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針灸的使用時機、禁忌、急救法與火罐的使用時機一、針灸的使用時機 ![]() 不下針的情況:(元氣不足,人體過虛) 1、氣血大虛,如大病、重病之后。 2、房事剛過。 3、大運動量之后。 4、酒醉之后。(可以在耳垂處針刺醒酒) 其它情況下可以下針。 二、艾灸 ![]() 1、艾的性是熱向下走。古代行軍打仗找水,點燃艾之后,熱量會自動向下找水并加熱它。 2、氣血大虛,不能用針時,可以使用艾灸。 3、灸法 1)隔姜灸(最常用的方法) 用新鮮生姜,切成厚片,用牙簽扎滿小孔,艾絨用手搓成小圓錐狀,高二到三厘米,一個為一壯,放在姜片上點燃,灸到溫?zé)?,用鑷子夾走即可。 灸時灸單數(shù)(陽數(shù)),灸單不灸雙。 對于一個病束手無策時,可以使用灸膏肓穴的方法。不停的灸,灸到口干舌燥,灸百壯。姜片干了要換新的。如果灸后起水泡,從皮膚旁邊,用消過毒的針刺破,放出水,灑上一些硫磺粉和大黃粉即可。 2)隔鹽灸 灸的位置:神闕穴 使用鹽種:青鹽。 灸法: 把青鹽用火炒到由青變紅,放涼后成碎末,放在肚臍眼上,使用艾絨灸。 適應(yīng)癥: 寒利:食物不消化,吃什么排什么。 熱利:大便味道很臭的。 3)隔蒜灸 蒜的選擇:選擇獨頭蒜,一頭蒜只有一瓣。蒜顏色為白色,味道辛辣,入肺經(jīng)。 主治:專治咳嗽。舌為心之表。把蒜切處,放在舌頭上,用艾炙之,加強心臟的力量,可以治療咳嗽。 4)米粒灸 艾絨搓成米粒大小,在穴位上涂上薄薄一層凡士林,放上米粒艾絨,用香頭點燃即可。常用于治療鼻竇炎、雞眼等,炙單數(shù)壯,壯數(shù)以病的深淺決定。 灸的原則: 痛的,灸到不痛。像腫瘤,外部疼的時候,一直灸到不疼就去掉病根了。 不痛的要灸到疼。按壓疼的時候,才灸到病根。 4、幾種具體病癥的艾灸 1)毒蛇、蝎子、蜘蛛等毒物咬傷以及破傷風(fēng) 病進(jìn):病由四肢末梢往身體(心臟)方向發(fā)展,這說明治療有錯誤,要想辦法解決。 病退:病由心臟處向四肢末梢方向走,說明治療方向正確,保持原處方不變,穴位不變,繼續(xù)治療。 灸的方法:用隔蒜灸,在病的上方(心臟方向)灸,跟著它走,一直到病退到手掌心,繼續(xù)灸到紅線消失。 2)皰疹、腰蛇、錦蛇 方法一: 隔姜灸,頭尾各一壯,包圍起來灸,等皰疹變短后,向中間移動,繼續(xù)灸,直至消失。 ![]() 方法二: 古時候會使用蜘蛛網(wǎng),把它平鋪在皰疹上,點火燒一下就好了?,F(xiàn)代可使用干棉花,先在皮膚上涂薄薄的一層,然后用很薄一層棉花,然后燒一下就好。燒完之后五天到一周就好了。 ![]() 方法三:去中藥房買全蝎粉,放入膠囊之中,吃八到十顆就好了。 5、灸法的禁忌: 1)歌訣: 針而勿灸,灸而勿針針勿灸,針經(jīng)為此常叮嚀。庸醫(yī)針灸一齊施,徒放患者炮烙刑。 2)不灸的幾種情況。 熱癥不灸,如感冒發(fā)燒。 汗多的地方不灸,如手掌、脖子、頭、腋窩、腿彎、肘窩等處,如果灸傷了,不容易愈合。 眼睛、面部、陰部不灸。 痔瘡屬于熱癥,不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