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jié)很多家庭都要吃“老三樣”: 芋艿、毛豆和鴨子 目前,鴨子肥美 芋艿毛豆正新鮮 已然不用等到中秋了 芋艿 農(nóng)歷八月正是本地芋艿上市的季節(jié),上海話芋艿的發(fā)音與“運來”相近。所以中秋節(jié)吃芋艿,不僅僅只是享口福同樣也表示希望能夠好運連連。 魔都今年芋艿的種植面積在1.5萬畝左右,其中崇明種植1.4萬畝。而在種植的芋艿中,紅梗芋艿占8000畝,香酥芋艿占1000多畝,黃荷芋艿有2000畝,白芋艿只有幾十畝。從農(nóng)民種植的數(shù)量就可以看出,紅梗芋艿最受市民歡迎。 之所以稱其紅梗芋艿,是因為芋艿的莖部是紅色的,其頭部也略帶紅色。相比其它芋艿,紅梗芋艿糯、酥、粉,一燒就酥,燒酥的芋艿吃進嘴里,用上下顎略微挪動,芋艿瞬間化開,由于紅梗芋艿的淀粉含量特別高,因此吃起來略帶甜味,這就是為啥魔都馬大嫂去菜場買芋艿專挑紅梗的原因。 芋艿上市期可持續(xù)至12月,做法既多又方便。去皮紅燒就是紅燒芋艿,放點油加蔥炒就是蔥油芋艿。芋艿也可以煲排骨吃,放入老鴨中加水,可以做成香氣撲鼻的老鴨芋艿湯。魔都吃貨,還等啥? 毛豆 毛豆和芋艿也常常放在一起煮著吃或是炒著吃。 毛豆音諧“毛頭”,在滬語中指嬰兒或稚童;毛豆在當?shù)赜址Q毛豆莢,而莢又與“佳”“吉”等字諧音。所以吃毛豆是希望能夠吉祥如意,萬事順心。 老上海人大都知道,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之前,上海出產(chǎn)一種豆粒形狀像牛腳掌那樣呈扁圓形的“牛踏扁”毛豆?!芭Lけ狻币话阍?0月份上市,因其糯、酥,顆粒大被當時上海人稱為最好吃、最正宗的上海毛豆。然而,由于其莢殼厚,出肉率低,每公斤毛豆剝殼后豆粒只有300-400克,而且“牛踏扁”植株臺風一吹就倒,菜農(nóng)種植產(chǎn)量低,效益較差,因此近20年中,“牛踏扁”的種植量很少。 為此,農(nóng)科院專家于20年前開始研究、改良“牛踏扁”。據(jù)悉,2.0版“牛踏扁”毛豆(定名“青酥7號”和“青酥8號”)于去年試種成功,今年6月在崇明、金山、奉賢等地陸續(xù)種植,目前,2.0版“牛踏扁”毛豆已趕在中秋來臨前上市~ 改良后的2.0版“牛踏扁”外型比原來要大許多,且顆顆飽滿,不但保持了原來“牛踏扁”糯和酥,還略帶甜味。同時,2.0版“牛踏扁”最晚上市的時間也從原來的10月中旬延長至10月下旬。 鴨子 中秋前后,鴨子正肥,正是吃鴨子的好時節(jié)。鴨子的本幫燒法有很多種,八寶鴨,香酥鴨,醬鴨,扁尖火腿老鴨湯……最有代表性的還屬八寶鴨,鴨子的肚皮里要塞進火腿、冬筍、香菇、栗子肉、蝦仁等八種吊鮮頭的食材,記憶里都是滿滿的鮮香。 鴨子到了秋季,肉質(zhì)壯嫩肥美,營養(yǎng)豐富,能補充人體蛋白質(zhì)、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同時鴨肉寒涼,能夠幫你抵抗秋老虎的燥熱,讓你健康滋潤一個秋天。 ![]() 不過也應注意不要食用過多,過量的動物蛋白可能會導致動脈硬化。鴨肉熱量高,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多食,同時,膽囊炎患者也不宜多食高脂肪、肥膩的鴨肉。 信息來源:上海三農(nóng) |
|
來自: cxag > 《美食地圖遊記采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