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14位外國著名作家訪談:什么是文學(xué)

 老鄧子 2019-08-30

格雷厄姆·格林

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英國作家、劇作家、文學(xué)評論家,曾多次獲諾貝爾文學(xué)獎提名。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權(quán)力與榮耀》《問題的核心》等。

《巴黎評論》還有一兩個問題的思路是近似的:你筆下很多最令人難忘的人物,例如萊文,都出身貧苦。你經(jīng)歷過貧苦嗎?
格雷厄姆·格林:沒有,極少。
《巴黎評論》:你對貧困有什么了解嗎?
格雷厄姆·格林:從來不知道。我曾經(jīng)“手頭緊”,是的,我成年后,頭八年不得不精打細算,但是我從來未窮過。
《巴黎評論》:那么,你筆下的人物并非源自生活?
格雷厄姆·格林:是的。一個人絕不可能完全了解真實生活中的人物,再將他們寫入小說。應(yīng)該是先開始寫,然后突然之間,記不起他們用什么牙膏,記不起他們對室內(nèi)裝飾的觀點,然后就完全沒法寫下去了。是的,主要人物都是逐漸浮現(xiàn)的,次要人物也許是拍照出來的。(陳焱/譯)

鮑里斯·帕斯捷爾納克

鮑里斯·帕斯捷爾納克(1890—1960),蘇聯(lián)詩人、作家,1958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日瓦戈醫(yī)生》等。

“一個作家的偉大與題材本身無關(guān),只和題材能觸動作者的程度有關(guān)。重要的是風(fēng)格。通過海明威的風(fēng)格,你感覺到題材,是鐵的、是木頭的?!彼ㄖ概了菇轄柤{克——編者注)雙手壓在桌面上,用手?jǐn)嚅_詞句,“我欽佩海明威,但我更欣賞??思{的作品?!栋嗽轮狻肥且徊科鏁?。年輕孕婦這個人物令人難以忘懷。當(dāng)她從阿拉巴馬州走向田納西州時,美國南部的廣袤、南部的精華,也讓我們這些從未到過那里的人領(lǐng)略到了。”(溫哲仙/譯)

W.H.奧登

W.H.奧登(1907—1973),美籍英國詩人、評論家,20世紀(jì)最偉大的詩人之一。

W.H.奧登:還有什么要問?
《巴黎評論》:我想知道,哪個在世的作家,您認(rèn)為擔(dān)當(dāng)了我們英語語言的完整性的首席保護者……?
W.H.奧登:嗨,是我,當(dāng)然了!
**
《巴黎評論》:對獲得靈感,你有什么輔助方法?
W.H.奧登:我從不在喝酒時寫。你為什么要借助外力呢?繆斯是個性子活潑的姑娘,她不會喜歡那種蠻橫粗俗的追求方式。她也不喜歡一味奉從——那樣她就會撒謊。(馬鳴謙/譯)

喬伊斯·卡羅爾·歐茨

喬伊斯·卡羅爾·歐茨(1938—  ),美國女作家,美國文學(xué)與藝術(shù)學(xué)院院士。代表作有小說《人間樂園》《黑水》《掘墓人的女兒》《大瀑布》等。

《巴黎評論》:成為一名女性作家的好處在哪里?
喬伊斯·卡羅爾·歐茨:好處!可能不勝枚舉。我是個女人,這樣我就不會被某一類男性批評家認(rèn)真對待,他們在公開出版物中將作家分為一、二、三等,我覺得我卻可以隨心所欲。我對競爭沒什么概念,或說興趣;當(dāng)海明威及其追隨者梅勒要在拳擊場上與其他天才決一勝負時,我對此甚至都無法理解。據(jù)我所知,一件藝術(shù)品永遠不會被另一件藝術(shù)品所取代。生活不過是同死者的競爭,就像它是同生者的競爭一樣……女人的身份,讓我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隱身,就像拉爾夫·艾里森的《看不見的人》。(我的長篇日記迄今得有幾百頁了,它的標(biāo)題就是《看不見的女人》。因為人們是憑借外表來機械地評判女人的,那么女人就可以藏在外表之下——完全成為她知道自己該成為的樣子,而與別人所想象的她的樣子相反。我不覺得我與自己的自然外表有任何關(guān)聯(lián),我經(jīng)常想,男人——無論寫作與否——是否享有這種自由呢?)(朱杰/譯)

