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關系讓很多媳婦頭疼,也讓很多婆婆頭疼,當然更讓很多男人頭疼。每當婆婆和媳婦發(fā)生矛盾時,婆婆認為自己沒有錯,媳婦也認為自己沒有錯,并且她們會竭盡全力地指責對方,為自己辯護。 如果非要說到底是誰對誰錯的話,這個也很難說清,一家人在一塊相處,肯定是要彼此包容的。為彼此付出的越多,這個家庭會越和諧。很糟糕的婆媳關系,真的很讓人頭疼,也讓很多沒有嫁過去的女孩子感到恐怖。 那么婆媳關系能不能處好,可不可以提前看出來?這個當然可以提前看出一些端倪來了,從這幾條就可以看出來,很多人敗在了第一條。 是否彼此分擔家務活 張楠在嫁給她男朋友之前,她非常的擔心自己將來的婆媳關系會處得很差,她見過太多家庭的婆媳矛盾了,那些矛盾,爆發(fā)起來真的很讓人恐怖。 不過張楠結婚之后,她的這些擔心都煙消云散了。結完婚之后她和婆婆住在一起,所以張楠面臨的第一個問題便是家務活誰來做。 張楠的婆婆真的非常的體諒張楠,“張楠,你上班壓力非常的大,回到家之后肯定特別累,這樣吧,家里的家務活盡量我來做”。 婆婆說到做到,家里的家務活,比如做飯,拖地,洗衣服等等,張楠的婆婆都會爭著做,有時候她甚至會讓張楠把自己的臟衣服給她,她幫張楠把臟衣服洗了。 看到如此善解人意的婆婆,張楠很感動,她也爭著做家里的家務活,兩個人的關系處得非常好。 婆媳兩個人都爭著做家里的家務活的話,那么家里肯定就沒有婆媳矛盾了,很多婆媳矛盾的爆發(fā)都是從小事開始的,非常不起眼的小事,就會引發(fā)大的婆媳矛盾。 如果婆媳兩個人都把家務活推給對方做,那么在無形之中就在積累兩個人的怨恨,這種怨恨早晚有一天會爆發(fā)的。 婆婆是否替兒媳婦帶孩子 李曼懷孕了,她很直接地問她的婆婆,“媽,我生了孩子之后你能幫我做什么呢?”。 她的婆婆回答也很直接,“帶孩子是你的事情,我不會幫你帶孩子的”。 李曼生氣了,“帶孩子怎么能全是我的事情呢?你把我當成了什么,這個家里的生育工具還是這個家里的保姆?”。 就這樣,兩個人爭吵了起來。 很多婆媳矛盾的爆發(fā),都是由帶孩子這個問題產生的,婆婆不愿意幫兒媳婦帶孩子,兒媳婦肯定愿意讓自己的婆婆幫自己多帶孩子,帶孩子是個很費力的活兒,也是個需要耐心的活。哄孩子時很費力,幫孩子換尿布時很臟,所以,婆媳兩個人都不愿過多的帶孩子,這樣就會引起婆媳矛盾。 兒媳婦是否孝敬婆婆 張娟的婆婆總覺得張娟不孝敬自己。 首先在對自己的稱謂上,張娟的婆婆覺得張娟做得很不好,“都已經(jīng)嫁到自己家有三個月了,張娟竟然還稱呼我為阿姨,我也狠狠的批評過張娟一次,張娟嘟著嘴說,‘我也想喊你媽,可是就是一時半會兒改不過來’,以后慢慢改吧”。 其次,張娟的婆婆覺得張娟在物質上對自己也不夠孝敬,自己是有退休金,可是每個月的退休金才2000多塊錢,剛夠維持最基本的生活,張娟竟然一分錢也不給自己,她也不讓自己的兒子給自己錢。過年過節(jié)時僅僅是給自己買兩件衣服,其它的什么也不買,而且買的那些衣服一看就是地攤貨。 張娟的婆婆和張娟不停地爆發(fā)著各種矛盾。 婆媳關系矛盾到底大不大,很多都是源于兒媳婦到底孝不孝敬自己的婆婆。兒媳婦對婆婆的孝可以體現(xiàn)在很多方面,例如,對于婆婆的稱呼方面,是稱呼阿姨,婆婆還是媽,所有的婆婆肯定都喜歡兒媳婦稱呼自己為媽的。 兒媳婦平時是否給予婆婆錢,這也是引發(fā)婆媳矛盾的因素。作為婆婆,肯定是希望兒子和兒媳婦每個月固定的給自己一些錢的,錢數(shù)越多越好,她們也肯定是希望過年過節(jié)時,兒子和兒媳婦都給自己買一些東西,那樣的話才能體現(xiàn)出他們的孝心,兒媳婦的想法則相反。 婆媳關系能不能處好,從以上這幾點就能看出來。婆婆和兒媳婦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個問題,她們得到的答案肯定不同,很多時候問題的答案都是相對的,這個時候只有相互理解,多包容,多付出,才能創(chuàng)造良好的婆媳關系。 在這個家庭里,婆婆和兒媳婦都要多為對方著想,這樣才能創(chuàng)造良好和諧的婆媳關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