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長時間陪伴孩子,不等于高質量陪伴孩子。以下情景是否很熟悉呢: 周末了,力力爸想多陪陪他,便自告奮勇要幫他搭積木。力力非常開心,拿出自己搭過的很多模型給爸爸看。力力爸一個勁地夸他棒,力力就更得意了。 力力爸陪搭了一會兒,手機就滴滴答答響起來了。同事群有幾件新鮮事、平時關注幾個號也更新了,力力爸不禁點進去看,然后就分心了…… 力力看爸爸一直在玩手機,顯得很氣憤,連連扔了好幾個積木,最后嘩啦一聲,把全部積木都推到了。力力爸覺得力力搗亂了,連忙制止他:“難得爸爸陪你玩一次,你怎么這么淘氣?” 力力哇地一聲哭起來了,怎么哄都哄不住……力力爸一個頭兩個大,覺得周末還不如上班舒服呢。 本來父母是想“高質量陪伴”來著,但是孩子不配合、不喜歡呀? 其實,并不是孩子不配合、不喜歡,而是父母的分心被孩子敏感地捕捉了,他們自然而然地求關注,也不專注于玩耍了。 在手機不離手的時代,我們平時想專注陪小孩很難。尤其在周末時光,想讓陪伴變得更加高品質一些、更有意義一些更難。 孩子其實很敏感,你不專心聽他說話、你不配合他做一些游戲等,他一下就會捕捉到你的三心二意。 我們常想在工作之余、家務之余更好地陪伴孩子,卻常常發(fā)現(xiàn)力不從心,也有一些不夠“宏觀”,即沒有陪伴計劃,只能陪一會兒是一會兒。 我們常想把高品質陪伴的任務交給早教機構、培訓機構,其實我們內心清楚,比早教班和興趣班更重要的是家庭陪伴。 當我們滿足了孩子心理需求的高質量陪伴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孩子更專注了,更配合父母了,孩子的內在力量也會慢慢成長起來。 華德福系列書籍中有很多答案,它們從快樂家庭教育的角度出發(fā),讓高品質陪伴建立在有主題的家庭日、富有游戲力的父母、站在孩子角度思考方面: 1.有主題的陪伴提高陪伴的品質建立家庭主題活動,意味著一家人有計劃地度過的周末的時光。我們可以制定下面的主題: 烘培日—一起烤餅干、做蛋糕; 漫步大自然日—收拾一個帆布背包,步行去公園、森林、山上、海邊享受自然氣息; 美食日—在周日的早上一起煮菜、煲湯、做煎餅、包餃子、做湯圓等; 手工日—我們可以制作季節(jié)性手工,也可以把大自然的樹葉、花朵、樹枝帶回來做手工。 2.游戲力是高品質陪伴的關鍵游戲是父母高品質陪伴孩子最好的開始。父母與孩子做游戲時,要記住三個關鍵詞—模仿、想象力和運動,就能瞬時收獲孩子的崇拜。 因為這三個關鍵詞是孩子的大腦中最喜愛的部分,它們是童年的“地基”,是快樂成長的關鍵點。 3.站在孩子角度想問題提高陪伴層次每天花幾分鐘,閉上眼睛,站在孩子的角度,想象一下游戲角、玩具還有戶外活動場地,有沒有辦法讓他們變得更有教育意義、更神奇。 這短短的思考時間,卻讓你開始明白孩子、理解孩子,讓孩子的心和你的心聯(lián)結起來,這也是高品質陪伴最重要的事情。 當一個孩子長期享受父母的高質量陪伴后,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愛和自由都被滿足了,他們會變得: 越來越獨立; 越來越專注; 經(jīng)常充滿喜悅感和滿足感; 情緒比較穩(wěn)定,并會自己調節(jié)糟糕的情緒; 喜愛和父母溝通交流,并樂于分享自己的感受。 |
|
來自: 昵稱5664839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