E.L.多克托羅

E.L.多克托羅(1931—2015),美國作家,主要作品有《拉格泰姆時代》《世界博覽會》《大進軍》《紐約兄弟》等十三部長篇小說、三部短篇小說集和多部劇本、文學(xué)評論集。

《巴黎評論》:你每天在這項樂趣上花多少時間?
E.L.多克托羅:我要說我一天工作六小時,雖然真正的寫作可能只花十五分鐘或一個小時,或三個小時。從來不知道這一天會怎么過去,只是想做你打算做的事。我用單倍行距打字,在一頁紙上盡量多地放入這本書的版圖。所以如果用單倍行距、小邊距,一頁大概是六百個字。如果我寫完一頁,就很高興,一天的工作完成了。如果寫兩頁,就超額完成了。不過寫兩頁總是有危險的,那就是第二天什么都寫不出來。
《巴黎評論》:什么會毀掉這種樂趣?這問題不一定是針對你,是針對作家。我記得我們有一次和約翰·歐文一起吃飯,我們聊起酒精是怎么毀掉了那么多美國作家。
E.L.多克托羅:作家的生活充滿危險,他做的任何事對他都有壞處。他身上發(fā)生的任何事都是壞事:失敗是壞事,成功也是壞事,沒錢是壞事,有錢也是壞事,是大壞事。沒什么是好事。(柏櫟/譯)

威廉·特雷弗

威廉·特雷弗(1928—2016),愛爾蘭文學(xué)大師,在世時即被《紐約客》稱為“當(dāng)代英語世界最偉大的短篇小說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說集《出軌》《山區(qū)光棍》等。

《巴黎評論》:您對短篇小說的定義是什么?
威廉·特雷弗:我覺得它是一種驚鴻一瞥的藝術(shù)。如果把長篇小說比作一幅復(fù)雜精細的文藝復(fù)興時期的畫作,短篇小說就是一幅印象派繪畫。它應(yīng)當(dāng)是真實的迸發(fā)。它的力量在于,它略去的東西,要不是很多的話,正好和它放進去的等量。它與對無意義的全然排斥有關(guān)。從另一方面來講,生活,絕大多數(shù)時候是無意義的。長篇小說模仿生活,短篇小說是骨感的,不能東拉西扯。它是濃縮的藝術(shù)。(管舒寧/譯)

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

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1936—  ),秘魯作家,2010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被譽為“結(jié)構(gòu)現(xiàn)實主義大師”和拉美“文學(xué)大爆炸”主將之一。代表作有小說《酒吧長談》《綠房子》等。

《巴黎評論》:作為一個作家,你認(rèn)為自己最大的優(yōu)點是什么?最大的缺陷又是什么?
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我認(rèn)為自己最大的優(yōu)點是持之以恒:我能夠極其勤奮地工作,取得原先以為自己無法企及的成果。至于最大的缺陷,我想是缺乏自信吧,這件事把我折磨得苦不堪言。我需要用三到四年時間,才能寫出一部小說——而其中大部分時間,都消磨在自我懷疑當(dāng)中。時光過去了,但情況并沒有改善;相反,我覺得自己越發(fā)自我批判、缺少信心?;蛟S這就是我沒變得自負起來的原因:愧疚之心太強了。但我知道,我會一直寫下去,直到死亡降臨那一天。寫作是我的天性。我的工作是我生活的基準(zhǔn)。假如我不寫作,那么毫無疑問,我肯定會舉槍打爆自己的腦袋。我想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我想嘗試勝過以往的更有趣、更精彩的冒險。我決不承認(rèn)最好的歲月可能已經(jīng)逝去了,我決不承認(rèn),哪怕證據(jù)擺在眼前。(魏然/譯)

