則安之以靜退;卑攝貪利,則抗之以高志;容眾好散,則劫之以師友;怠慢摽棄,則慰之以禍災(zāi),愿婉端愨,則合之以禮樂。凡治氣養(yǎng)心之術(shù),莫徑由禮,莫優(yōu)得師,莫慎一好。好一則博,博則精,精則神,神則化,是以君子務(wù)結(jié)心乎一也。詩曰:“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jié)兮?!保?span style="color: rgb(172, 29, 16);">品性善良的好君子,儀容端莊始終如一。儀容端莊始終如一,內(nèi)心操守堅如磐石?!而O鳩》鳲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jié)兮。)

       理氣養(yǎng)心的方法是:對血氣剛強的,就用心平氣和來柔化他;對思慮過于深沉的,就用坦率善良來同化他;對勇敢大膽兇猛暴戾的,就用不可越軌的道理來幫助他;對行動輕易急速的,就用舉止安靜來節(jié)制他;對胸懷狹隘氣量很小的,就用寬宏大量來擴展他;對卑下遲鈍貪圖利益的,就用高尚的志向來提高他;對庸俗平凡低能散漫的,就用良師益友來管教他;對怠慢輕浮自暴自棄的,就用將會招致的災(zāi)禍來提醒他;對愚鈍樸實端莊拘謹(jǐn)?shù)?,就用禮制音樂來協(xié)調(diào)他,用思考探索來開通他。大凡理氣養(yǎng)心的方法,沒有比遵循禮義更直接的了,沒有比得到良師更重要的了,沒有比一心一意地愛好善行更神妙的了。這就是理氣養(yǎng)心的方法。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成行。家有千金之玉,不知治,猶之貧也;良工宰之,則富及子孫。君子謀之,則為國用。故動則安百姓,議則延民命。詩曰:“淑人君子,正是國人;正是國人,胡不萬年。”( 那位君子心善良,能做國人好官長。能做國人好官長,祝他萬壽永無疆。鸤鳩在桑,其子在榛。淑人君子,正是國人,正是國人。胡不萬年?

  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燭,思相離也。取婦之家,三日不舉樂,思嗣親也。是故婚禮不賀,人之序也。三月而廟見,(廟見,古代婚禮儀式之一,成婦之禮中的重要儀式。即婚后至遲三個月,須擇日率新娘至夫家宗廟祭告祖先,以表示婚姻已取得夫家祖先的同意。)稱來婦(古婚禮,婦到夫家,次日天明始見舅姑(夫之父母);若舅姑已亡,則于三月后至廟中參拜,祝辭稱新婦為來婦。)也。厥明見舅姑,舅姑降于西階,婦升自阼階,授之室也。憂思三日,不殺三月,孝子之情也。故禮者、因人情為文。詩曰:“親結(jié)其縭,九十其儀?!毖远鄡x也。(娘為女兒結(jié)佩巾,婚儀繁縟多過場。《詩經(jīng)·東山》親結(jié)其縭,九十其儀。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

       禮是人生之大禮,向來為中國人所重視?!抖Y記?;枇x》說:“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后世,故君子重之。”為此,古人創(chuàng)設(shè)了一整套繁冗復(fù)雜的婚姻禮儀。照理說,象男婚女嫁這樣的大喜事,婚禮應(yīng)進行得熱鬧喜慶,但是,與新婚之喜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在我國古代禮制及歷朝婚姻的禮儀中,都有婚禮不舉樂(即禁止婚禮中鳴鑼奏樂)的奇特規(guī)定?!抖Y記·曾子問》:“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燭,思相離也。取婦之家,三日不舉樂,思嗣親也’?!?“受禮制婚禮不舉樂”的影響,歷朝婚禮中也均無舉樂之文,并且還制令引為明禁。如北魏禁止婚娶用樂。據(jù)《北史·高允傳》記載,高允針對當(dāng)時婚娶喪葬不依古式的現(xiàn)象,諫曰:“前朝之世,屢發(fā)明詔,禁諸婚娶,不得作樂。……雖條旨久頒,而不變革,將由居上者未能悛改,為下者習(xí)以成俗?!裰T王納室,皆樂部給伎,以為嬉戲,而獨禁細人不得作樂,此一異也?!北敝芤嘟槎Y作樂?!逗笾軙ご揲鄠鳌罚骸皶r婚姻禮廢,嫁娶之辰,多舉音樂,……猷又請禁斷,事亦施行?!碧瞥沧鸸胖疲铺珮O元年左司郎中唐紹請禁士庶親迎廣奏音樂,制從之(《新唐書·輿服志》)。又《唐會要》卷八十三記載:“會昌元年十一月敕,婚娶家音樂,并公私局會花蠟,并宜禁斷。”   那么,在古代禮制及婚俗中為何會有“婚禮不舉樂”的規(guī)定呢?對此,古今人士眾說紛紜,有許多種解釋。   一種觀點認(rèn)為,婚禮不用樂是出于儒家的陰陽觀考慮,因為在儒家看來,婚為陰禮,屬陰,“樂由陽來,聲為陽氣”,樂屬陽。而“古之制禮者,不以吉禮干兇禮,不以陽事干陰事”。即說陰陽不相干,陰禮是不能用屬陽的“樂”來與之相配的,故作了“婚禮不舉樂”的規(guī)定。這就是《禮記·郊特牲》在解釋婚禮不舉樂時所說的:“婚禮不用樂,幽陰之義也,樂陽氣也”。   第二種觀點認(rèn)為,婚禮不舉樂是在于表示“重傳世”及對父母的思念。在古人看來,婚姻乃承“萬世之嗣”,因此,婚娶之時,當(dāng)思嗣親,而“思嗣親,則不無感傷,故不舉樂”?!栋谆⑼āぜ奕ⅰ氛f:“嫁女之家,不絕火三日,思相離也。娶婦之家,三日不舉樂,思嗣親也。感親年衰老,代至也”。呂思勉先生也持這一觀點,他在《中國制度史》中說: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燭,娶婦之家,三日不舉樂,都是“重傳世之證”。

  原天命,治心術(shù),理好惡,適情性,而治道畢矣。原天命則不惑禍福,不惑禍福則動靜修。治心術(shù)則不妄喜怒,不妄喜怒則賞罰不阿。理好惡則不貪無用,不貪無用則不害物性。適情性則不過欲,不過欲則養(yǎng)性知足。四者不求于外,不假于人,反諸已而存矣。夫人者、說人者也,形而為仁義,動而為法則。詩曰:“伐柯伐柯,其則不遠。”(砍斧柄啊砍斧柄,這個規(guī)則在近前?!秶L(fēng)·豳風(fēng)·伐柯》 伐柯伐柯,其則不遠。我覯之子,籩豆有踐。

       溯源天性、端正心術(shù)、理順好憎感情、調(diào)適情性,那么治國之道就通暢了。溯源天性就不會被禍福迷惑,端正心術(shù)就不會喜怒無常,不會喜怒無常賞罰就不會尋死;理順好憎感情就不會貪求那些于本性無用的東西,不會貪求那些于本性無用的東西就不會損害環(huán)境,違反自然規(guī)律,愛護調(diào)適情性這欲念就不會沒有節(jié)制。不被禍福所迷惑則行為就能動靜循理,不喜怒無常這賞罰就不會出偏差,不貪求于本性無用的東西就不會因物欲而傷害本性,欲念有節(jié)制就可怡養(yǎng)天性而知足。這四個方面,都不能從外界求得,也不必借助別人的力量,只須立足自身就能得到。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