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靜氣源于心,凝神而能氣定,氣定而能守靜。善守靜者,心寬似海,心明如鏡。當一個人心靜如水時,其心猶如明鏡一塵不染。面對世俗紛擾都能以平和之心對待。內(nèi)心的平和寧靜可以讓人避開紛繁復(fù)雜的生活,為自己保留一份純真。 平心靜氣,是一種生活姿態(tài),是一種人生境界。它是來自于人們對平凡簡樸的生活的追求和滿足。 蘇東坡說:“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敝挥行陌察o,才能正確面對世事紛擾,才能擺脫虛名浮利的誘惑。 平心靜氣,是一種生命的力量。在繁雜的世界里,能讓自己靜下來,真的不容易。在靜寂的時光里,喜歡煮一壺清茶,靜靜地閱讀,靜靜地書寫一段文字,靜靜地回想那些曾經(jīng)的美好,靜靜地品味人生的甘苦。心寧靜了,才能致遠。心簡單了,世界就會簡單。 在云淡風(fēng)輕的日子里,有茶,有書,在平心靜氣中,傾聽內(nèi)心的聲音。沒有了塵世的喧囂,少了欲望。用平和的心態(tài),靜觀云卷云舒,用純凈的心靈,感悟生命中的每一處芬芳。用飽蘸深情的水墨丹青,描繪內(nèi)心的美好愿望,平淡之中也會有詩意。 曾國藩也說:“人心能靜,雖萬變紛紜亦澄然無事。靜在心,不在境。” 有人說:“所謂幸福的生活,一定是指安靜的生活,緣由是只有在安靜的氣氛中,才能夠產(chǎn)生真實的人生樂趣?!?/p> 平心靜氣,不必遁入山林,與世隔絕,而是以“出世”之心,過“入世”生活,在凡塵中始終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 莊子說:“夫以虛靜推于天地,通于萬物,此之謂天樂?!?/p> 一個安靜的生命,無意去抵制世間的枯燥與貧乏,只是想靜享內(nèi)心的豐富與圓滿。 豐子愷說:“既然沒有凈土,不如靜心?!?/p> 平心靜氣而甘于平淡日子的人,是溫和的,感情是平穩(wěn)的,不張揚不喧囂,淡定而坦然,從容而自若。 平心靜氣的人,往往不會那么高調(diào),不會那么偏激,不會那么地火燒火燎。他們懂得安靜從容,他們知道越急越成不了事,所以,他們?yōu)槿死潇o,他們表情安詳,和這樣的人交往,會讓我們感到心安,感到自然、舒服、自在。 亦舒說:“做人凡事要靜,靜靜地來,靜靜地去,靜靜地努力,靜靜地收獲,切忌喧嘩?!膘o的世界是美的。小橋流水,空谷幽蘭,大漠孤煙,白雪皚皚,都是靜的。 齊白石曾說,作畫是守靜之道,涵養(yǎng)靜氣,書畫可成。心若不靜,畫亦浮躁不堪。 齊白石做的畫中,即使?jié)M紙的蝦足須飛動,活靈活現(xiàn),也一樣有著清靜的韻味。即使他畫展翅雄鷹,也一樣有從容的氣魄,靜態(tài)的威儀。 或許正是心里長存靜氣,如白石老人題畫所說“心閑氣靜時一揮”,執(zhí)筆懸墨時才會從容不迫,沉吟構(gòu)思時才能心平氣和,畫才有了沉穩(wěn)安靜的靈魂。 只要做到虛靜寡欲,堅持清靜無為,就可以排除外界的一切思慮雜念,反觀內(nèi)照,就能通情達理,不為外物所累,心靜氣沉。 清代畫家惲壽平曾說過,“畫到神妙處,必有靜氣。蓋掃盡縱橫余習(xí),無斧鑿痕跡,方于紙墨間靜氣凝結(jié)。靜氣令人不講也,畫至于靜,其登峰關(guān)乎!” 希臘悲劇大師歐里庇得斯曾說,“世上只有一件東西,能始終經(jīng)受住生活的沖擊:一顆安靜的心?!?/p> 在這個虛浮的世界,靜是心靈最終的歸宿;靜是精神家園的寄托。 周國平曾說:“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安靜,是因為擺脫了外界虛名浮利的誘惑。豐富,是因為擁有了內(nèi)在精神世界的寶藏。” 靜能克浮躁,靜能生智慧。世界喧囂,人心浮躁,心中多一份平心靜氣,腳下的路便會更開闊。 |
|
來自: 未雨綢繆7ek26q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