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個公眾號的推送標題《久處不厭,是可能的么?》,收集了一些重新愛上最熟悉的人的瞬間。 我想到的是,這世上相處最久的那個人,其實是自己。如果能與自己久處不厭,與他人久處不厭自然不是什么難事。 你很清楚自己所有的缺點,對那些最黑暗、最懦弱、最愚蠢、最丑陋的角落了如指掌,你也知道自己干過的所有壞事、傻事、瘋狂事…… 你是否仍然忠貞不渝地愛著自己? 自己,才是那個因為太過熟悉、總在身邊,而常常忘了去發(fā)現(xiàn)、欣賞、深愛的人啊。 和你最好的朋友在一起的時候,你會感到孤獨嗎?估計不會吧。 那為什么和自己在一起的時候會呢? 我跟孤獨的關(guān)系,經(jīng)歷了幾個不同的階段。小時候,絕大多數(shù)時間都與父母、老師、同學共度,我會盡可能多地制造獨處的時光——在家時關(guān)起房門,在學校課間一個人站在走廊遠眺,午休時間獨自去圖書館……這些見縫插針的獨處,就像從水中探出頭換氣,令人神清氣爽。 長大后,不再和父母同住,再后來,連舍友也不再有。當我的世界變得更加廣闊后,人際關(guān)系也發(fā)生了質(zhì)變,越來越容易遇到真正有共鳴的朋友。高質(zhì)量的人際關(guān)系是如此令人愉快,可以在其中陶醉忘憂,而當我結(jié)束社交,回到自己一個人的空間時,經(jīng)常會有一種從云端跌落的巨大孤獨感。 有一段時間,我開始質(zhì)疑,我是不是不再像從前那樣享受孤獨了。曾經(jīng)深愛的獨自旅行,好像非得加上一點人際支持才會有意義,在一個沒有任何連結(jié)的城市,只會感到意興闌珊。 對于社交生活,我一直講求“寧缺毋濫”,也不愿意花很多時間為僅僅社交而社交,有時候可能連續(xù)好幾天都沒有任何面對面的真正人際連結(jié)。最艱難的時候,感覺自己似乎要在孤獨中煙消云散了——沒有了真正看見我、關(guān)心我的他者,我是誰?我還存在嗎? 可是從某一天開始,我發(fā)現(xiàn)孤獨再也不是一種折磨了。 我可以好幾天一個人呆著,做我熱愛的工作,進行我的日常練習,雖然有時也會希望身邊有人可以連結(jié),卻依然活在一種至深的穩(wěn)定和喜悅里。 我可以在家呆了一天之后,夜晚獨自騎上共享單車出門兜風,感受著車座對我身體重量的支持,就是宇宙對我至深的愛,在這樣篤定的愛中,情不自禁地放聲歌唱。 我想,我終于無藥可救地愛上了自己。 我無法給你指一條愛自己的捷徑。這是一趟對每個人來說都十分獨特的旅程,核心也許只在于做出一個堅不可摧的決定——不論發(fā)生什么,都要回到愛,就像在冥想里一次又一次地走神,一次又一次溫柔而堅定地回來。 與自己久處不厭之后,與他人久處不厭就變得自然簡單。 我媽對我說“你怎么這么好”的時候,我笑而不答,心里想的是“因為我活出了真實、蓬勃、快樂的自己,除了與他人分享這份愛與喜悅,沒有別的選擇啊”。不是再也不會吵架,而是一邊抱怨著“不是一個星球的真是沒法溝通”,一邊望著她感動到落淚,告訴她“可我還是這么愛你”。 而在我的親密關(guān)系里,我每一天都感覺自己像是第一天墜入愛河——我為戀人的存在感到驚奇、驚喜、贊嘆、感動,我熟悉他所有的缺點,卻并不試圖讓他變成任何另外的樣子。我也像所有的人類一樣有親近與排斥的波動,但我總會很快回到愛的頻率——愛你,就是為你的真實存在而感動,別無其他。 一個人愛的能力,是以愛自己的能力為基礎(chǔ)的。也許很多人以為自己愛某個他人勝過愛自己,但如果沒有愛自己的能力作為支撐,就很容易以愛的名義,對那個所謂更愛的人造成傷害。 昨天有人對我說:“不要對我抱有太高期待,我也跟其他所有的人類一樣充滿缺點。” 我回答:“你沒有義務(wù)滿足任何人的期待。如果我對你形成了不切實際的期待然后感到失望,100%是我的責任。沒有缺點,人的頻率就不足以留在地球。我為我的缺點而驕傲?!?/span> 當我接納自己如我所是,便能愛他人如他們所是。 才能與人久處不厭,常愛常新。 -謝謝你- -打賞勤勞的作者,掃這里- Crystal的奇跡山谷,與你分享靈性成長、療愈、性能量、愛與奇跡…… |
|
來自: 茉莉7eo6t3y9 > 《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