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破石 來源 《中藥大辭典》 為桑科植物小柘樹或柘樹的根。全年可采。挖出根后,削去支根,洗凈,截段曬干,或開片曬干。 生于山坡、溪邊、灌叢中。分布湖南、安徽、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 性味功效 《嶺南采藥錄》蕭步丹 味甘,性平,消蠱脹,活血,壯筋骨,治酒病。以之浸酒,祛風(fēng)濕。十蒸九曬,治跌打?qū)⑺?,酒煎服。肩瘡,和蜜搗敷。 別名 地棉根 穿破石 【別名】葨芝;金蟬退殼;黃龍退殼;牽牛入石;金腰帶;黃蛇根;山荔枝;千重皮 【藥性】平性 【藥味】苦 【功效】 止咳化痰,祛風(fēng)利濕,散瘀止痛。用于肺結(jié)核,黃疸型肝炎,肝脾腫大,胃、十二指腸潰瘍,風(fēng)濕性腰腿痛;外用治骨折,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根皮搗爛敷患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