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質(zhì)偏熱性的人不適合于長期服用,因為黃芪偏溫性,泡水喝的時間長了會上火,如果需要喝,可以配伍其它的藥材,用于緩和黃芪的燥性。 用于補腎健腦,可以用黃芪、枸杞子、山藥、天麻、貢菊等泡水喝,腎陰不足,虛火旺盛的,可以用黃芪、玄參、生地、黃柏泡水喝,配伍得當即可以健腎,又能不上火。 如果黃芪用于補脾胃之氣,可以用黃芪、白術(shù)、茯苓、甘草、川芎、黨參等泡水或者熬服,也可以用黃芪、大棗、山藥泡水喝,胃熱的可以用黃芪、麥冬、蒲公英、枳實、生薏仁泡水喝,有較好的補氣和祛濕作用,配伍得當可以長期泡水喝。 黃芪用于補心肺之氣,可以用黃芪、蓮子、百合、沙參泡水喝,用于養(yǎng)血安神可以用黃芪、酸棗仁、芍藥、五味子等,如果心肺有熱的可以加連翹、黃連、黃芩、泡水喝。用于補腎健腦,可以用黃芪、枸杞子、山藥、天麻、貢菊等泡水喝,腎陰不足,虛火旺盛的,可以用黃芪、玄參、生地、黃柏泡水喝,配伍得當可以健腎,而不上火。 黃芪用于固氣、補氣、補虛量要大,要30克左右,量小達不到補氣的效果,如果用于行氣,用量15克左右,用于氣脫和虛脫或者重癥肌無力者,量必須還要加大,最少50克以上,肝火旺盛和陰虛火旺引起的高血壓,黃芪的用量不要太大,以防溫燥使火更旺,氣血不足引起淤阻的高血壓,可以加大黃芪的用量,發(fā)揮補氣活血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