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廣莘 (1927-2014年)2009年被評為首屆國醫(yī)大師,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資深研究員、曾任高級顧問。 很多人都把運動歸為長壽的一個必備因素,其實根據陸廣莘教授的常年研究發(fā)現(xiàn):人年輕的時候要鍛煉,高壽老人鍛煉沒意義。老人骨頭不靈了,關鍵是要用腦。 1 知識老人長壽的多 生于1927年的陸廣莘是全國著名老中醫(yī),中國中醫(yī)科學院研究員。筆者在采訪陸廣莘時,印象最深的是他走路是小跑的,上樓下樓是兩步一跳的,談吐是興奮的,表情是豐富的,無法想象這是位80多歲的老人。以下為陸老的訪談實錄。 常用腦的人長壽。當然,勞動也可以長壽。主要是胸懷要寬廣,心態(tài)要健康,對世事不計較,追求高遠的目標。也許他有三四種病,但他完全可以帶病延年。 人老了,都會有病。但你整天在疾病的籠罩之下怎么行?你大致是健全的就行了,也許個別零件完了,但身體的網絡是完整的,那你一樣是個健康人。 2 日常生活是怎樣的?如果今天有門診或開會,我六點多就起來了。第二天沒事,我睡到8點多起來。我一天三餐很簡單。早上一碗粥,兩個茶葉蛋。午飯一直是一個饅頭,什么菜也不吃。 晚上基本不吃飯,就是一盅啤酒,一塊魚,還有花生米、西紅柿,黃瓜。有時晚飯只吃水果餐,比如吃橘子時要吃橘絡,一是粗纖維,二是疏肝理氣的,橘絡是入藥的,可解郁。我體重到現(xiàn)在還是55KG以內。 3 吃藥就是老三樣,又不貴又有效 談到中老年人多少會涉及的用藥問題,陸廣莘教授也公開了自己的備藥方子:就是老三樣。吃一包“補中益氣丸”和“加味逍遙丸”,可以抗抑郁,一個星期吃兩次,每天吃也可以。 感冒了,拉稀了,皮膚過敏了,蕁麻疹了,用“防風通圣丸”。再加一個“六味地黃丸”,家庭常備就夠了。 這幾種藥,都是老中醫(yī)才知道高性價比中成藥,適用面廣,也有效。建議大家可以購買一些備在家里,不要亂吃藥效不明的保健品。 4 腦供血不足引發(fā)頭暈、頭痛、老年癡呆,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陸廣莘教授也知道腦供血的重要性,因此很注重這方面。 陸廣莘教授上樓是兩步一跳的,走路是小跑,走快路是他自己對于日常保養(yǎng)、治病養(yǎng)生的門道,他說:你看人的頭在最上面,最需要克服地心引力。健步行走可以把下肢的血液泵到大腦。 “腦為元神之府”,大腦供血、供氧情況直接標志著人的健康和衰老狀況。無需用藥,通過快步走的形式,就能保證腦供血。 5 老了反而不要鍛煉太多 很多人都把運動歸為長壽的一個必備因素,其實根據陸廣莘教授的常年研究發(fā)現(xiàn):人年輕的時候要鍛煉,高壽老人鍛煉沒意義。 陸廣莘教授特別提醒60歲以上的朋友。 6 除了用藥以外 降糖、降脂,多嚼幾下 除了血壓這個問題,血糖血脂也是中老年人必須要注意的。當然了,血糖、血脂、血壓這三者之間也是有關系的,這個血脂清了,血壓也會有所改善。 多數(shù)人都是用藥治療,當然必要的用藥是一定的。除了用藥以外,陸廣莘教授還說: 我1958年做過一個試驗,50個糖尿病人,讓他們嚼半小時海綿吐掉。結果所有人的血糖、血脂都降了,說明咀嚼可以降血脂、血糖,防止糖尿病。 具體到生活中,陸廣莘教授建議我們:吃飯吃得快,血糖就會升高,慢慢吃,飯后再活動活動,就不容易造成脂肪積存。一個人能夠活動活動,并且注意咀嚼,大腦退化就可以比別人晚幾年。 活動活動就可以了。關鍵是用腦子,你腦子思考的問題是高遠的,你會長壽的。我是1952年北大足球隊的,年輕時代的體育運動,對后半輩子有很大作用。老了反而不要鍛煉太多,老人骨頭不靈了。 快走補腦,三種成藥,多嚼降糖,這簡單的幾句話,是陸廣莘教授多年研究、自用結果,只有從醫(yī)50年以上的老中醫(yī)才知道、才敢說。 |
|
來自: 昵稱54526756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