艾麗絲·門羅

艾麗絲·門羅(1931—  ),加拿大女作家,2013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畢生專注于中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被譽為“當(dāng)代短篇小說大師”。代表作有《逃離》《親愛的生活》等。

《巴黎評論》:對你來說,虛構(gòu)一個故事和混合真實事件哪一樣更容易?
艾麗絲·門羅:目前來說,我?guī)в袀€人經(jīng)驗的寫作比以前少了,原因很簡單,也很明顯,你用盡了童年的素材。除非你能像威廉·麥克斯韋爾那樣,不停地回到童年記憶并能從中發(fā)掘出更多完美嶄新的層面。在你的后半生,你能擁有的深刻而又私人的素材就是你的孩子們。在你的父母去世之后,你可以描述他們,但你的孩子們還在那里,你還希望他們將來到養(yǎng)老院來探望你。也許轉(zhuǎn)而去描述更多依賴觀察得到的故事是明智的。(梁彥/譯)

若澤·薩拉馬戈

若澤·薩拉馬戈(1922—2010),葡萄牙作家,1998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代表作有長篇小說《修道院紀(jì)事》《失明癥漫記》《復(fù)明癥漫記》等。

《巴黎評論》:您的工作方式是怎樣的?您每天寫作嗎?
若澤·薩拉馬戈:當(dāng)我寫作的東西需要連貫性,比如一部小說,我就會天天寫。當(dāng)然,家庭和旅行有種種方式打斷這一過程,我自然受限于此,不過除此之外還是很規(guī)律的。我自律很強。我不會強迫自己每天工作多少小時,但我會要求每天完成一定量的寫作,一般來說是兩頁。今天早上我的新小說寫了兩頁,明天我會再寫兩頁。你也許會認(rèn)為一天兩頁并不太多,但是我還有別的事情要做:寫別的文章、回信,等等。另一方面,每天兩頁積累起來一年就有將近八百頁了。
說到底我是個挺正常的人。我沒什么怪癖,也不搞戲劇化。說到底我不把寫作過程浪漫化。我不會說自己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受了多少苦難。我也不會怕白紙,怕靈感枯竭,這些我們總是聽聞作家有的毛病,我一個都沒有。但我會遇到做其它任何工作的人都有的困難。有時候?qū)懗龅臇|西不對我的胃口,又或者根本就寫不出來。要是出來的東西不像我期望的那樣,我只能委屈自己接受現(xiàn)狀。(王淵/譯)

薩爾曼·魯西迪

薩爾曼·魯西迪(1947—  ),英國作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午夜之子》《撒旦詩篇》等,曾憑《午夜之子》獲得1981年布克獎、1993年“特別布克獎”及2008年的“最佳布克獎”。

《巴黎評論》:如果你不是天天都在寫作,你會因此而感到惱火嗎?
薩爾曼·魯西迪:當(dāng)我知道該怎么做時,我會感覺好些。除此之外,寫作兩本書之間的間隙期是我最具創(chuàng)作力的時刻,雖然那時我不知道該做些什么,但是我的腦子轉(zhuǎn)得飛快。事物會突如其來地降臨在我的腦海,并且會演變成一個角色或者一個段落,抑或僅僅是一種感知,所有這些都會被寫進故事或者長篇小說里。我寫或不寫時都一樣努力。我坐在那里,讓這一切自由流淌,大多數(shù)時候我會在第二天將前一天寫的東西拋棄掉。但是看著東西浮現(xiàn)出來,才是純粹的創(chuàng)造力。一旦事物顯現(xiàn)出來,隨后變得更為具體,才會變得更為有趣。但是在這段間隙期內(nèi)總會發(fā)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我之前設(shè)想過的事情會超乎我想象力地發(fā)生。它們變得具有想象性。它們來到我的體內(nèi)。這就是我現(xiàn)在的狀態(tài)。(林曉筱/譯)

