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 白果10g,豆腐皮30g,粳米50g,調(diào)味品適量。 做法 將白果去殼、皮、心,洗凈;豆腐皮洗凈切碎。將粳米洗凈,與白果、豆腐皮一齊放入煲內(nèi),加水適量,文火煮成粥,調(diào)味即可食用。 適宜癥狀 慢性支氣管炎、哮喘屬肺虛者,癥見咳嗽氣喘日久不愈,動則尤甚,體倦氣短,飲食不佳等。 特別提示 白果有毒,生食尤劇,故使用時要注意不宜過量,食前要熟煮去毒。外感咳嗽者不宜食用本品。 相關(guān)配伍 方中白果又稱銀杏、公孫果,性味澀甘、微苦,功能斂肺氣、止咳喘,具有除濕以減少痰液化生的作用,《本草便讀》述為“上斂肺金除咳逆,下行濕濁化痰涎”。豆腐皮為黃豆?jié){凝結(jié)成的薄膜,含有豐富的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維生素B族、鈣、磷、鉀、鐵等礦物質(zhì),是豆制品中的精品。黃豆性平味甘,能益肺氣、養(yǎng)胃陰、清痰涎而止咳喘,與粳米共煮粥,不但補(bǔ)益肺胃而不膩滯,而且可降低白果之毒,矯正其苦澀之味,是用治虛喘痰咳的理想藥膳佳品。 |
|
來自: 食鑒本草 > 《食鑒本草(日常藥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