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謂《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為前四史,推崇備至。但就治史態(tài)度氣派來說,四史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從唐開始,史書是官修書,之前,都是私修書。私人收集史料的難度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司馬遷,當時紙還未出現,書寫載體大部分是竹簡,不易保存,極易損壞。但是,《史記》卻是二十四史中藝術歷史成就最高的。為什么?因為作者恪守史學家的基本道德:說真話,不為賢者忌。由于他是太史令,掌握中央圖書館,如果抄書,書并不難寫,但要這樣,《史記》就是另一番景象了。他是所有史學家中最會跑的,年輕時走南闖北的各種考證,提升了篩選史料的眼光。另外一個就是只要是事實誰都敢寫,如項羽本紀是歷史孤品,絕無僅有。《史記》后,歷史資料一代比一代多,但寫史的人卻一個比一個膽小。班固文筆優(yōu)美,范曄選材匠心,陳壽本是蜀官,卻把蜀志修得丑陋不堪,就氣度來說,幾近狗尾續(xù)貂。所攻方向,越跑越偏。所以《史記》一騎絕塵,《漢書》《后漢書》并駕齊驅,《三國志》膛乎其后。千年以來尋司馬遷之類的人物已不可得。 未免一嘆: 幽墨新香或可看,清風曼舞也憑欄。 江山妖嬈鉛華閉,紅日臨頭雪影殘。 《平水韻》上平十一寒 |
|
來自: 昵稱3290180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