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帶老婆一起去報名揚州大學田金龍老師的太極拳學習班。 挺有意思,把今天所學做個筆記。 太極拳的起勢用來做什么? 打人的。:) 起勢包含了上下擺。 上下擺分為四個步驟 1)松 a.膝蓋微微往外分開,膝蓋微微彎曲 b.命門突出,指的是:松腰和翻胯和斂臀: 翻胯這個動作如果練過爵士舞的人應該很容易,有點像邁克爾.杰克遜跳霹靂舞時胯部向前頂起的動作。做到了翻胯,就自然能夠斂臀。 松腰就是命門后突。這點對于初練者是比較大的難關(guān)。 c.含胸,松肩,松手??梢韵胂竽_陷到泥地里。雙臂由于含胸,略微的向前向內(nèi)靠攏。 實戰(zhàn)運用: 兩人用力相抗,力量剛一接觸,其中一人通過松撤去勁力,對方猝不及防因此失去平衡。 時機的掌握很重要,必須是剛一抗衡就松,所以聽勁的練習非常重要。 松的定義: 力量剛一抗衡就撤勁。 動作越小越好,松的速度越快越好。 比如練單盤手的時候,放對方手按到自己的胸口,那一瞬間,做一個松的動作。很短的一下,腰同時輕輕轉(zhuǎn)向一側(cè),很快就化掉對方的往胸口進逼的勁,勁被引導到身體一側(cè)。 如果加強點手臂的旋轉(zhuǎn),讓對方感覺更像推到一個旋轉(zhuǎn)的物體上,更容易引偏對方的勁。 2)拔 膝蓋微微收攏,蹬腿,沉胯,直腰,拔背。 實戰(zhàn)運用: 讓對方的腳跟拔起。 松會帶來身體的自然下沉的勁,因此可以通過先松帶來的沉勁進行配合。比如雙手放在對方身上,然后身體松沉,對方自然有些微反彈力。如果聽勁敏銳,立刻做拔,也就撤去了沉勁,對方猝不及防,自動往上拔起,腳跟發(fā)飄。 可以把手放在對方肩部,其實也可放在對方手臂上或者軀干。這個勁非常微妙,但是殺人于無形,^_^。 所以,拔需要松沉勁來引誘對方,又需要很高明的聽勁掌握時機。一旦對方腳跟發(fā)飄,就可以發(fā)放自己的勁力,摔倒對手。 3)懸 雙臂掛在對方身上,但是自己的腳和腰仍然靈活,身體在蓄勁,準備進攻。身體的蓄勁是通過松腰造成命門突出,翻胯完成的,同時該動作也會造成掛在對方身上的雙臂微收,形成誘騙對方的空勁。 和松的區(qū)別: 松的時候,身體有一種向下的沉勁。如果雙手放在別人肩上,對方應該能夠感覺到一股向下的掛勁。 懸包含兩點: 1. 是指雙手輕輕地放在別人肩上,盡管身體也在放松(松腰),但是對方感覺不到這種蓄勁的變化,這是蓄勢待發(fā)。我理解為是手懸掛在對方的身上,而腰在續(xù)勁,為發(fā)勁做準備。腳底下的感覺來看,松的時候,腳完全落實,而懸的時候,腳跟微起。 2. 懸既是發(fā)勁前的準備動作,更是一種欺騙,因為它會產(chǎn)生空勁,讓對方失去重心。 斗智斗勇: 如果對方也會聽勁,懸就是矛,聽勁就是盾,就看誰的功夫深。 不過如果對方已經(jīng)被拔起了,就跳過懸,直接進攻,不必偽裝了。 4)夯 沉胯發(fā)勁。 對這個部分的理解,我明顯不足。有機會還要向田金龍老師仔細請教。 目前知道的是,因為懸的動作有一個松腰翻胯的動作,夯因此可以將向前翻起的胯向下回落還原。(我要會畫畫就好了,能表達的非常清楚),同時腳跟也往下落,手臂隨著胯的回落往下落。 一旦出手,不能猶豫,不留余力。 如果使用海底針或者捋手這些自上往下的動作的時候,懸和夯應該是結(jié)合使用的。懸欺騙對方,實際上腰胯已經(jīng)續(xù)力做準備,然后夯勁發(fā)放力氣,產(chǎn)生一個脆勁。練習時要小心,這兩個動作比較危險,容易傷到人。 總結(jié): 最后,起勢的四個階段在實戰(zhàn)中是靈活使用的,可以一個或幾個組合使用。前面我舉例介紹了松拔配合,懸夯配合。因此實戰(zhàn)并不需要按部就班的一次使用四個階段的技巧,那叫背書,不叫實戰(zhàn)。 不過這四個階段平時練起來比較連貫,慢慢的放松的練,可以達到修身養(yǎng)性的目的。 三要三擺這個視頻講的比較系統(tǒng),建議看一下 http://www./tj/Photo_Show.asp?InfoId=89&ClassId=42&Topid=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