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理相分
本品討論了三個概念
微塵、世界、一合相
“微塵”
常用以指極細小的物質(zhì)
按照佛教的說法
色體的極小者稱為極塵
七倍極塵是一微塵
唐·張喬
在《雨中宿僧院》詩中說
“勞生無了日,妄念起微塵”
清·龔自珍
在《法性即佛性論》中說
“十方三世所有微塵
非他,知見而已矣”
世界、一合相
佛教用語
“世界”來源于佛教用語
世,指時間;界,指空間
古往今來曰世
上下四方曰界
世界就是
全部時間與空間的總稱
現(xiàn)代人所說的世界
更多意義上則是指空間
“一合相”
一個由眾多極微分子
合成的有形物質(zhì)
比如世界
是由無數(shù)的微塵集合而成
世界稱為“一合相”
人體是由四大五蘊組合而成
人身也是“一合相”
一捧沙土,散漫分離
是為微塵,加以水灰,揉做一團
雖然本質(zhì)上還是之前的沙土
但是因為匯聚成了一體
所以叫做“一合相”
世界與微塵不一不異
無常、無我、性空
經(jīng)文通過
佛與須菩提之間的問答
揭示出世界與微塵的不一不異
緣起而有的世界
由各類微塵構(gòu)成
而由各類微塵構(gòu)成的世界
因為是眾緣聚合而起
所以沒有實在自性可得
因此佛說“佛說微塵眾
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
“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
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按照緣起法
凡是依他而有因緣聚散的
均非實有
是假有本質(zhì)上應(yīng)歸于
無常、無我、性空
佛雖然也說
世界的總體“一合相”
可那只是從緣起假名的角度
表達和合似一的現(xiàn)象
稱為“一合相”
而不是真有
“一合相”的實體可得
事實上
“一合相”是本來緣起性空
不可言說的
只是凡夫受到妄見蒙蔽
妄生貪著
以為有“和合相”的實體存在
《金剛經(jīng)》第二十六品【法身非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