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 藥用 中藥速記來源 本品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干燥全草。 相關(guān)名 蛇舌草、白花蛇草、蛇舌癀、蛇針草、蛇總管。 產(chǎn)地 長江以南各地。 采收加工 夏、秋採收,曬干或鮮用。 性狀鑒別 全體扭纏成團狀,灰綠色至灰棕色。主根細長,粗約2mm,鬚根纖細,淡灰棕色。莖細,卷曲,質(zhì)脆,易折斷,中心髓部白色。葉多皺縮,破碎,易脫落;托葉長1~2mm?;?、果單生或成對生于葉腋,花常具短而略粗的花梗。葫果扁球形,直徑2~2.5mm,室背開裂,宿萼頂端4裂,邊緣具短刺毛。氣微,味淡。 性味歸經(jīng) 苦、甘,寒。歸肺、胃、大腸、小腸經(jīng)。 性能特點 本品苦寒清泄,甘寒滲利,既入肺、胃經(jīng),又入大、小腸經(jīng)。善清熱解毒、消散癰腫,治瘡癰、咽痛、腸癰;能解蛇毒、利濕、抗癌,治毒蛇咬傷、熱淋及癌腫。 功效 清熱解毒,消癰,利濕。 主治病證 (1) 癰腫瘡毒,咽喉腫痛,腸癰,毒蛇咬傷。 (2) 熱淋澀痛,小便不利。 (3)胃癌,食管癌,直腸癌。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60g,鮮品加倍;或鮮品絞汁。外用:適量,搗敷。 使用注意 本品寒涼清利,故陰疽及脾胃虛寒者忌服。 每日一測答完題后,也可以在公眾號中寫下你的解析 答案將在明天的文章中公布 【昨日每日一測答案】答案:B 解析: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消腫排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