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立平 導讀:
1、鶴頂紅鶴頂紅,雖然我們都沒有見過,但是大家應(yīng)該也不會陌生,只要看過些古裝劇的,就會知道——它是一種劇毒。古裝劇中,反派下毒害人,經(jīng)常會用到它?!苞Q頂紅”是古代民間最常用的毒藥之一。 俗語有云:“白鶴頂上血,黃蜂尾上針,最毒不過婦人心”。(╭(╯^╰)╮) 白鶴表示很委屈:“關(guān)我什么事?!” 鶴頂紅,不是白鶴頂上的血,只是一種喻稱。實際上,是一種叫“紅信石”的天然礦物。 它毒性有多厲害? 被稱為“天下第一劇毒”——在古代沒得救。能救的也只是在“神話”故事中。 《新白娘子傳奇》白素貞和小青救治中了鶴頂紅之毒的乞婆。即便如此,小青損耗了近百年的功力,白素貞二次施救,都得靈魂出竅,去從黑白無常手里追魂救命。這毒的確不得了。 中者無救、中者無救、中者無救!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百年功力,誰會有? 追魂救命,誰還會? 2、砒霜砒霜,毒性劇烈,名氣比鶴頂紅一點也不小。幾個世紀以來,在下毒謀殺案件中,砒霜都是居首位。這在文學作品和影視劇中可見一斑。 《水滸傳》潘金蓮藥鴆武大郎用的就是砒霜。 水滸傳 《九品芝麻官》常威殺害戚家十三口,用砒霜陷害戚秦氏下毒??上凸懒伺耐?,誣陷人家買了一斤砒霜去害人,太外行了,弄巧成拙。 一斤砒霜 大手筆 誰喝的進去? 內(nèi)行的在《老中醫(yī)》里。表面忠厚老實的來了,給翁泉海下毒用的也是砒霜。只是用的量很小,一天不過三分。這樣,不會讓人立即斃命,毒力慢慢蓄積,最終也會害人性命。 慢性砒霜中毒 據(jù)說光緒皇帝也是死于砒霜之毒。 《清光緒帝死因研究工作報告》,結(jié)論是:光緒帝突然“駕崩”系急性胃腸性砒霜中毒所致。 光緒的頭發(fā)和衣物上含有三氧化二砷,而其腐敗尸體僅沾染在部分衣物和頭發(fā)上的砒霜總量就已高達約201毫克。由此推斷,光緒帝攝入體內(nèi)的砒霜總量明顯大于致死量。 3、二者本一物,只是“青出于藍勝于藍”鶴頂紅(紅信石),也叫“紅砒”,是砒石的一種,加工之后就成了砒霜,化學成分為三氧化二砷(As2 O3)。所以,砒霜和鶴頂紅,原本是一物,只是砒霜經(jīng)過了提煉,比鶴頂紅毒性更大。 紅砒 砒霜 鶴頂紅,不純,帶紅色,下毒容易被發(fā)現(xiàn),所以在壞人堆里,實際上不如無色無味的砒霜走俏。它多被用來自殺,比如古代的一些官員會把它放在官帽里,不得已時用來自殺,以此避免連累家人。中醫(yī),用來治病救人,一般會用紅砒,毒性相對小,好把握一些。 毒性 在古代,急性砒霜中毒,很難救治,往往就是一命嗚呼。但是“七竅流血”“骨頭變黑”就是夸張甚至是無稽之談了。古代醫(yī)家是這樣記述的:
毒理 砒霜中毒的最初癥狀,大約發(fā)生在人體攝人后的二三十分鐘:先是劇烈嘔吐和腹部疼痛。劇烈嘔吐和重度腹瀉會導致人脫水,造成新陳代謝障礙,甚至就這樣終結(jié)了生命。也有人在砒霜中毒后,仍然能存活數(shù)天,可能和劑量,或者是因在嘔吐和腹瀉中排出了部分毒物有關(guān)。很多時候,嘔吐和腹瀉只能排除一部分毒,其余的被身體吸收,與諸多的酶發(fā)生反應(yīng),使組織細胞不能獲得氧氣而死亡;還能強烈刺激胃腸粘膜,使粘膜潰爛、出血;也可破壞血管,發(fā)生出血,破壞肝臟,嚴重的會因呼吸和循環(huán)衰竭而死。 大劑量的急性中毒:癥狀重而速,在產(chǎn)生急性腸胃炎、劇烈嘔吐、腹痛、重度腹瀉(或帶血)等癥狀后,數(shù)小時內(nèi),就會出現(xiàn)皮膚發(fā)冷、血壓下降,或者會出現(xiàn)抽搐和昏厥,然后就是血液循環(huán)衰竭、死亡。 小劑量的蓄積中毒:砒霜小劑量、、長期施毒,會引起惡心、嘔吐,以及頭痛、頭暈、心悸、抽筋、局部麻痹等癥狀,這些癥狀也許會持續(xù)數(shù)周的時間,最終會因為多臟器功能衰竭和及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損傷而死。前面提到的《老中醫(yī)》來了下毒用的就是這一招。這期間,還有一些其他的征象,比如皮膚會色素沉著,手掌和腳板上會出現(xiàn)角狀或鱗狀的斑點。指甲上還會出現(xiàn)典型的橫白線(米斯線)。 4、銀針探毒,不太靠譜《九品芝麻官》中,周星馳飾演的包大人,用“銀針探毒”推斷出受害人是死后被人灌下砒霜的結(jié)論。冤洗了,有沒有理,還得說道說道。 真的有毒? 砒霜是砷(As)的氧化物,在自然界中以硫化砷礦物的形式存在。古代煉取砒霜的方法是將礦物研碎,在密閉容器中煅燒,凝結(jié)成得白色粉末就是砒霜。但由于冶煉技術(shù)差,制成的砒霜中往往含有大量硫化物。硫化物與銀反應(yīng),生成的黑色硫化銀(Ag2S)附著在銀針表面,銀針就這樣變黑了。也就是說,銀針試毒的方法實際上是檢測出了砒霜中的含硫雜質(zhì)而已,并不是檢測出砒霜本身。所以,銀針探毒并不像文學作品和影視劇中說的那樣準確和神奇。所以,用銀針試毒、避毒、洗冤,實際上是比較難的。 5、有沒有解藥?有。解藥叫二巰基丙醇,注射解毒。二巰基丙醇,可以解含砷或含汞毒物,以及某些重金屬(如鉍、銻、鎘等)的中毒。老課本有一篇《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六十一名民工發(fā)生食物中毒,急需一千支'二巰基丙醇’”??梢酝茢?,中的就是這一類的毒。 6、不只是害人的“毒物”,還是治病的“藥物”因為砒石(鶴頂紅、砒霜)的毒性很大,我國的《藥典》中并沒有收錄它,但是我們古人就用它治病,《中藥學》中有它的身影。現(xiàn)代,也有人(哈醫(yī)大)用它治療復發(fā)程度最高的致命的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ˋPL),被認為是繼青蒿素之后,最有可能沖擊諾貝爾科學類獎項的中國科研成果。(可惜的是“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在國內(nèi),這一療法幾十年來未得到應(yīng)有的學術(shù)地位;在國外,也因為發(fā)明人的糾紛和爭議,使之走向世界受阻。)但是,不管怎么樣,砒石不止有“黑暗面”,這是不爭的事實。 先賢有云:物有非常之性,而有非常之能。 有大毒之疾,又須用大毒之藥以劫之。 達造化性命之理,則雖毒不毒。 病之當服,附子砒霜皆是至寶;病之不當服, 參芪鹿茸枸杞皆是砒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