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第一次去西藏大都會選擇川藏線,而我不一樣,先挑戰(zhàn)個難的——青藏線。這個難是說全程海拔比較高,而且因為是早春嘛,不時的飄雪花,路面濕滑,實在是難為我了。當時我記得從格爾木吃了一頓手抓羊肉便出發(fā)了,那天路邊的迎春花探頭探腦的。 國道和青藏鐵路如影隨形,所以不時可以看到來來往往的火車,或客運或貨運。路旁的河流開始有解凍的痕跡,大塊大塊的冰坨子崩裂、然后堆積在岸邊或者沒入冰冷的河水中。 第一晚住宿在沱沱河,這是我第一次住海拔這么高的地方,高反肯定如約而至,凌晨感到呼吸不暢,在衛(wèi)生間的鏡子中我驚訝自己原來可以這么白,面無血色,嘴唇青紫。 唐古拉山口會下雪應該是常態(tài),堵成長龍的大貨車在冰雪路面無法前景一步,只能等待著。我小心翼翼的穿梭在這些大塊頭之間,翻過埡口,雪過天晴。嘿,這跟娃娃臉一樣,變得真快。 陽光透過云層傾瀉下來,照得剛剛下過雪的路面如同絲帶一般光亮,車行云中,我的思緒早已飄到拉薩。 燈火闌珊時,我路過布達拉宮的腳下,看著神圣的它,莫名心靜。后來,我轉過了大昭寺、瞻仰了布達拉宮、覲見了色拉寺和哲蚌寺、晚上又在仙足島吹了會兒風,我想這里我還會再來的。 第二次去西藏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當時在成都出差,火鍋店的服務員很貼心的為我準備了一個單身熊。正當我吃的大汗淋漓之時,聽見旁邊桌的姑娘在說去西藏的事情。原來報了個旅游團,他們是提早到的,想來成都多玩兩天,然后再進發(fā)拉薩。于是主動攀談了一下,要到了旅游團的聯(lián)系方式。當晚,在看過行程之后,便報名了,因為一直以來我就是個大大咧咧的女孩子,想了解的東西在行程清單中都提到了,至于其它沒提到的,一切隨緣吧。 第一天從成都出來的時候還艷陽高照,沒想到到了雅安便下起了蒙蒙細雨,不愧是雨城。沿著大渡河逆流而上抵達紅色歷史文化名城瀘定,瀘定橋遠遠的望著不走上去是不要費用的,不過來都來了,當然要花10元與它近距離接觸了。橋上的縫隙很大,所以最好保管好自己的東西,不要想著掉了的東西可以撿起來,在這里,它直接跟著翻滾的河水遠走高飛了好吧。晚上入住在康定,就是《康定情歌》中唱到的那個地方,這里有悠悠的白云、還有不時傳來的歌聲。 第二天翻過折多山,藏族風情映入眼簾,遠處房屋上的經(jīng)幡在風中舞蹈、牦牛懶洋洋的身影掩映在草地中、薰衣草肆意的開在路邊~這里是新都橋,據(jù)說是攝影師的天堂,不過攝影師可不會在光線如此充足的時候擺出自己的長槍短炮。 穿過高爾寺山隧道、剪子彎山隧道、駛過美麗的卡子拉山,離世界高城理塘越來越近了。毛埡大草原的不是固定景點,不過因為是純玩團,所以可以隨走隨停。在兔兒山埡口看到很多車停下來拍照,原來山的名字是這么來的:山上有塊石頭,很像兔子立起來的耳朵。 在青藏高原上有片面積最大的古冰川遺址,現(xiàn)在看來就是好多大石頭躺在小溪里,不過秋天才是美景的秀場,大片紅色的植物搖曳在風中。今天入住的是我一直向往的稻城。 第三天主要行程是去亞丁,因為今日入住在亞丁村內,然后亞丁風景區(qū)內輕徒一日,為了讓旅行更美好,所以大家都是輕裝上陣,把必備品隨身攜帶,其他物品放在旅游車上,因為旅游車是不允許進入風景區(qū)內的,游客全部乘坐景區(qū)區(qū)間車。途中可以欣賞到青楊林和赤土河谷風光,然后在客棧中簡單的休整過后,去朝拜珍珠海和仙乃日。有湖泊倒映山峰的地方才是最美的,不過這里海拔還是有些高的,切記不要劇烈活動。 第四天是輕徒,要去看五色海和牛奶海,全程往返需要徒步12KM,海拔高再加上上坡,大半天的時間完全都用在了走路上,不過有了這樣的經(jīng)歷,以后去西藏的哪里估計都可以了吧。 更何況出來玩怎能不多走走多看看?