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壓藥是降血壓最直接有效的“武器”。降壓藥也有很多種類,如地平類(舒張血管)、沙坦類(舒張血管)、普利類(舒張血管)、洛爾類(降心率)、利尿劑(降血容量)等。 每種降壓藥的降壓機理不同,副作用也不一樣。那么該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降壓藥,又該如何規(guī)避副作用呢? 第1類:鈣通道阻滯劑(地平類)1、作用機理 心臟和血管收縮需鈣離子的參與。地平類可阻礙鈣離子進入心肌、血管平滑肌細胞,從而降低血壓。 2、副作用 這類藥常見的副作用有心動過速,心慌心悸,頭痛,面部潮紅,眼瞼水腫,牙齦增生,下肢水腫等等。 3、代表藥物 硝苯地平,氨氯地平,樂卡地平等等。 第2類: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沙坦類)1、作用機理 血管收縮受血管緊張素的控制。血管平滑肌細胞上的受體與血管緊張素結(jié)合后,便會收縮。沙坦類降壓藥可以偽裝成血管緊張素,與受體結(jié)合,使真正的血管緊張素無法發(fā)揮作用,從而降低血壓。 2、副作用 這類藥的副作用相對少見,但是可能造成腎損傷,對于已經(jīng)發(fā)生腎功能不全的病人,應(yīng)用此藥必須監(jiān)測腎功。 3、代表藥物 厄貝沙坦,纈沙坦,氯沙坦等等。 第3類:血管緊張素轉(zhuǎn)化酶抑制劑(普利類)1、作用機理 普利類降壓藥可以直接降低血管緊張素的合成量,從而降低血壓。 2、副作用 這類藥常見的副作用是咳嗽,主要表現(xiàn)為干咳,無痰,咽癢。 2、代表藥物 賴諾普利,貝那普利,培哚普利等等。 第4類:β受體阻滯劑(洛爾類)1、作用機理 心臟跳動受交感神經(jīng)的控制。緊張狀態(tài)、心理壓力大等情況下,交感神經(jīng)興奮,心率快,血壓容易升高。交感神經(jīng)支配心肌需要有個中間人β受體。若阻滯它發(fā)揮作用,便可降低心率,從而減少心輸出量,降低血壓。 2、副作用
3、代表藥物 美托洛爾、阿替洛爾、比索洛爾等。 第5類:利尿劑1、作用機理 利尿劑可以減少血液系統(tǒng)中的血容量,從而降低血壓。就好比是給氣球放氣。 2、副作用
3、代表藥物 氫氯噻嗪、吲達帕胺。 一般而言,降壓藥要堅持服用6~8周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而且,降壓效果要持續(xù),最好是能保證清晨血壓達標、24小時血壓平穩(wěn)。要知道清晨高血壓,發(fā)生心肌梗死、腦卒中的風險是其它時間段的3~4倍。 總結(jié)了這么多副作用,其實降壓藥的好處還是大大滴,除了長效穩(wěn)定血壓外,還可以預(yù)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以及靶器官的損害,總體上講,利要遠遠大于弊。不要輕易因為副作用而停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