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六一居士。江西廬陵人。北宋著名詩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文革新運動”領導人。其詞風格婉麗,著有《六一詞》。這首《采桑子》主要描寫了穎州西湖暮春景色,抒發(fā)了詩人寄情湖山的閑淡而自適的胸臆。詞的格調明快清麗,自然平易,表現(xiàn)出詩人的閑情曠達的心境。全詞如下: 群芳過后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上片“群芳過后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拔骱边@里指安徽穎州西湖,是穎水和諸水匯流處,風景佳勝。因為歐陽修晚年就在穎州居住。“殘紅”即落花?!袄羌畾埣t:即落花散亂的樣子?!瓣@干”即欄桿?!帮w絮蒙蒙”即柳花亂飛,像下小雨似的。“蒙蒙”即微雨樣子?!昂煓伞奔从泻熥拥拇啊_@里,詩人用“群芳過后”暗示來暮春時節(jié)。一個“好”字,不但表明了詩人對暮春的喜愛之情,也是這首詞上片的“領”詞,從寫作角度來說,詩人采用了點染方法?!昂谩本褪恰包c”。接著的“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就是“染”,即具體描繪。“狼籍殘紅”寫地,承接“群芳過后”而來,地上到處都是落花。一個“殘”字,突出暮春時節(jié)的特點?!帮w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寫柳絮隨風飄揚,“蒙蒙”不但描繪出明春時節(jié)的自然特征,也為詞作增添情感氛圍。這里,詩人是以靜寫動,“垂柳闌干”沒動,但卻“盡日風”使“飛絮濛濛”。一個“飛”,不但寫出了動態(tài)之美,也寫出“盡日風”的效果??梢哉f,這一“染”,真把“西湖好”給表現(xiàn)出來,熱情贊揚殘春之美,從而表現(xiàn)出詩人退居后的閑適心情。 下片“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睂懹稳松⑷?,西湖顯得格外幽靜?!绑细琛奔锤璩獣r有笙管(樂器)伴奏。“櫳”即窗。“簾櫳”即窗簾?!按嚎铡庇玫煤苊??!翱铡痹诠糯姼柚?,不是說什么都沒有,往往是指人的活動之類的。比如,王維的《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边€有《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些都是表現(xiàn)出山“空”的名詩名句,也從王維的詩歌中感受到古代詩歌中“空”的內蘊。所以,“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中的“春空”就是表現(xiàn)出“笙歌散盡游人”的寂靜,也表現(xiàn)出暮春時節(jié)的空曠,更表現(xiàn)出詩人閑適的心境。正因為如此,詩人驀然發(fā)現(xiàn)“始覺春空”。然而,在詩人看來,即使暮春時節(jié),也不是“空”而無物啊,而也有著“雙燕歸來細雨中”的溫情。是的,詩人看見這“雙燕歸來細雨中”,不是更多的感嘆嗎?即使是暮春,不也有“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杜甫《水檻遣心》)初春的愜意,更有著“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的和諧而寧靜之美。詩人在詞作的結尾突出了“雙燕歸來”這一意象,不但表現(xiàn)出暮春之美,給暮春賦予生機,增強暮春的活力,更為重要的是借此表達了自己退居穎州后,身心獲得閑適的情感。詩人寓情于景,以景結情,不但增強詞作的情感的深度,而且給讀者以豐富的想象。 總之,歐陽修這首《采桑子》雖然表現(xiàn)的是繁華美景的失落的景象,但也寫出了空靜之中的生命活力。這對詩人來說,真有“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王維的《山居秋暝》)的曠達情懷,從而表現(xiàn)出詩人寄情山水的情致意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