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有一句話: “筋軟一寸,壽增十年”。 人身上筋很多, 研究發(fā)現(xiàn), 腳部的筋越軟, 人就越長壽! 把腳部的筋揉軟, 不僅能夠變得強壯, 延年益壽, 而且還能夠改善人不好的脾氣。 如何把腳部的筋變軟呢? 一是雙腳互打, 二是揉腳筋, 揉腳筋要重點揉腳底上的地筋。 人有四根,分別是鼻根、乳根、耳根、腳根。鼻根是人的苗之根,乳根是人的宗氣之根,耳根是人的神機之根,而腳根是人的精氣之根。 這說明鼻、耳、乳僅是人體精氣的三個凝聚點,而腳跟才是精氣的總集點,是人健康的總根。 古代中醫(yī)通過內觀內證發(fā)現(xiàn):人的筋之根就在腳部,治病要治根,養(yǎng)生也要調根。因此只拉身體的筋,而不把腳部的筋拉開,是治標不治本! 光在足底就有136個穴位反射區(qū),分別對應人體的五臟六腑,這個理論比較復雜。簡單說來,你要知道:經常雙腳互打,相當于在調理全身五臟六腑。 中醫(yī)認為,腳與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都有極為密切的關聯(lián)。 尤其在秋冬季節(jié),雙腳互打更是不可缺少,因為“百病從寒起,寒從腳下生”。有很多老人通過雙腳互打后,發(fā)現(xiàn)比熱水泡腳還要實惠,揉一次腳,勝過十次泡腳! 當然,拉腳部的筋有很多方法,但和舞蹈家一樣的拉法則不適合中老年人。方便操作的方法,就是搓揉腳板底的腳筋。 方法:可以端坐著揉,也可以躺在床上揉。腳面有個凹陷,一般的情況根本刺激不到。最好是用一定的力度往里頭揉捏,可以觸到一根比較粗、緊的筋。 按揉數(shù)量沒有要求,就是發(fā)熱、經絡舒服為準。用指腹,不要用指甲刮,也可以捶打。 ![]() 敲打腳尖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運動,只要伸直雙腿,把兩腳的腳后跟靠在一起,兩腳的大姆趾互相碰撞即可。做二百次大約需要兩分鐘。 功效:腿部都感覺變得有力了,行動也變得敏捷了,膝關節(jié)更有力量了,排便正常了,臉色也更好了,不失眠了,頭腦比以前變清醒了,集中力提升了,思緒變得敏捷了,視力也比以前好了很多。 筋脈通了、血脈通了, 第一感覺就是呼吸順暢, 腿腳那種堵著堵著的感覺沒有了! ![]() 中醫(yī)講的筋脈只是在體內,并不延及五臟,但為什么說拉通筋脈,五臟就通暢了呢? 這是因為五臟出了問題,首先在五官上會通過表現(xiàn)出來,所以五臟的功能也能通過五官來判斷,五臟的問題也能通過五官抻筋來緩解。 十二經筋很多都經過了頭面,頭面也可以抻筋,從而緩解臟腑的疾病。 計仔君為大家介紹這套拉筋操 8~80歲都適用 大家快學起來! 五臟拉筋之耳為腎 腎精足則聽覺聰靈,腎精虛則兩耳失聰。通過耳聽力的變化和耳廓的飽滿潤澤程度,一般可以推斷腎氣的盛衰情況。 我們在耳朵上抻筋可以起到固腎調心、交通心腎的作用。 輕提耳尖,每日30次 分搓耳前耳后:將耳朵前后撥動,每日30次 五臟拉筋之肝于目 肝開竅于目,是說肝的精氣通于目,肝臟的經路又上聯(lián)目系,而目的視力,要靠肝血的濡養(yǎng)。 眼睛抻筋主要有兩個動作:點風池、握拳怒目。 握拳怒目 點按風池 這兩個動作能夠幫助眼睛變得明亮,預防一些眼病,還能幫助止暈。 五臟拉筋之舌養(yǎng) 五臟滋肝膽、養(yǎng)心胃心氣不足是很多人都有的問題。