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我們將要前往欺騙島,去感受冰與火的交融。欺騙島(又名奇幻島)位于南極洲東北的南設得蘭群島,是一片黑色火山巖形成的小島,它是南極洲的活火山之一,是一萬多年前火山爆發(fā)后留下的遺跡。當時火山噴發(fā)后留下巨大的火山口,塌掉一角的火山錐被海水灌滿,變成一個環(huán)形海灣,成為了南極洲最安全的天然良港。 這個環(huán)形海灣被稱作“捕鯨者灣”, 海灣猶如一個大盆,四周是火山留下的錐形陸地,成了庇護人類的天然港灣。1819或1820年夏季,也就是欺騙島剛被發(fā)現(xiàn)不久后,就有越來越多的船只駛入,在這個天然良港大規(guī)模捕獵海豹,加工和出售它們的毛皮。到1825年,島上的海豹近乎滅絕,無利可圖后,欺騙島被人們拋棄。 1904年,南喬治亞州捕鯨業(yè)向南擴散到南設得蘭群島,欺騙島由于優(yōu)越的地理條件,成為了捕鯨業(yè)落腳點,人們在此大肆捕鯨,煉制鯨油。當時,鯨油被廣泛用于制造燈油和肥皂,這項殘酷的商業(yè)活動直到1931年才宣告停止,但是留在島上的眾多遺跡,很是讓人觸目驚心。
|
|
| 探險隊員告訴我們:發(fā)現(xiàn)這座島的時候,南極海域大霧彌漫,船員偶然發(fā)現(xiàn)霧中一個島,可海水一漲,這島又不見了,就好像從沒有過這個島一樣,“欺騙島”即“奇幻島”的名稱由此而來。雖然名字不好聽,但欺騙島卻是一塊難得的寶地,它有人類開拓南極的歷史實證,還是南極唯一能泡海水溫泉的旅游勝地。 |
據(jù)資料記載:欺騙島在1967年曾有兩次火山爆發(fā),頃刻間,島上所有建筑物被摧毀,智利、阿根廷、英國的3個科學考察站化為灰燼。由于阿根廷站事先發(fā)出了預報,3個科考站的人員迅速撤離,才幸免于難。后來又發(fā)生了幾次火山噴發(fā),此后島上的考察站被迫關閉,再也沒有重建。 欺騙島是一座活火山,自1967年噴發(fā)后,捕鯨者灣內(nèi)出現(xiàn)多處溫泉噴涌,陸上地熱帶處處有水蒸汽升騰,在風和日麗的天氣,就會出現(xiàn)照片中的迷人景象。 
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和頻繁的地熱活動,使得欺騙島成為南極洲唯一可以洗海水浴的勝地,這意味你可以像企鵝一樣,快樂地奔跑著跳進南極洲的冰海。 登陸欺騙島,我們的游輪必須經(jīng)過火山口塌掉的缺口,穿過被稱為“咆哮海岬”的狹窄入口。在船即將進入海岬時,廣播通知大家,可以到甲板上觀看穿越這段230米寬險惡斷口的驚險過程。這里19世紀初為人所知,被當時的海豹捕獵者稱作“尼普頓風箱”,因吹過海峽的強勁大風得名。20世紀20年代英國人將“風箱”稱為“缺乏航海經(jīng)驗的人名副其實的死亡陷阱”,也有稱作“地獄大門”、“龍之口”,總之由名稱就可知道這段岬口的險惡。 狹窄的活火山口僅僅寬230米,而且還有一塊名為“烏黑礁石”的暗礁橫在中間,是進入欺騙島的巨大阻礙。這條雄偉壯麗的航道帶有幾分詭異的氣息,雖然很迷人,但是也會給人幾分畏懼感。當技藝高超的船長,指揮著我們的海精靈號緊貼峭壁滑過時,那種驚險刺激的爽快,讓親歷者酣暢淋漓地感受到了南極的迷人之處。 這天據(jù)航海日志記載:天氣狀況為多云、東北風4~7級、海浪1級、氣溫1~0℃,實際情況是大風加小雪。在我們登島前,照例先由探險隊的先遣組為我們探路,他們頂風冒雪前行的背影令人贊嘆。游輪上的探險隊是非常負責的團隊,在我們登陸之前,都會由探險隊長向我們講述注意事項,再派出先遣隊在島嶼上探路插小紅旗,我們必須按照小紅旗標示的路徑行走。探險員還負責最后收尾的工作,將所有垃圾帶走,全員撤離后,為企鵝檢查企鵝通道 ,有損壞的需要將通道修復。 原本晶瑩的冰層滲入了黑灰色火山灰,層疊分明,彎曲無序,形成冰雪極地中獨特的景觀。 這里的企鵝不多,只見帽帶企鵝,倍感親切。 一路在大風雪中行進,盡管已加強了防護,還是會被雪粒子劃過臉頰,那是一種生疼的感覺。相機都凍得失靈,拍上幾張照片,就要放到懷里去暖一下。 