下午2點左右我們出發(fā)去鄉(xiāng)城,它的名氣沒有稻城大,但是也是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中的取景地。在這里我們走過五彩經(jīng)幡墻,打卡仲德村的廣播站,尋覓著電影中的點點滴滴。在鄉(xiāng)城,白色是幸福的顏色,所以這里的房屋顏色白的耀眼,好像留住了時光的腳步一般。 其實我走的這條線路不是完全按照川藏線走的,它加了一段滇藏線,可能是為了讓游客看到更多的風景吧,這不,第五天的目的地是飛來寺,就是能看見梅里雪山日照金山壯觀景象的地方。 告別鄉(xiāng)城,登上金沙江大拐彎的觀景平臺,眼前就是大自然的杰作,穿山越谷而來的金沙江,在即將沖出這川滇要塞之時,似乎想先舒緩一下長途奔波的疲勞,于是放慢腳步,圍繞著金字塔般的日錐峰瀟灑地畫上了一個“U”字形的大拐彎。 第六天我們要起得比太陽早,因為要拍攝日照金山,拍攝這個最多的還是靠運氣,聽說有的人(攝影大咖)往往要來好幾次只為了那驚鴻一瞥呀。像我就沒有什么運氣,主要是自己沒有耐心,看著天邊云層較厚便打起了退堂鼓,后來同行的小姑娘說我離開后不久太陽就出來了,但是也就那么短短2分鐘左右。 帶著遺憾離開但是這也是促成我下一次出行的動力。這個行程有兩頓贈送的特色餐,今天吃第一頓加加面,就是一直給你添加面條。吃過一碗旁邊便放塊石子,以此計數(shù)。服務人員還會載歌載舞的跟用餐的游客互動,逗的大家哈哈大笑,旅途的辛勞一掃而光。 之后前往鹽井,這里保留了千年的曬鹽習俗,從高處看鹽田,好像調色盤。 你見過紅色的鹽嗎?明明是同一個地方竟然會曬出白、紅兩種顏色不一樣的鹽。原來瀾滄江兩岸的土質不同,東岸以白沙土為墊,曬出來的鹽潔白如晶,被稱為“雪花鹽”,西岸以紅粘土為墊,曬出來的鹽呈淡紅色,所以被稱為“紅鹽”,也被稱為“桃花鹽”。 如果在毛埡大草原沒有游玩盡興的話,第七天的邦達草原可是翻譯成雄鷹飛不出的草地,連雄鷹都飛不出,這面積得是多大啊。不過最讓我驚呼的還是盤山路,這段盤山路被稱為“七十二道拐”,因為坐在窗邊,所以每當車輛拐彎的時候,我感覺自己都要與懸崖來個親密接觸。不過我們的司機師傅開車還是穩(wěn)得一批,不愧是常年游走于川藏線的老司機。在此提醒廣大自駕西藏的朋友,還是悠著點啊。 第八天翻越安久拉山埡口,沿途雪山、原始森林和田園風光交相輝映,景色出奇的美麗。都說然烏湖的夏季不是最漂亮的時候,因為降雨所以湖水混濁,不過這樣的然烏我也是喜愛的,畢竟我來過。 在川藏線這條路上有一個明星景點,它叫來古村,一個如同世外桃源般的小村莊,安靜的坐落在雪山冰川的腳下,而我今天就要住宿在這里,聽風吹過冰川的聲音。 要說前幾天吃的加加面讓我掃除了疲勞的話,那么第九天的石鍋雞可是讓我回味無窮。有人說魯朗石鍋雞好吃得舌頭都要化了,這個就有些夸張了,但是它確實是美味。 里面有一些滋補的藥材、再添加了新鮮的蘑菇,雞,選的是我們北方所說的“溜達雞”,鍋,那就大有來頭了,是墨脫所產(chǎn)的一種石鍋,里面富含多種微量元素。我想我們覺得美味的原因還有一些心理作用吧。吃美食,看美景。 因為雨季所以當我站在色季拉山口的時候,完全不見遠方南迦巴瓦的真實面貌,那縹緲的云霧好像薄紗一樣阻礙我的視線。一路下坡抵尼洋河下游河谷的布久喇嘛林寺,掩映在綠蔭之中的寺院非常漂亮,飛檐畫棟,金碧輝煌。作為西藏小江南的林芝,植被豐富,那天算是睡得最好的一天了。 該來的總是會來,林芝到拉薩之間有一條顏值頗高的高速路——林拉高速,大概7個小時我再次踏上了這片陌生又熟悉的土地,和一群陌生人一起走進西藏,在短暫的相處中我們變?yōu)榕笥选?0天、3000公里、1個團體,沒有摩擦、沒有爭吵,我喜歡這樣的旅行,我也喜歡西藏,即使路途中有遺憾,但是我想畢竟我還會再來的。 下一次我要去覲見岡仁波齊、想去阿里看肆意奔跑的藏羚羊和藏野驢,當然那個方臉的藏狐最好也能偶遇、想去珠穆朗瑪峰的山腳下徒步……我想,我終究是一入西藏誤終身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