比如:日常生活中有人經常會出現(xiàn)口誤,這也能預示健康問題,這就是心氣虛。 舌頭跟著不聽使喚,出現(xiàn)錯語,有時候會不經意地咬舌頭,這可不是因為饞肉了,而是心氣不足,嚴重的人,思維表達上就會出現(xiàn)問題。 通過口唇部的抻筋動作,可以使我們的嘴皮子更利落,同時對肝膽、心、胃起到滋養(yǎng)的作用。 動作要領:嘴唇輕輕閉合,上下牙齒互相輕扣,建議每天扣100下。 動作要領:抿嘴和噘嘴交替做,抿嘴類似于日常微笑的動作,噘嘴。 動作要領:舌頭在牙齒外側、嘴唇里側轉圈,順時針30圈、逆時針30圈。 頸部拉筋,手不麻! 手麻是中老年人特別常見的一個問題,而且手麻和筋結確實有一定的關系。我們說手麻的原因,常見的有兩個,一種是上肢神經卡壓,一種就是頸椎病,這個比較常見。 頸椎病的早期的真正的病因應該頸肌的勞損和痙攣,長期得不到緩解,就形成了“筋結”,壓迫了血管、神經,進而造成關節(jié)失穩(wěn)。 臂叢牽拉:一手輕推患者側頭部,一手握患者側上肢,將其外展90°,兩手同時向反方向用力,有放射痛或麻木加重者可初步確診為頸椎病。 ▲ 臂叢牽拉 當確定是由頸椎病引起的手麻之后,可以做下面這個頸部抻筋法。 抱頸仰頭:這個動作最好一組持續(xù)30秒,每次根據(jù)自己的能力適當加長時間,當然,如果有嚴重不適,可能暗示您的頸椎有大問題,不能通過日常訓練保健,要就醫(yī)。 背部拉筋,散寒氣 可以嘗試“蹭樹”這個運動,蹭樹與我們要講的筋結,是有很大關系的。 人的每塊肌肉,每條韌帶都有固定的走向,由于受寒、外傷、長期的不良姿勢等,這就形成我們所說的“筋結”,背部受寒最容易忽視,因而背部也成為我們散寒的主要區(qū)域。 大家可以摸一下在肩胛骨的外側位置,是否有僵硬、條索狀的組織存在,這就是您的背部筋結所在。 抱肘收肩:這個動作適合室內做,如圖操作,請注意用兩手盡量將兩臂向內收緊,起到抻拉背部筋結的目的。 另外,叉腰動作來查找筋結。 方法:四指向前,拇指向后,雙手叉腰,拇指所在位置就是一個腰部最常見的腰三橫突出筋結,有這個筋結的可以常練托天轉腰。 托天轉腰:托天轉腰這個姿勢可以幫助揉散腰三橫突出筋結。 腿部拉筋,膝蓋不痛! 人老先老腿,腿上的筋結多了會引起很多的問題,我們在正常行走或在上下樓梯時,突然感覺膝關節(jié)吃不住勁,腿發(fā)軟,差點跪下,很多內科疾病也和腿上的筋結有關。 膝蓋有筋結,有問題光練膝蓋是不頂用的,股四頭肌是伸膝關節(jié)的力量來源,股四頭肌力量不夠,髕骨兩側就要出現(xiàn)筋結了,那時就不是打軟腿了,就該關節(jié)僵硬打不彎費勁了。所以說練好了這塊地方,膝蓋自然不疼。 緩解膝蓋筋結,我們可以做以下3個動作: 內收外放:坐在椅子上,雙手合掌相對放在兩腿之間,雙腿盡量內收夾緊,雙手盡量外展,持續(xù)對抗10秒鐘;再將雙手放在大腿外側,雙腿外展,雙手內收持續(xù)對抗10秒鐘,重復20遍。 雙足爭力:坐位,雙足跟交叉,下腿向前伸,上腿下壓,相互爭力堅持10秒,雙腿交替重復20遍。 點按散筋結:按揉內外膝眼四個位置,會發(fā)現(xiàn)手下有咕嚕咕嚕的感覺,這就是在散筋結啦! 健康拓展: 筋脈通了后, 百病不擾不敢說, 至少人體內部循環(huán)通暢了, 病上身的可能性那是大大減??! 18:00~19:00守住電視 廣東公共頻道 《最緊要健康》 告訴你最實用的健康知識 合作或投稿咨詢請聯(lián)系: 2078186857@qq.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