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小文 斯蒂芬·威廉·霍金被認為是繼愛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學家,同時,這位被疾病纏身的科學家還是一位ALS,也就是肌肉萎縮性側(cè)索硬化癥的患者。 霍金把一生都奉獻給了科學,他主要研究的領(lǐng)域是宇宙學和黑洞,而由霍金提出的黑洞蒸發(fā)現(xiàn)象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還成為了20世紀新生代物理學的重要支柱。 而令人感到遺憾的是,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在2018年的3月14日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這對于人類而言無疑是重大的損失。 而在霍金去世的當天,其實還發(fā)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3月14日也就是π日,是國際圓周率的紀念日。 在近代,圓周率已被證實是一個無限不循環(huán)的常數(shù),這也意味著,無論人類做出何等的努力,也無法算盡圓周率的小數(shù),而有科學家斷言,要算盡圓周率,除非讓宇宙回到奇點的狀態(tài)。 但國際上的許多科學家都對圓周率表現(xiàn)出近乎“入魔”的狀態(tài),人類不惜將圓周率計算到了小數(shù)點后的31.4萬億位,為的就是證明圓周率與宇宙的聯(lián)系。 一些科學家相信,圓周率就是高級文明遺留給人類的一個提示,人類只要將圓周率算盡,那么宇宙的秘密也會隨之解開,而人類文明也將會得到升級。 不僅如此,圓周率還被認為是包含了宇宙所有信息的常數(shù),因為無論是地球上哪一個人的生日或者銀行卡的密碼,人們都可以在圓周率的小數(shù)點后10萬位中找到相應(yīng)的數(shù)值。 而科學家認為,人們或許還能在圓周率中找到人類的基因編碼,甚至是宇宙形成的程序代碼,而令人感到驚訝的是,霍金在離開人世的那一天,就恰好是圓周率日,這難道也是霍金留給人類的暗示嗎? 除此之外,霍金的離世還牽扯到了兩位著名的歷史人物——愛因斯坦和伽利略。據(jù)了解,霍金去世當天恰好是1879年的時候,愛因斯坦出身的日子,中間相隔了近139年。 而在霍金出生的那一天,也就是1月8日,那一天卻是伽利略去世的日子,人們不禁對此產(chǎn)生聯(lián)想,所有偉大的科學家似乎都在冥冥之中被聯(lián)系在一起了。
|
|
來自: 無極m8xlvsuc9j > 《末解之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