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針灸 穴位解讀 木斗、木留 穴 六 六 部 木斗:當?shù)谌?、四跖骨之下緣,在跖骨關(guān)節(jié)與趾骨關(guān)節(jié)下緣骨縫中是穴。 木留:當?shù)谌殴桥c第四跖骨叉口下緣陷中處取之。 入肝、脾二經(jīng)。 健脾化濕,疏肝和胃。 白血球癥、脾腫大(痞塊)、消化不良、肝病、疲勞、膽病、小兒麻痹,半身麻痹。 直刺0.3~0.5寸。 治脾腫大,配木留、土昌、三重穴。 治舌強語難,配木留、地宗、三重穴。 治中指、無名指不能曲伸,配四肢穴。 治肝病,配上三黃穴。 治三叉神經(jīng)痛,口開神經(jīng)痛,舌強困難,配三重穴。 治耳后神經(jīng)痛,鎖骨附近痛,配腑腸、三重穴。 針后感麻木,全身感氣血不通麻木,配手解穴。 治面癱,配三泉、靈骨、側(cè)三側(cè)下、三重。 治眼、面神經(jīng)跳,配木穴、二角明、三泉。 治手足麻木,配五虎、手千金五金、火串火陵火山。 治腦梗、中風后遺癥,配肩六、手六、三頂、足三火、三重。 治帕金森癥,配三肩、靈骨、大白、肝靈、三重、上三黃、鎮(zhèn)靜。 治抑郁,配心靈、肝靈、上三黃、火串火陵火山。 治自汗、盜汗,止汗,配止涎、木穴、駟馬。 治新生兒黃疸,配上三黃、肝靈、木穴、肝門、四花。 本穴入肝、脾二經(jīng),因此對肝、脾之病癥都有效用。臨床上肝病多取上三黃、肝靈、肝門,脾病則要取本穴。 |
|
來自: 百會caceti7wm9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