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致”何意?“坐大”還是“做大”? 寫介紹信常在末尾寫上“此致”“敬禮”,或加上“請接洽為荷”。那么,“此致”“為荷”是什么意思呢? 此,不是指后面的“敬禮”,而是指前面信中所寫的內(nèi)容。致,盡也,無保留呈獻之意?!按酥隆钡淖饔檬歉爬ㄈ?,結(jié)束全篇。所以,它不是“敬禮”的動詞,故應在“此致”后加上句號。 “為荷”中“荷”字有兩種用法:一是名詞,如荷花。二是動詞。當動詞又有兩種不同的解釋:其一是“扛”“擔”的意思,如“荷鋤”“荷槍”“負荷”;其二是表示情感,如“感荷”“致荷”?!盀楹伞钡囊馑?,便是“為此感謝你”。(來源:《語文周報》) 唯你是問 是古漢語中的一種賓語前置句式。在賓語前后依次加上“唯”和“是”,構(gòu)成“唯-賓-是-動”句型,使賓語提前,達到強調(diào)語氣的效果。其實社會語言生活中這樣的表述比比皆是,如:“唯才是舉(舉才)”“唯命是從(從命)”“唯利是圖(圖利)”“唯余馬首是瞻(瞻余馬首)”等等。(來源:語言文字周報) 冬至竟然不是“冬天到了” “冬至”不是“冬天到了”的意思。有人把“冬至”理解成“冬天到了”,是一種誤解。 因為“冬至”不是主謂結(jié)構(gòu),是偏正結(jié)構(gòu),意為“冬天的極點”。這天夜晚最長,此后逐漸變短。同樣,“夏至”指“夏天的極點”,白晝時長登頂,嗣后徐徐收縮。朱熹說:“至,極也。” 有趣的是,春分、秋分雖跟冬至、夏至一樣,也處季節(jié)中點,但兩節(jié)氣晝夜均衡,沒有“至極”現(xiàn)象,故不稱“至”而稱“分”,提醒人們季節(jié)過半。 |
|
來自: 行之zlvl38pms2 >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