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屎咖啡 說起全世界最貴的咖啡,必數(shù)印尼的貓屎咖啡。一袋50克包裝的咖啡豆價值800多元,只能泡4~5杯咖啡。折算下來,一杯售價約為200元人民幣。這帶了點氣味的名稱引得許多人豪擲千金只為一嘗傳說中的“醇香甘甜”,貓屎咖啡的奧秘到底在哪里? 起源:遍身羅綺者,不是養(yǎng)蠶人貓屎咖啡的由來似乎是巧合,卻也是歷史的必然。 在荷蘭海上黃金時期,印度尼西亞一帶的東印度群島淪為荷蘭的殖民地。資料顯示,17世紀中期,咖啡樹由荷蘭人引入印尼,在蘇門答臘和爪哇進行種植。殖民者在當?shù)亟ㄆ鸱N植園,強迫當?shù)刈∶襁M行種植。1712年第一批來自爪哇的咖啡銷到阿姆斯特丹。 爪哇咖啡憑其較低的酸度,細膩均衡的口感在歐洲大獲歡迎。本地的農(nóng)民卻因殖民者的嚴苛無法享用到自己的勞動果實,但有一種動物除外。野生麝香貓主要棲息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屬夜行雜食動物。它們喜歡挑選咖啡樹中最成熟香甜、飽滿多汁的咖啡果實當作食物,吃了咖啡果子后又難以消化,拉出了原??Х榷埂?/p> 麝香貓&咖啡果 麝香貓會挑選咖啡樹中最成熟香甜、飽滿多汁的咖啡果實當作食物。 農(nóng)民從貓屎中扒拉出原粒咖啡豆嘗鮮,竟獲得了難以描述的美味口感。原來,咖啡豆經(jīng)過麝香貓腸道的發(fā)酵,降低了原有的苦澀味,還帶有獨特的香味,甚至有種令人欲罷不能的甘甜。農(nóng)民們開啟的新大陸也得到了荷蘭殖民者的重視。他們開始對扒拉出的豆子進行更精細的處理:剝?nèi)プ钔鈱拥你y灰色薄膜,用水沖洗干凈,在陽光下曬干,再經(jīng)過精心的翻炒,才能成為進入口中的咖啡豆。這種奇特的咖啡豆甚至成為了印尼進貢給荷蘭王室的貢品。 新生:營銷時代,從笑話到追捧早期的貓屎咖啡幾乎只是一個傳說。20世紀80年代,它開始真正開始登上世界的舞臺。1981年,美國國家地理雜志上做了關于KopiLuwak(直譯即麝香貓咖啡)的特別報導,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 貓屎咖啡的營銷時代 Tony Wild就是其中一個。據(jù)他自述,1991年,作為英國皇家泰勒公司的咖啡總監(jiān),他最先將貓屎咖啡引進了西方。當時他只買了一公斤,并沒有通過公司售賣,而是想或許這種獵奇的東西會引起公司所在的約克郡當?shù)貓蠹埡碗娕_的興趣。結果卻遠超于此——報紙、電視、電臺紛紛對其大肆報道。從那以后,貓屎咖啡就逐漸走入了大眾的視野。 貓屎咖啡的美國之行也與之類似,美國的蒙塔納斯公司稱,當初聽到這種體內(nèi)發(fā)酵咖啡,以為是業(yè)界笑話,并未當真,后來在《國家地理雜志》又看到才對她產(chǎn)生興趣。整整花了七年工夫才找到穩(wěn)定的供貨來源,開始少量引進美國。 這種帶有強烈的土腥味,稠度幾乎接近糖漿,香味特殊的印尼咖啡,搖身一變,成為了有錢人追捧的對象,乃至身份品味的象征。 問題:咖啡背后的混亂產(chǎn)業(yè)鏈貓屎咖啡只能由野生麝香貓生成,據(jù)稱每年只能采集500公斤的貓屎咖啡,這也保證了豆子的價格始終高昂。但也有分析認為,其全球年生產(chǎn)量至少有50噸,比這多得多都有可能。印度、越南、中國和菲律賓的農(nóng)民也都紛紛加入了生產(chǎn)貓屎咖啡的行列。 現(xiàn)在的印尼貓屎咖啡基本是工業(yè)化生產(chǎn)的產(chǎn)物,原生態(tài)幾乎已經(jīng)不可能。野生麝香貓被捕獵后關在狹小的籠子里,僅僅被喂食咖啡豆,好排泄出更多帶有咖啡豆的糞便,幫助商人牟取暴利。原本的麝香貓會自然選取最成熟肥美的咖啡豆,而現(xiàn)在這一機制已不復存在。工業(yè)化乃至作坊化的生產(chǎn)迫害了麝香貓的生活狀況,也使貓屎咖啡的質量難以保證,更別提市場上幾乎80%的“貓屎咖啡”都是假冒的。 麝香貓淪為許多商人牟取暴利的工具 貓屎咖啡的實際品質也長期受到爭議。美國特種咖啡協(xié)會(SCAA)表示“業(yè)界的共識是它嘗起來很差”。SCAA引用一位咖啡專家的評論說:“顯然,貓屎咖啡的賣點在于它的故事而不是它的質量。采用SCAA的標準,貓屎咖啡的評分比其他三種咖啡的最低分還要低兩分??梢酝茰y貓屎咖啡的處理過程淡化了優(yōu)質的酸度和口味而使口感更加平淡。每年WBC世界咖啡師大賽相當于咖啡界的奧運會,選手幾乎清一色的全是用瑰夏種的豆子打比賽,幾乎不會有人使用貓屎咖啡。 這全世界最昂貴的咖啡,說到底只是一次成功的營銷案例。 值還是不值,或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見解。 |
|
來自: 鐵血老槍 > 《經(jīng)濟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