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孩子們都喜歡在戶外玩耍,可是與此同時,一些討人厭的蚊蟲也開始出來溜達了。 比如蚊子、蜱蟲、蜜蜂、隱翅蟲等等,簡直是組團來的,很多孩子都慘遭叮咬,輕點的被蚊子咬,嚴重的則被蜜蜂蜇,又癢又疼,起大包不說,還容易被它們隨身攜帶的各種病菌感染,想想就讓人心疼。 家長焦慮的同時,又會聽信一些偏方,給孩子病急亂投醫(yī),讓孩子又陷入危險之地,但是有些父母還是非常明智的。 比如前一陣,一名醫(yī)生在微博上發(fā)表了關于自己經(jīng)歷的一篇文章,引起了網(wǎng)友的激烈反響,原來是一個小孩被蜜蜂蜇了,媽媽把她抱來醫(yī)院,她雖然很著急,但她的表述很鎮(zhèn)定:“我怕孩子出現(xiàn)過敏的情況就趕緊來醫(yī)院了,我看過關于蜜蜂刺蜇傷后過敏死亡的文章,我怕孩子出現(xiàn)了過敏再來醫(yī)院就來不及了,所以就帶孩子來醫(yī)院了?!?/p> “孩子多大了,哪里被蜜蜂蜇傷了?”醫(yī)生問。 “3歲了,小腿被蜇傷了,蜇傷后孩子疼得一直哭,我把毒刺用公交卡刮了出來,然后用冰礦泉水給孩子沖,孩子的疼痛才減輕了點?!?/p> 孩子的媽媽邊說邊把手機上的照片遞給醫(yī)生,于是醫(yī)生肯定了這位年輕媽媽的做法,并為孩子開了點外用的藥,可是20分鐘后,孩子出現(xiàn)了大片疹子,小便失禁,呼吸困難,在緊急的急救中,孩子媽媽幾乎都要哭了。 醫(yī)生又問她,“從您和護士發(fā)現(xiàn)孩子出現(xiàn)異樣大概多久”,她回答:“也就5分鐘,我抱著孩子坐在椅子上,我給她看動畫片,孩子說有點困,我以為她是玩累了,然后我發(fā)現(xiàn)她的褲子濕了,這個時候護士正好來看孩子,就變成這樣了?!?/p> 緊接著這位媽媽拿出了手機,找到了一篇收藏的蜜蜂蜇傷引發(fā)過敏的文章,這是這位醫(yī)生寫的,最后,孩子得救了,這都是媽媽的功勞。 醫(yī)生說:“其實真正救了孩子的是您,是您正確的判斷和及時的處理救了孩子,當孩子出現(xiàn)不舒服的時候,您第一時間選擇來醫(yī)院觀察,就是這個做法救了孩子。” 而這媽媽則回答:“不,是您,是因為我看過您寫的科普文章,如果沒有您和那篇文章,在最關鍵的時刻是您救了孩子一命!”孩子媽媽顫抖著說,其實,都是彼此的功勞,不管離了誰,孩子都有生命危險,緊接著,孩子媽媽的做法就刷爆了朋友圈,被大家都稱贊。
一、蚊子平時喜歡有積水、濕熱的地方,喜歡吸食人體血液,人被咬的地方會起包、奇癢無比,還會感染它們身上攜帶的病毒、細菌。 錯誤做法:2歲以內的寶寶被蚊蟲叮咬后,不要使用含有樟腦、薄荷的清涼油。 正確做法: 1.避免抓撓:避免抓撓被叮咬的包 2.清洗:用肥皂水清洗被咬的地方,中和酸性毒液。 3 及時止癢:給被叮咬的地方涂抹爐甘石洗劑止癢。 4 冷敷消腫:用涼毛巾幫寶寶冷敷腫疼的地方,大約5~10分鐘左右。 5 涂抹藥膏:如果不小心抓破了皮膚,可以涂抹像布地奈德、尤卓爾等激素軟膏進行止癢,每天1~2次即可,之后再涂抹上抗生素軟膏,比如百多邦、莫匹羅星等,每天2~3次,涂完可以用紗布覆蓋。 二、蜱蟲靠吸血為生,嘴巴長著倒刺,平日喜歡躲在人類的頭皮、腋下、頸部、耳周、膝窩、大腿內側等地方,被咬過的地方會紅腫、發(fā)癢,還會攜帶各種危險的致病菌,散播腦炎、鼠疫等惡性疾病。 錯誤做法: 不能生拉硬拽,蜱蟲嘴上的倒刺可能會留在皮膚內,引起更嚴重的感染。 正確方法: 1 選擇工具:盡量選彎頭或尖頭的鑷子,不要用手直接去處理 2 垂直拔出:用鑷子貼近皮膚根部,夾緊蜱蟲的嘴部,垂直向上拔出,不要左右搖晃,更不要旋轉扭動。 3 清洗傷口:拔出蜱蟲后用肥皂水清洗傷口 4 進行消毒: 用碘伏或酒精進行消毒。 5 保留蜱蟲:將拔出的保留在在玻璃瓶或塑料袋里,可以幫助醫(yī)生找到病原體。 三、蜜蜂外形可愛,但屁股上的毒針嚴重的會威脅到人的生命。 正確方法: 1 取出蜂針:可以用針尖或鑷子挑出毒針,也可以用拔罐器把毒液吸出來。 2 清洗消毒:用肥皂水、蘇打水等清洗傷口,不要擠壓傷口。 3 冷敷消腫:用涼毛巾或冰袋敷在傷口處減痛消腫 4 涂抹藥膏:涂抹百多邦、莫匹羅星等抗生素軟膏。 四、隱翅蟲長相丑陋,喜歡停靠在人身上,人被傷害后,皮膚上就會起條狀水腫型的紅斑,上面還有密集的水泡。 正確方法: 1 溫柔驅逐:可以輕輕抖落或吹走,不要直接拍死。 2 沖洗皮膚: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皮膚。 五、這6種情況要去醫(yī)院因為這些蚊蟲都會攜帶病菌或毒素,所以這6種情況要去醫(yī)院: 1.不會拔蜱蟲。 2.拔出蜱蟲后,蟲子頭部還留在皮膚內。 3.拍死隱翅蟲后,皮膚上出現(xiàn)了條狀水腫型紅斑,紅斑上起了密集水泡。 4.被叮咬后皮膚出現(xiàn)大面積的紅腫,甚至破潰、化膿等情況。 5.被叮咬后,大寶寶表現(xiàn)為傷口劇烈疼痛,小寶寶則表現(xiàn)為哭鬧不止。 6.被叮咬后,寶寶出現(xiàn)發(fā)燒、嘔吐、行動異常,甚至意識不清的癥狀。 六、預防蚊蟲叮咬的小知識1.父母盡量少帶寶寶去容易滋生蚊蟲的地方,比如小水潭、樹林、草叢或灌木叢等。 2.父母盡量避免讓寶寶長時間在草地上坐臥、玩耍。 3.出門玩耍時,父母盡量給寶寶穿淺色、帶衣領、緊口的長袖衣褲。 4.寶寶裸露的皮膚可以涂抹一些驅蚊劑。 |
|
來自: 珍兮cdjcw6dxkb > 《寶寶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