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看看民國時期的小學語文教材長啥樣吧! 30年代的小學語文教材雖然印刷編排很簡陋,但如今仍然魅力不減,筆者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1.課本內容淺顯易懂,生動活潑。課文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呈現,文字力求簡明扼要,圖片力求生動活潑,適合兒童的學習心理。 2.內容廣泛又貼近生活。從飲食起居到日常禮儀到社會生活,教材內容無所不包,而且非常貼近生活,讀起來覺得親切。 3.大師的魅力不凡。葉圣陶、豐子愷兩位大師的合作,也讓這套教材顯得不凡。葉圣陶先生既是教師,又是兒童文學家,深諳兒童教育之道;豐子愷先生的純手工繪畫和書寫,讓教材變得格外生動。 |
|
來自: 飄逸仙7p0c1mzk >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