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要想獲得事業(yè)的成功和人生的幸福,計謀的運用是必不可少的。關于計謀,《孫子兵法》說:“多算勝少算,而況于無算乎!”計謀多者勝過計謀少的,不施用計謀者只有坐等失敗了。 在計謀的運用方面,鬼谷子到底都提出了哪些有效的具體方法呢? 原文:摩而恐之。高面動之。微而正之:符而應之,擁而塞之,亂而惑之。是謂計謀。 注譯:要揣摩透他的心意,然后警告他,讓他產生戒懼心理,要用立意高遠的議論,使他內心產生震動,要微妙地引用先例和相應的事實來證明你的論斷;如果還不能奏效,就由外在的表象推測出他的內心想法,然后應和之,然后壅塞他的視聽,隔絕他的信息,打亂他的思維,迷惑他的理智,進而完全控制他。這就叫作計謀。 在這里,鬼谷子總結出了六種常用的計謀,靈活運用可以讓你事半功倍。 1、摩而恐之——警告通過揣摩對方的內心,抓住對方的弱點,然后施用警告的辦法,從而使其心生膽怯而乖乖就范。在軍事上,這一招幾乎是屢試不爽。 運用警告的方法能營造一種強大的心理威勢,從精神上戰(zhàn)勝對方。在商業(yè)領域,警告這個辦法也常被運用,它充分利用了消費者“擔心”的這種心理,促使他們做出看似并不理性的消費決定。 在保健品行業(yè),這類的案例很常見,比如“你的血黏稠度太高了,繼續(xù)下去可能會中風癱瘓!”老年人誰不怕瘓?經過這么一嚇,就六神無主,于是情不自禁購買對方產品了。 在教育行業(yè),也會看到、聽到類似的說法。像什么“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種營銷方式常見的思路為:研究產品一挖掘問題一讓消費者擔心一激發(fā)消費者行動一產品火爆暢銷。 可見,鬼谷子在幾千年前所總結出的警告至今仍在左右著我們的生活。人性的弱點不變,鬼谷子的謀略計策就永遠不會落伍和過時。 2、高而動之——唱高調高,即立意高遠的言論,也可稱之為“唱高調”,但不是那種空洞的“唱高調” 而是充滿高尚品德和真摯情誼,這樣的言論能夠觸動對方的心弦,震動對方的情緒,讓對方接納和追隨自己。這是一種俘獲人心的好辦法。 3、微而正之——例證“正”通“證”,微妙運用事例、典故或名人權威的言辭可以更好地證明你的觀點,讓你的言論更具說服力。人是經驗動物,即使你有驚天奇談,同樣是空口無憑,需要舉個例子、依托名人效應,才能打動人心。 這種做法看似平淡無奇,但從實際效果看,不亞于任何謀略權術。 我們知道,曹操的兒子個個優(yōu)秀,曹丕和曹植就是其中代表。一時之間,曹操陷入選擇困難,不知立誰為自已未來的接班人。一天,他特意征求賈詡的意見,問:“我想立世子,曹植與曹丕都很優(yōu)秀,真叫人難以取舍。來,幫參考下!” 賈詡心思縝密,一眼看穿曹操心思。但他很長時間沉默無語。曹操看到這樣,心里煩了便說:“唉,我問你呢!怎么不說話呀?”賈詡仿佛大夢方醒道對不起主公,剛オ正在想事情,所以走神了?!?/p> 曹操強忍怒火問道:“想什么呢?”賈詡回答:“我正在想袁紹父子、劉表父子的事情?!币徽Z點醒夢中人,曹操全懂了。為什么?袁紹和劉表都是因為不按長幼順序立世子,導致骨肉相殘。于是,曹操決定按序立曹丕為世子。 賈詡不愧是鬼谷子“例證”運用的高手,他微妙地舉例子證明了立世子的重要性以及應該如何立,但又好像什么都沒有說。即使曹操以后要遷怒于人,也抓不到任何把柄。千言萬語,不如舉例證明一兩句。 我們做項目策劃也是這樣,在之前如果沒有同類項目取得成功的先例,投資人一般都不會冒險投資。所以,真正聰明的謀劃人,喜歡在策劃中列舉同類成功案例及相關數(shù)據(jù)來論證項目之可行,從而說服投資人果斷投資。 4、符而應之一一讀心符,即驗證之義,指一個人表現(xiàn)在外面的各種信息與內在符合一致,諸如表情、眼神、穿戴、坐姿、舉止等,背后往往隱藏著內心豐富的想法;應,是應和、順應之義。 鬼谷子在這里告訴我們,要善于描摩對方呈現(xiàn)出來的外部信息,以此推測和讀懂其內心的真實想法,并巧妙應和與周旋。比如在商業(yè)談判中,為了贏得他,先摸清對方的心意,然后附和他,肯定他,最后取得對方的好感。 5、擁而塞之一一壅塞”擁”通“壅”,壅塞即堵塞之義。當一個人很難對付,而且沒有別的更好的計謀可想時,可以壅塞他的消息來源以及與外界的聯(lián)系,讓他成為一座孤島,從而削弱其力量,讓其陷入孤立無援之境。 美國最擅長運用此計,經常對別國采取戰(zhàn)略封鎖。所謂戰(zhàn)略封鎖,就是以軍事為威懾,從經濟、政治上切斷對方與外界的聯(lián)系,甚至在科技上運用電子干擾、雷達干擾、光電干擾等手段推毀對方的通信系統(tǒng),這樣一來就達到孤立敵國的目的,從而控制和擊敗對方,讓對方聽命于己。 在1991年的海灣戰(zhàn)爭中,美國切斷伊拉克的一切外聯(lián)通道,政治上禁絕其聯(lián)盟外交,經濟上斷絕貿易往來,凍結金融資產,伊拉克因此成為一座“孤島”,并迅速潰敗。 在商業(yè)領域,對某些合作企業(yè),我們可以適當施行壅塞計,在合同文本上加以壟斷和約束,有效切斷對方與別家合作的通道,讓對方專注認真地跟我們獨家合作,這樣我們的事業(yè)才能逐步擴大。 6、亂而惑之——惑亂如果對方防備嚴密、無機可乘怎么辦? 鬼谷子告訴我們,可以運用“惑亂計”混亂對方的思維、迷惑對方的理智。關于“惑亂計”,《孫子兵法》中說得明白:“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p> 通過這段話可知,在人生戰(zhàn)場上,我們不能太老實,在某些特殊時刻要學會運用包括“惑亂計”在內的些詭道才能“亂而取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