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青青清晨,到墨墨向晚,荷,從婀娜多姿嬌滴萬分的紅粉佳人,相依相隨纏綿蘊藉的綠葉知己,到風雨飄零玉碎香殘的敗葉枯枝,依然是一道令人銷魂蕩魄的風景。 寒冷的風中,花葉凋零得七零八落,以枯萎的姿勢倒在池塘里。盛開時曾經(jīng)多么肆意,不管不顧一任群芳妒,折戟沉沙、抽筋扒骨之時,才會有這種味道和氣象。一莖枯萎的蓮蓬,微微蕭瑟于風中,依然驕傲,依然桀驁??此屏嚷淞?,其實卻有了錚錚的骨。殘荷在水面蕩漾倒影,隱忍卻更為讓人心動,因為那是光陰所贈予的味道。 殘荷之美,在李商隱的描繪中,是“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這是一個看到荷葉的榮枯都會有感觸的詩人,對于季候,對于光陰,對于時間的永續(xù)無盡覺得無奈?!吧钪碓谇殚L在,悵望江頭江水聲”,所以懂得珍惜,珍惜自己生命存在的周遭,從夕陽到荷葉,從蠟燭到春蠶。“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你會發(fā)現(xiàn)他講的不是荷葉,而是人生。青春時分,撲面而來的清香,鋪滿一地的荷塘,油綠油綠的蓬葉,水珠兒在上面隨風滾淌,撩撥著喜悅的心,晶瑩透亮。終有一天,荷花開閉,秋風乍起,當殘荷只剩下一些折斷了的枯枝時,在鏡面般寧靜的水面上,各式各樣的干枝的線的形與倒影組合成一幅幅幾何抽象繪畫。這滿塘荷花沒有枯、沒有死,它們將芬芳滲透到枯梗、敗葉上,它們內(nèi)心涌流澎湃的激情,在生命的履歷上蒼勁注解,寫在斷梗殘枝上。花開的時候要看荷,葉殘的時候更要看荷。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蓖硖频脑姼韬苡腥?,是繁華過了以后,對繁華的追憶,等于生命同時看到荷葉生與荷葉枯,眷戀與舍得兩種情感都有,這其實是擴大了的生命經(jīng)驗。如果生命只能夠面對春夏,不能夠面對秋冬,那是不成熟的生命。我們應該了解生命的本質(zhì)與未來的走向,如果在眷戀荷花盛放的時候,拒絕荷花會枯萎這件事情,是不成熟的。生命里最眷愛的人,有一天也會與我們分別。明白了這些,情感可以更深。盛唐時期就像青少年,太年輕,年輕到不知道生命背后還有很多無常在等著?!伴L風幾萬里,吹渡玉門關”,邊塞長空,黃沙駝鈴,這是盛唐詩歌的生命經(jīng)驗和生命體能,有一股蓬勃的少年精神。而晚唐詩人再也寫不出“長風幾萬里”這樣的句子了,風沒有力量吹起來了,只剩“東風無力百花殘”的裊裊余韻。 只有最懂得秋天的詩人,經(jīng)過盛衰與沉浮的詩人,才能寫出殘荷之美,在季節(jié)轉(zhuǎn)換中那種生命的復雜體驗?!翱蜕⒕菩焉钜购?,更持紅燭賞殘花?!狈比A散盡,去日如煙,在那一剎那之間,會有巨大的荒涼感。中年心事,如在層層疊疊的樓上的廊中繞來繞去。即使到了中年,生命已經(jīng)有一點沒落,還有心事在那邊廻繞。 生命里面的“客散酒醒”是非常重要的時刻,當然也是最孤獨的時刻。悉達多太子在二十九歲出家時,就是這個狀態(tài),忽然酒醒過來,看到旁邊陪伴他的宮女、妻妾,有一種荒涼感。那是他第一次出走。 
李商隱適合中年去讀,正如殘荷適合“客散酒醒”之時去閑賞。荷花敗去,蓮蓬生長,蓮蓬枯萎,蓮子成熟,而蓮子落到水中后又能孕育出新的生命。這是一個十分美好的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領悟殘荷之美,會明白生命并沒有所謂的極盛與極衰,生命其實處于流轉(zhuǎn)的過程當中,從而有一份平靜和珍惜。“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晚景可以是凄涼,也可以從凄涼里面轉(zhuǎn)出另外一種溫暖。正如殘荷有了清奇骨骼,遠比一朵盛開的蓮花更有味道。 萬物皆有傷心處,豈獨殘荷。雨夜啼月的杜鵑,陣雨中散落的秋天樹葉,落花飄風的鐘聲,途中日暮的山路的雪,夕陽下的花朵,一朵一朵惻然地開著。但徜徉其間的人,情緒未必不是欣悅的。被喪失感、無常感長年逼迫,雙手一攤之后,反而心境平和,對這展現(xiàn)著消逝之美的事物,百般欣賞起來。也把一切曾經(jīng)激蕩過的心事,付之于輕淺哀婉的審美體驗。 
殘秋了 和入冬糾結(jié) 水面倒伏一派蕭索 一周前的濃烈,只剩下花葉凋零 雨中風中之后的早晨,讓人不忍卒讀 殘荷看起來還是那么倔強 但早已失去了所有取悅的顏色 怎么可能一直粉艷艷地盛開 純潔而無知地開著 這樣的不憂不懼,想來也無趣 獨釣寒江,山河歲月 那一支有了風骨的荷,才是我的 在時間并不光滑的隧道里與我相認 入冬,萬物有蟄伏之說 收起曾經(jīng)灼灼的光芒 一葉知秋,時光轉(zhuǎn)圜 以待來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