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詞的上片寫登臺時所見暮春時節(jié)的郊外景色。詞人一開始就寫道:“春未老,風細柳斜斜?!?意思是說,春天還沒有過去,楊柳在和煦的春風中飄蕩。詞人首先描寫了“風細柳斜斜”的狀態(tài),抓住了風中柳葉“斜斜”特點,并點明“春未老”,即春已暮但還沒有完結,柳葉還如絲縷一樣斜斜飄揚。其實,就是暮春時節(jié)。接著寫道:“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壕”即護城河。這是詞人遠眺所見之一?!霸嚒本褪且环N行為表現(xiàn)。意思是說,登上超然臺眺望,只見一半護城河的春水,滿城的春花,煙雨籠罩著千家萬戶。詞人遠眺俯瞰,由近及遠。近處是護城河的一半(環(huán)形的一半,即視線所及),遠處是整個城市,一片繁花似錦的景象。接著以“煙雨暗千家”作結。“暗”即籠罩之意。由此想到朱自清在《春》中寫道的: “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的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笨梢哉f,“煙雨”是所見,是實寫;“千家”是想象,是虛寫。 接著下片寫情,當然也是登上超然臺而觸景生情。詞人寫道:“寒食后,酒醒卻咨嗟。” “咨嗟”即嘆息、慨嘆。意思是說,寒食節(jié)過后,酒醒反而因思鄉(xiāng)而嘆息。這里點明登臨的時間?!昂场痹谇迕髑岸?。相傳,春秋初期的晉國,內亂不已,晉國公子重耳為避禍,出國逃亡十九年,嘗盡了人世間的艱辛。在這顛沛流離的逃亡途中,介子推矢志不渝地追隨重耳,不離左右。有一次,他們斷炊絕糧,陷入困境,介子推割下了自己腿上的肉,供重耳食用充饑。后來重耳回國,做了晉國國君,史稱晉文公。接著,晉文公對一直跟隨自己逃亡的臣僚論功行賞,唯獨把介子推給忘了。后來晉文公知道了,就親自去請介子推下山。介子推卻躲起來,堅決不肯與晉文公見面。為了逼介子推出山,晉文公就下令火焚綿山。不料介子推守志不移,寧愿被火燒死,也不肯出山,結果他與母親雙雙抱樹而死。晉文公心痛不已,就把介之推葬于綿山,修祠立廟,并下令于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這里,詞人說“寒食節(jié)”后,正是清明節(jié)。清明節(jié)應當返鄉(xiāng)掃墓??梢哉f,真是登高望遠,望遠思鄉(xiāng)而歸不得,惆悵之感油然而生。 面對如此處境,而詞人說:“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故國”這里指故鄉(xiāng)、故園?!靶禄稹笔翘扑瘟曀?,清明前二天起,禁火三日。節(jié)后另取榆柳之火稱“新火”?!靶虏琛敝盖迕髑安烧摹坝昵安琛?。“試”即做,這里有烹煮之意。這幾句的意思是說,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鄉(xiāng)了,姑且用新火來烹煮新茶。這里,詞人為擺脫思鄉(xiāng)之苦,借煮茶來排遣對故國思念之情。既隱含著詞人難以解脫的苦悶,又表達出詞人解脫苦悶的自我心理調適。 所以,詞人最后寫道:“詩酒趁年華。” 意思是說,趁時光未老,借吟詩飲酒來自得其樂吧。我們從詞人這一句結語中感受到,詞人曠達豪放的性格。真有超然物外,得其環(huán)中,借詩酒以自娛。其中,“年華”指好時光,與開頭所說“春未老”相暗合。讀到這里,不由得想起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中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情懷??偠灾?,這首詞所寫,真正表現(xiàn)了詞人“超然”的最高境界。 在藝術上,這首詞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借景抒情 詞中渾然一體的斜柳、樓臺、春水、城花、煙雨等暮春景象,以及燒薪火、試新茶的細節(jié),細膩、生動的表現(xiàn)了作者細微而復雜的內心活動,表達了游子熾烈的思鄉(xiāng)之情。 其次,因景生情 這首詞上片描寫的是超然臺下“春未老”之景;下片抒發(fā)的是春雖未老,人卻在無奈之中的思鄉(xiāng)之情。 再次,用詞準確 詞人在下片用了“咨嗟”、“休對”、“且將”等詞語,表現(xiàn)的是無奈、苦澀的心情。詞人登超然臺,望見的景色,引起了作者的鄉(xiāng)思,但他無法回家,只好“咨嗟”不已, “休對”老朋友說什么鄉(xiāng)思之愁,無奈中,只得“且將”新火煮茶聊以自慰。 第四,境界高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