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好故事構建影響力》專題,每天給你分享文案寫作和個人品牌打造、社群變現(xiàn)的玩法。有一次,我去參加我們社群會員的見面會,講到故事的感染力這一塊,一個40多歲的工程師,他講了一個自己曾經(jīng)向老板做過的匯報。說的是,當時他客戶需要一個產(chǎn)品是他們公司沒有的,他又是如何通過和研發(fā)部門反復溝通,最終的讓研發(fā)部門給他定制了一個產(chǎn)品,滿足了客戶的需求。故事講的很清晰,要素也完整,但是聽了卻沒什么感覺,總覺得缺點什么。
我們都知道,沒有心動就沒有行動,但其實心動就是一種感覺而已,你的故事少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情緒情緒是一個人內(nèi)心世界的內(nèi)在表現(xiàn)。每個人都有開懷大笑的時刻,也會有緊張焦慮等不愉快的時刻,這些都是一種情緒的表現(xiàn),或者叫情感體驗。一個故事有代入感,說的就是是否有被故事的情節(jié)帶著走。因為我們?nèi)祟惿鷣砭秃馨素?,我們天生就很著迷于了解事物是如何變化的?/span>
想想我們?yōu)槭裁聪矚g看電影,就是因為電影會帶著我們進入到各種情境,以及主人公的感受之中,每個人都可能在電影中找到自己情感的影子。所以一部好的電影一定不僅是劇情一波三折,情感發(fā)展線也會跌宕起伏,讓人忍不住深深的被吸引住。同理,每一個好故事也都是有兩條線的,一條明顯,一條暗線:明線就是情節(jié)線,講的就是事情發(fā)展的進程,暗線,就是情感解,講的是在事情發(fā)展的進程中人物的情感變化,如果沒有情感上的轉(zhuǎn)變,故事就會缺乏代入感。剛才那個例子,里那個工程師講的時候,從頭到尾都沒有講他的感受是什么?從一開始沒有產(chǎn)品,到后來最終做出來,讓客戶驚艷的產(chǎn)品,他的感受一字沒有提。如果你都對自己的故事沒有感覺,你又怎么可能調(diào)動起聽眾的情緒,打動他們呢?
心理學家宋國平,有這樣一個發(fā)現(xiàn),他說關于“喜悅”,英文里有大量的詞匯,表達這種感受的不同維度,而中文里則很少,相反的,關于“隱忍克己”這樣的詞匯倒是很多。比如:面不改色,榮辱不驚,泰然自若,喜怒不形于顏色,不言于表等。這說明什么呢?我們的文化多少還是傾向于壓抑自己的情緒,我們認識情緒的顆粒度還不夠精細。
在我們文案寫作訓練營曾經(jīng)有這樣一個學員,她是某意大利紅酒品牌的創(chuàng)始人,每次開會或做品牌的文案推廣的時候呢,她都用第三人稱講故事。有一次她講了一個故事,主人公叫大牛,學習打高爾夫球時,一開始進步很快,但很快就遇到一個瓶頸,很難實現(xiàn)突破,無論怎么練習都沒有提高,所以她非常的沮喪。后來大牛轉(zhuǎn)向去學習其他的東西,最后卻發(fā)現(xiàn)自己莫名其妙的,提高了自己的高爾夫球的技能。
所以他得出的結論是:殊途同歸,任何學習都可以經(jīng)過整合,幫助到自己。我們看完這個故事都覺得特別好,可又覺得有點可惜,因為講別人的故事,總覺得沒那么打動人。如果這樣事發(fā)生在她自己身上的故事,那就更有說服力,就完美了。結果沒想到這位總裁弱弱的承認說,其實大牛就是她自己,只不過,在她心目中工作和個人的生活是應該分開的。領導就是應該被下屬仰望的,她不想讓下屬知道自己其實也有搞不定的事情,也會沮喪失落。我們聽完她這么一說都笑死了,覺得這個大牛真是畫蛇添足,其實我們都是普通人,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樂,也正是這些共同經(jīng)歷過的情緒,能夠讓我們聯(lián)系起來,也才能夠讓我們得故事打動人。
那什么叫做對情緒認知的顆粒度不夠呢?我記得我小外甥四歲多的時候,有一次在姥姥家,不知什么事情,他就在地上躺著哭鬧。等好了以后呢,坐在飯桌上,我的朋友是一個心理科的醫(yī)生,她就問我兒子說:“你剛才哭的時候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我朋友就一臉正氣的說:“只有那清晰的描述情緒才有可能化解情緒。”確實,研究表明,如果我們在溝通中能夠清晰的說出自己的情緒,或者是表達出別人的情緒,對溝通的雙方都會很有幫助。我們就會在心里認為說他懂我,這其實不就是有共鳴嗎?
清晰的表達情緒,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作用回到剛才開頭的那個案例啊,我當時就引導那個工程師說:“你發(fā)現(xiàn)客戶明明那么信任你們公司,但你們卻沒有客戶想要的產(chǎn)品的時候,你是什么樣的感覺?”我說:“咱能有點文化嗎?怎么個不爽法?你能說的更精準一點嗎?”我說:“這個好,你看什么叫做失望?就是你對一件事情有期望,但是沒有達到你的期望,所以才會有失望,對嗎?當你說出失望這個詞的時候,如果我是老板,我得出的結論是:你是一個有主人翁意識的員工,你失望是因為你在乎,你要不在乎你還不失望呢?
這就是我強調(diào)為什么我們在描述情緒的時候,要盡量的做到精準。面對沖突的時候,你可能會覺得沮喪,憤怒,失望,焦慮,悲傷,恐懼,不知所措。而當沖突解決的時候,你可能也會覺得欣慰,輕松,心情興奮,如釋重負,心花怒放。他在講故事的過程中,用哪個詞背后展現(xiàn)出來的情緒感受,都是不一樣的,前后對比出來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最后,除了用詞匯精準的描述你的情緒,在講故事的過程中,你豐富的肢體語言,包括高低起伏的語音語調(diào),所有這些都是幫助你表達情緒的方式。
最后,那我來總結一下:每一個故事,其實都是有兩條線:一條明線,一條暗線明線。明線是情節(jié)線,就是事情發(fā)展的進程。暗線則是情感線,在事情發(fā)展的進程中人物的情感變化。如果你的故事講的總是不打動人,可能就是因為你有意無意地忽略了故事中的情感線,沒有去表達自己的情緒,甚至都沒有去關照到你當時的情緒。
要知道情緒本身才是最容易引起共鳴的東西,并且情緒表達的顆粒度越清晰,別人對你想表達的觀點,就理解的越到位。所以今天我給大家一個小練習,就是回想一下,最近你生活中最開心或者是最煩惱的一件事,并且試著清晰地描述你當時的情緒或者是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