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莊路位于黃浦區(qū)北部。東起福建中路,西至六合路。長348米,19世紀(jì)60年代筑浙江中路以西段,20世紀(jì)20年代筑東段,以遼寧牛莊命名。沿路為住宅,有中國劇場。 牛莊路東起福建中路。東面是寧波路向南福建中路拐,再往西至六合路。 牛莊路顧家弄. 浙江中路牛莊路 牛莊路691號. 牛莊路704號中國大戲院,1930年建成完工,是一幢現(xiàn)代派建筑。大樓的南立面中央高出兩層形成視覺中心,垂直線條處理,為紅色耐火磚貼面,西南轉(zhuǎn)角處有白色挑臺,樓梯上有鑄鐵欄桿,四層頂有貫通檐部,線條簡潔。西、北立面為白色重新粉刷,有水平勾縫,整體裝飾簡潔。這棟大樓基礎(chǔ)為混凝土條形基礎(chǔ)。大樓立柱為鋼筋混凝土柱,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梁,樓板均為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樓板,樓梯為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樓梯。 2005年列為上海市第四批優(yōu)秀歷史建筑 中國大戲院先后名為三星大舞臺、更新舞臺、中國劇場。1931 年1月30日開業(yè)。由周炳臣、趙如泉和黃楚九三人集資開設(shè),開臺戲演員金碧艷、趙如泉、張如庭、賈壁云、小盂七等。因榮記大舞臺主人黃金榮對其“大”字不滿,“三星”懾于威勢,僅上演三天,便被迫改稱三星舞臺,2月5日起重新開演。李佳春等長期演于此。一度放映電影。后由周炳臣獨(dú)資經(jīng)營,稱“炳記三星舞臺”。1934年初尚小云、譚富英等來此獻(xiàn)演,不久讓于前閘北更新舞臺,經(jīng)理周筷卿,改名更新舞臺。多演連臺本戲。民國二十六年由名票孫蘭亭等五人接手,1937年“八·一三”事變前夕轉(zhuǎn)手董兆斌,稱“斌記更新舞臺”。后多次易手,1944年盤給大來國劇公司張善混等,1月24日更名“中國大戲院”重新開幕,第一期演員有馬連良、袁世海、葉盛蘭、高盛磷、宋德珠等??箲?zhàn)期間曾演越劇、粵劇。 1954年市文化局接管改名中國劇場,1955年后臺組建新中國京劇團(tuán),與戲院分離。1958年交黃浦區(qū)文化局管理。除演京劇外,全國各地各劇種來滬常演于此?!拔母铩逼陂g曾改名新中國劇場,1974年改名中國劇場至今。新中國成立后除京劇外還演出其它地方劇種。1978年后一度成為淮劇主要演出場所。建筑為四層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化妝間利用舞臺地下室。初建時座位有一千九百一十四個,現(xiàn)有一千四百一十個,其中底樓八百三十個,二樓五百八十個,三樓座位因視線不佳而停止開放。1992年劇場翻建,1993年竣工,恢復(fù)中國大戲院名,觀眾席改為軟座620只。最近又在修繕。 戲院大廳一角 觀眾席 貴州路牛莊路 牛莊路廣西北路. 廣西北路牛莊路西南角. 牛莊路廣西北路東南角 牛莊路731弄德興里. 地址 | 里弄 | 式樣 | 建造年份 | 結(jié)構(gòu) | 房屋 | 建筑面積 | 牛莊路731弄 | 德興里 | 舊式里弄 | 1928年 | 磚木二層 | 1幢 | 356平方米 |
牛莊路761弄永平安里,建于1929年,舊式里弄磚木二層。10幢房,均為雙開間以上石庫門大宅,建筑面積2452平方米。主弄口是寧波路620弄。
牛莊路763號. 牛莊路775號
牛莊路763號-775號,這里聯(lián)排石庫門住宅。 牛莊路西至六合路結(jié)束 芝罘路(Zhifu Lu) 在黃浦區(qū)西北部。東起浙江中路,西至西藏中路。長340米,寬11.9~12.2米,車行道寬8.9~12.2米。清同治三年(1864年)填浜筑路,以山東芝罘命名。沿路為住宅,有商店。 芝罘路廣西北路,中國大戲院北側(cè)。 芝罘路貴州路
芝罘路貴州路西北角。 芝罘路西至北京東路西藏中路結(jié)束。 北京東路芝罘路五金電器批發(fā)部。 同上地點(diǎn),不同時期 1971年,同上地點(diǎn) 同上地點(diǎn),舊時中法大藥房。
我的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