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說這個蕁麻疹,幾乎人人都有可能被 “蕁”上,發(fā)作的時候,好像千萬只小螞蟻窩藏在皮下,拿刀刮的心都有,真是英雄難過癢癢關,痛可忍癢不可忍也! 蕁麻疹也叫風疹團,是個常見癥,但病因很復雜,現(xiàn)代醫(yī)學羅列了一堆,什么過敏性、日光性、遺傳性、劃痕性、寒冷性、熱性等等蕁麻疹,越查越細,越細越不知道到底是啥原因。 現(xiàn)代醫(yī)學總結出來的各類蕁麻疹的原因沒有錯,也很細致。 但我一直在琢磨一個問題,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中,這些誘因天天遇到,為什么只是在一定的時間里犯蕁麻疹,而大多數(shù)時間沒事,那么在這個特殊的時間里,是大自然出了問題,還是我們自身出了問題? 顯而易見是我們自身出現(xiàn)了問題。外邪每時每刻都存在周圍,只要正氣內存,身體里小衛(wèi)兵們強大,外邪也只有窺視的份兒。 好多蕁麻疹患者,既不知道自己是咋得的,也不知道是咋好的,其實康復的真正好藥就在身體里面。為啥抗過敏藥都會產生嗜睡,就是讓你在睡眠中修復抗體。 先來說第一劑單方,龍眼殼治蕁麻疹 這個方子盛傳于錫山地區(qū),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潮濕地區(qū)一定會盛產除濕健骨的良藥。 錫山濕熱,皮疹多發(fā)。實踐出真知,當?shù)刂问n麻疹時,即覓得龍眼殼一大捧(錫地方言:兩掌盛滿物謂之“一大捧”),煮水澡浴,一次即見效,二、三次而疹消癢止。以后偶有發(fā)作,如上一洗即凈。并謂此方不僅可治風疹塊,其他皮膚病同樣有效云。 龍眼殼是散風疏表,涼血清熱的良藥,古醫(yī)書里有很多記載。我自己也用過,效果真心不錯。幾年前出去爬山,回來后胳膊上起了大大小小的風團,越抓起的越多,百爪撓心一般。 回到家,我就把一捧龍眼殼洗凈,小火煮了半小時,熬出兩碗湯,一碗喝了,另外一碗擦洗胳膊。洗完后,感覺絲絲清涼之氣滲入皮膚,很舒服,痛感、癢感漸漸消失。第二天,風團便下去了,連續(xù)兩天就好了。 再來說第二劑小方,一味徐長卿治急性、慢性蕁麻疹 徐長卿是一味祛風化濕,止痛止癢的好藥,又叫逍遙竹、竹葉細辛。好多古方用它來治風濕痹痛,胃痛脹滿,跌撲損傷,蕁麻疹、濕疹等等。 貴卅名醫(yī)石恩駿先生用一味治蕁麻疹頑證堪稱一絕,方精藥簡,使用方便,被好多地方引用,方子列下,麻溜收了吧。 主方:徐長卿25g,蜂蜜15g。 主治:急、慢性蕁麻疹。 用法:一般急性者用水蜜煎劑,水煎每天分3次服。慢性者多用徐長卿粉碎以蜜為丸,每丸重9g,每次1丸,每天3次,溫開水服。徐長卿以蜂蜜為丸,對于慢性蕁麻疹療效尤佳。 蜜丸,我在胃經(jīng)、子午流注(五)中介紹過做法,可點擊鏈接回看。水蜜煎劑,是類似膏狀的口服劑,也叫膏滋,將藥材用水煎煮去渣后,加入蜂蜜,做成半流劑就成啦。 胃經(jīng)上的事,是后天之本的大事(子午流注的迷蹤拳譜(五)) 徐長卿的祛風解毒效果非常好,一般的皮膚瘙癢、蕁麻疹、接觸性皮炎、帶狀皰疹等皮膚病經(jīng)常會用到它,貴陽醫(yī)學院編撰的《中草藥資料》,將徐長卿列入皮膚科用藥之首。 蕁麻疹雖病在肌表,但瘀滯在內導致反復發(fā)作,臟腑失其常度,脈絡瘀阻,氣血運行不暢,借徐長卿祛風解毒、活血行氣之力而取效,所謂血行風自滅。 說一千道一萬,甭管多有用的藥,也只能起一時之效,最能除根、最有效的藥還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別瞎嘚瑟,行走江湖,所有欠下身體的債,終究是要還的。 我想導引子最大的作用,不是教了您多少導引動作,也不是介紹了多少中醫(yī)經(jīng)方,而是引導您不斷養(yǎng)成好習慣。好習慣越來越多,壞習慣就會越來越少,身體自然會慢慢健康起來。 點右下角的小手型(贊),給我點贊呦! |
|
來自: dingliling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