|
|
| 由于大風是向火山口外側猛吹,周邊沒有堅固物體可以支撐身體,總會令人擔心被風吹到外面海里,陶老師嘗試了一下迎風挺立,非常費力的。 位于活火山口里面的捕鯨者灣在1906年~1931年是欺騙島上的捕鯨基地,1912年挪威的一家捕鯨公司在這建立了提煉鯨油工廠。
曾經(jīng)用來加工和儲藏鯨油的巨大熬油鍋和儲油罐被火山灰埋壓得東倒西歪,銹跡斑斑。 扭曲破裂的木屋仍然屹立在海灘
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風暴的儲油罐在大風中巋然不動 島上所有的設施都成了歷史遺跡供游人參觀,但是不能靠近,更不能進入內(nèi)部。 捕鯨者灣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頻繁的地熱活動,形成零度以上水溫,是南極冰海游泳的最好選擇地。 這時由于天氣候惡劣,狂風呼嘯,大雪紛飛,原來打算在此冰泳的團友大部分退卻了,只有2個年輕人,穿著質量上乘、裹緊全身的潛水服走向海里,但是他們只是象征性的在冰水中打個轉就尖叫著奔回岸邊。 
ESOR名朵南極探險團隊的陶老師、燕子老師秉承“求真、修善、積美”的企業(yè)信仰,立志努力把品牌做好,把生活過好,把身體調理好,不停止挑戰(zhàn),準備沖入南極冰海。
燕子老師一馬當先,她是所有冰海游泳者中唯一的女性。只見她一邊尖叫一邊向冰海里跑去,一直跑到水到大腿,就一個猛子扎下去。據(jù)她說:之前的跑步和喊叫,還有小腿傳導的溫度信號,已經(jīng)提前調動好了腎上腺素,扎下去的一剎那,似乎都不是感覺很冷。
為了展示了花藝人健康、健美的品格,在大風雪的南極冰海中,暢游了5分鐘,在護衛(wèi)沖鋒艇的一再催促下,燕子老師才戀戀不舍地往回游 回到岸上的燕子說:當時竟然沒有再聽到風的叫囂聲,也沒有聽到舉著相機拍照團友們的驚嘆聲、歡呼聲,只感到周邊空前寧靜,感覺不到手和腳,全身皮膚木木的,不過很快回到正常狀態(tài),于是擺出各種姿勢拍照,迎接團友們的 “點贊”! 雖然此時狂風大雪仍未減弱,為了這次南極探險計劃中唯一的冰海游泳機會,陶老師早就做好了準備,毅然決然走向冰海,去完成一次超越自我、超越極限、挑戰(zhàn)人生的完美展示。 穿著泳褲走向冰海時被凍得牙齒打顫,每向前一步,海水的冰冷都會化成刺骨的疼痛穿透肌膚直達骨髓深處,可想到一生可能只有這一次機會,他就頭也不回的扎進冰海里。 在大風雪的南極冰海中,陶老師盡情地暢游著,獲得了大家的驚嘆與贊揚。 
這是一種終生難忘的的生活體驗,上天在考驗你,考驗你的態(tài)度,考驗你的虔誠,陶老師說:我坦然接受了! 陶老師的感受是:在南極冰海游泳,需要的不只是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身體,還要有勇氣和毅力,在多數(shù)人選擇做一個觀賞者時,我們選擇做實踐者,捕鯨者灣沒有讓我們失望。
來到岸上,隊友們把五星紅旗交給陶老師,在南極的寒風中,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此生不悔入華夏,作為中國人我們無比驕傲和自豪! 年逾七旬曾任中國南極考察長城站和中山站站長,并三次參加越冬考察的湯妙昌教授對我們說“過去只有老外敢在這樣的天氣游,今天終于有中國人游了,這在世界范圍內(nèi)都是鳳毛麟角!我要專門為你們拍照留念!”于是有了這張照片。 在決定南極探險前,我們做了一年多的準備,包括極端氣候、氣溫、高低海撥、不規(guī)則運動等等,還加強鍛煉對自然環(huán)境的快速適應能力,比如在高溫90度以上10分鐘立刻進入低溫3度以下冷水中浸泡的強化訓練,毅力不是天生的,是從小受父母影響,向偉人學習而來,還有就是在學習、生活、工作的困難中鍛煉的,甚至是拿痛苦換來的,是人生的寶貴財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