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雜感三首 其一近現(xiàn)代 謝龍升 汨羅依舊水悠悠,屈子離騷志未酬。 滿眼干戈接平楚,商于六百使人愁。 澡蘭香·淮安重午宋 吳文英 盤絲系腕,巧篆垂簪,玉隱紺紗睡覺。 銀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約。 為當時曾寫榴裙,傷心紅綃褪萼。 黍夢光陰,漸老汀洲煙蒻。 莫唱江南古調(diào),怨抑難招,楚江沉魄。 薰風燕乳,暗雨梅黃,午鏡澡蘭簾幕。 念秦樓也擬人歸,應剪菖蒲自酌。但悵望、一縷新蟾,隨人天角。 嵩縣遇端午明 李禎 老大偏多故里心,一逢佳節(jié)一沾襟。 誰知此日菖蒲酒,又在山城獨自斟。 和端午宋 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江城子·年年端午又今朝宋 陳著 年年端午又今朝。鬢蕭蕭。思搖搖。 應是南風,湘浦正波濤。 千古獨醒魂在否,無處問,有誰招。 何人簾幕倚蘭皋。 看飛橈。奪高標。饒把笙歌,供笑醉陶陶。 孤坐小窗香一篆,弦綠綺,鼓離騷。 端午雜感三首 其二近現(xiàn)代 謝龍升 騷人千古此端陽,午夢初回返故鄉(xiāng)。 莫把愁腸拚百結(jié),且將杯酒假佯狂。 西江月·窗戶風薰端午宋 李處全 窗戶風薰端午,樓臺月滿中秋。陰晴寒暑總無憂。 幾事不如重九。落帽何羞種種,看山都付悠悠。 黃花已作醉鄉(xiāng)游。夢覺黃花在手。 午日觀競渡明 邊貢 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 云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xiāng)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端午宋 朱淑真 縱有靈符共采絲,心情不似舊家時。 榴花照眼能牽恨,強切菖蒲泛酒卮。 端午作現(xiàn)代 陳前勇 子夜不眠思千載, 似向靈均訴斷腸。 曾是娥眉偏妒能, 轉(zhuǎn)成才子卻投江。 龍舟急去徒施救, 精粽細嚼只散香。 歲歲多多游樂日, 斯人沉睡有誰知。 將至古渝虞憲以三絕同端午節(jié)見寄用韻為謝宋 魏了翁 蓬窗暑雨氣低垂,不記龍舟競渡期。 詩卷打門驚節(jié)序,滿盤角黍正累累。 端午感懷宋 舒岳祥 曾飲昌陽七十三,老來大布當輕衫。 豫儲當采三年艾,緩計空尋六日蟾。 楚俗舊時沉黍恨,唐宮此日賜衣沾。 梔香滿院人如玉,尚想薰風半卷簾。 午日處州禁競渡明 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端午日賜衣唐 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意內(nèi)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端午宋 趙友直 節(jié)過端陽日,蒲觴滿自斟。 興懷多感舊,吊古漫成吟。 端午述懷宋 白玉蟾 方瀛山上風颼颼,五月六月常如秋。 松花落地鶴飛去,萬頃白云空翠浮。 夜半蟾蜍落丹井,琪林深鎖寒葉暝。 滿天白露點蒼苔,蛙市一散萬籟靜。 三樹兩樹啼斷猿,樹冷棲禽夜不眠。 數(shù)點飛螢戀沙徑,山腰石潤悲寒泉。 鐘聲隔斷華胥路,不知蝴蝶蜚何處。 摩挲兩眼摺紙衾,人道今辰正端午。 曉雨初霽梅子肥,龍孫脫籜新燕飛。 山居蕭然無一物,摘薺搗麥充晨炊。 憶著往年五月四,葛巾羽扇鸞溪市。 龍艘破浪槳萬枝,鉦鼓聒天旗掣水。 紙錢飛起屈原祠,行人往來如蟻移。 桐花入鬢彩系臂,家家御疫折桃枝。 庭前綠艾制綠虎,細切菖蒲斟綠醑。 羹鵝鱠鯉辦華筵,冷浸水團包角黍。 今年寂寞坐空山,山雨山風生曉寒。 默菴令我休噫氣,作詩畧述山居意。 安得兩腋生飛翰,與君飛上泬寥間, 免使在世賦辛酸。 端午宋 連文鳳 相傳楚俗試蘭湯,一枕南薰日正長。 門掩綠陰無個事,起來燒過午時香。 賀新郎(端午)宋 詹無咎 梅子黃時雨。對幽窗、依依抱獨,幾多愁緒。 潤逼琴絲無雅韻,難續(xù)文園舊詣。頭白盡、相如誰顧。 燕子樓空塵又鎖,望天涯、不寄紅絲縷。嗟往事,且休語。 傷情當日班衣舞。更宮衣,香羅乍帶,九天繁露。 一寸草心迎永日,更把葵心自許。怎料有、風推雨如。 惹起靈均千古恨,轉(zhuǎn)凄涼、更不成端午。拚小醉,讀騷句。 端午宋 張玉娘 曉糝蒲玉泛瓊漿,臂結(jié)紅絲暗自傷。 莫漫相逢宜楚節(jié),獨憐清夢隔瀟湘。 端午雜感三首 其三近現(xiàn)代 謝龍升 屈原末路似顛狂,一卷離騷別有腸。 白露洲前今夜月,彎彎眉樣照他鄉(xiā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