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宋孝宗皇帝為岳飛平反后,其孫岳珂任嘉興軍府奉議郎兼勸農事,岳氏逐漸成為嘉興望族。岳飛第十八世孫岳元聲、岳駿聲、岳和聲一門出了三位進士,岳元聲于明萬歷年間將城南金坨坊岳珂舊居內的家祠,移建到三塔塘,擴建為“精忠祠”,后來第二十三世孫岳鑒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28)在茶禪寺旁建成岳王祠??上в谇逑特S年間太平天國戰(zhàn)亂。清同治九年(1870)再次重建。 ![]() 1956年,國家文物局長鄭振鐸和大作家巴金,以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來嘉興視察,認為岳王祠“有獨特的歷史價值”。 ![]() 上世紀六十年代為社隊畜牧場,七十年代大殿被拆,改成公社衛(wèi)生院。直到2010年移至三塔路上重建。 ![]() ![]() 這是舊時的岳王祠 新建成的岳王祠距血印寺向東,與三塔、茶禪寺原址、血印禪寺和狀元牌坊等組成三塔路歷史人文景觀區(qū)。岳王祠規(guī)模不小,其中“大雄寶殿”復原了原來的建筑形制,前庭、回廊和花園是增添的,也有特色,尤其是后花園,內有石橋、亭子、走廊、水榭、池塘等,雖然不大但一應俱全,讓一位民族英雄安享這樣的清凈之地確是眾望所歸。 ![]() ![]() ![]() ![]() 岳珂故居在城南金坨坊,現在的文物保護所周邊,其后代曾一直居住于此,岳飛第二十八世孫岳石塵(1902—2003)也出生于金坨坊,后遷居桐鄉(xiāng)濮院鎮(zhèn)。岳石塵為著名畫家,1960年應聘任蘇州“吳門書院”書師。1975年退休返濮院,繼續(xù)從事書畫創(chuàng)作,尤精花鳥,被譽為“麻雀王”,生前被推舉為嘉興畫院名譽院長。 ![]() 岳石塵先生生前作畫 參觀岳王祠后得知,當年岳母在岳飛背上所刺的原為“盡忠報國”,后因宋帝賜名“精忠岳飛”,而改稱“精忠報國”流傳至今。 寫于2019年8月27日 |
|
來自: 吳越盡說 > 《原創(chuàng):走,去嘉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