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腎虛指腎精氣不足或腎陰陽虛損,包括腎氣虛、腎陽虛、腎陰虛和腎精不足等四種。腎虛的表現有腰膝酸軟、神疲乏力、頭昏耳鳴、尿頻等。女性腎虛可導致月經周期紊亂、月經量減少或崩漏、月經質地改變、經閉、不孕等;男性腎虛可導致性功能減退、陽痿、早泄、遺精、精少不育等。腎虛的并發(fā)癥有骨質疏松癥、腰椎病、黃褐斑、粉刺、痤瘡、過敏、脫發(fā)等。經積極調理,預后較好。
病因
腎虛的主要原因有:①先天不足;②情志失調;③房勞過度;④久病傷腎;⑤年老體衰。
臨床表現
1.腎氣虛 包括腎氣虛弱、腎不納氣。
(1)腎氣虛弱:又稱腎氣不固。主要癥狀是腰膝酸軟,聽力減退,小便頻數或失禁。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帶清稀。面色?白,氣短乏力,舌質淡胖有齒印、苔薄白,脈細弱。 (2)腎不納氣:氣短,動則喘甚,或喘而汗出,小便不禁。舌淡苔薄,脈虛弱。 2.腎陽虛 包括腎陽不振、腎虛水泛。 (1)腎陽不振:腰膝酸軟,畏寒肢冷,夜尿頻多色清,面色?白,頭昏耳鳴,陽痿滑精。舌淡,脈沉弱。 (2)腎虛水泛:全身水腫,下肢尤甚,尿少,或痰多清稀,咳嗽氣喘。舌淡苔白,脈沉滑。 3.腎陰虛 包括腎陰虧虛、陰虛火旺。 (1)腎陰虧虛:形體虛弱,腰腿酸軟,頭昏耳鳴,健忘,失眠,遺精早泄,舌紅少苔,脈細。 (2)陰虛火旺:潮熱盜汗,五心煩熱,虛煩少寐,頭暈目眩,顴紅唇赤,腰膝酸痛,口干咽燥,夢遺,舌紅少苔,脈細數。 4.腎精不足:小兒發(fā)育遲緩、智力低下、骨胳痿軟;成人性功能減退,男子少精,女子閉經不孕;過早衰老、耳鳴、耳聾、記憶力減退,舌質淡、脈弱。 辨證施治
1.腎氣虛
(1)腎氣虛弱:治以補腎益氣,方用大補元煎加減。 (2)腎不納氣:治以固腎納氣,方用人參胡桃湯、參蛤散加減。 2.腎陽虛 (1)腎陽不振:治以溫補腎陽,方用金匱腎氣丸、右歸丸加減。 (2)腎虛水泛:治以溫陽利水,方用真武湯、濟生腎氣丸加減。 3.腎陰虛 (1)腎陰虧虛:治以滋養(yǎng)腎陰,方用六味地黃丸、左歸丸加減。 (2)陰虛火旺:治以滋陰降火,方用知柏八味丸、大補陰丸加減。 4.腎精不足:治以填補腎精,方用河車大造丸加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