哈維爾·馬里亞斯

哈維爾·馬里亞斯(1951—  ),西班牙作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如此蒼白的心》《迷情》等,1997年憑《如此蒼白的心》獲得IMPAC都柏林國際文學(xué)獎。

《巴黎評論》:你寫書的理由是什么?
哈維爾·馬里亞斯:我從未有過文學(xué)規(guī)劃或者計劃。我不想為我的時間之類的東西構(gòu)圖,我也不想革新這一體裁。我甚至稱不上“別出心裁”。想要“別出心裁”是非常危險的。如果你說,“我打算顛覆文學(xué)”,結(jié)果往往是可笑的?;蛟S我寫作是因為它是無可比擬的一種思考方式。是一種非常積極的思考方式。當(dāng)你必須要把什么落實成文字的時候,你的思維會更清晰。即使是非專業(yè)作家也會在寫信或者寫日記的時候讓自己的頭腦清晰起來。
一些人說寫作是認(rèn)知的唯一方式,但其實它是承認(rèn)的唯一方式。這在普魯斯特的作品中尤其常見。你讀到什么然后會說,對,這是真的,這是我所經(jīng)歷過的,這是我所見過的,我也有過這種感受,但是我卻無法像他那樣表達出來。現(xiàn)在我真正懂得了。在我看來,這就是小說比其他任何體裁或者藝術(shù)做得更好的地方。我不是說我在寫作時思維最清楚,但是我以不同的方式思考。(蔡學(xué)娣/譯)

大衛(wèi)·格羅斯曼

大衛(wèi)·格羅斯曼(1954—  ),當(dāng)代最重要的以色列作家之一,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到大地盡頭》等,2017年憑《一匹馬走進酒吧》獲得國際布克獎。

《巴黎評論》:你寫不下去的時候,有沒有什么辦法可想?
大衛(wèi)·格羅斯曼:有時候我會給主人公寫封信,就好像他是真人一般。我會問,困難在哪里?為什么你做不到?是什么在妨礙我理解你?這樣做總能奏效。(唐江/譯)

大衛(wèi)·米切爾

大衛(wèi)·米切爾(1969—  ),英國作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云圖》《九號夢》等。

《巴黎評論》:你是否這樣設(shè)想過,或許到下個世紀(jì),你的小說仍會被人閱讀?
大衛(wèi)·米切爾:最好別那樣想。奧爾罕·帕慕克曾在《巴黎評論》的訪談中說過,近十年出版的不計其數(shù)的長篇小說,再過兩個世紀(jì),仍然被人閱讀的只有一小撮,所有作家在某種程度上都希望,他們的作品會是其中之一。我也一樣,不過為未來寫作,是我能想到的保證被人遺忘的最佳方式。讓你的作品盡量優(yōu)秀,盡量經(jīng)得起風(fēng)浪,盡量人性化,那它或許就能渡過這段距離,但歷史是一位難以預(yù)料的法官?!栋材取た心崮取贰俄椀覀鳌贰陡窳蟹鹩斡洝?,它們肯定沒問題,但哪位十九世紀(jì)的評論家能預(yù)見到,二十一世紀(jì)仍有人讀《湯姆叔叔的小屋》《小婦人》或《愛麗斯夢游奇境》呢?(唐江/譯)

米歇爾·維勒貝克

米歇爾·維勒貝克(1956—  ),法國小說家、詩人和導(dǎo)演,代表作有小說《基本粒子》等,2010年憑小說《地圖與疆域》獲得龔古爾文學(xué)獎。

《巴黎評論》:您對于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之間愛情的可能性怎么看?
米歇爾·維勒貝克:要我說,愛情是否存在這個問題在我的小說中扮演的角色就和上帝是否存在這個問題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意義是一樣的。(丁駿/譯)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