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青陵上柏》是《古詩十九首》中的一首,寫主人公游京城而興嘆,感受到了人在死和未死之時就應(yīng)該好好享受,要“斗酒相娛樂,聊厚不為薄”。全詩如下: 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yuǎn)行客。 斗酒相娛樂,聊厚不為薄。 驅(qū)車策駑馬,游戲宛與洛。 洛中何郁郁,冠帶自相索。 長衢羅夾巷,王侯多第宅。 兩宮遙相望,雙闕百馀尺。 極宴娛心意,戚戚何所迫? 詩歌寫道:“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人生天地間,忽如遠(yuǎn)行客?!边@四句的意思是說,陵墓上長著青翠的柏樹,溪流里堆著成堆的石頭。人生長存活在天地之間,就好比遠(yuǎn)行匆匆的過客。詩人運(yùn)用比興手法,先描寫環(huán)境而引出人的生存狀態(tài)。詩歌中的所表現(xiàn)了人的獨(dú)立蒼茫,頭頂?shù)纳n穹,腳踏的大地,生于天地之間,卻是匆匆忙忙,如同旅人那樣。詩人實(shí)際上再告訴我們,人來到這世上,就是匆匆忙忙的,為了生活、為了家人、為了他人。 接著寫道:“斗酒相娛樂,聊厚不為薄。驅(qū)車策駑馬,游戲宛與洛。洛中何郁郁,冠帶自相索?!?/span>“斗”即容量單位,十升為一斗,十斗為一石。“聊”即姑且,勉強(qiáng)。“斗酒”這里指不多的酒。“薄”即量少、味淡?!昂斡粲簟边@里是贊嘆洛陽的繁華景象?!肮趲А奔搭^上頂冠束帶的人,指京城中那些達(dá)官顯貴的人?!八鳌奔辞笤L。屈原《離騷》中“路曼曼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span> 詩歌中說道的“宛”,就是現(xiàn)在的河南南陽,是東漢的“南都”。“洛”,即今河南洛陽,是東漢的京城。當(dāng)時這兩地,都很繁華。意思是說,斗酒足以娛樂心意,雖少卻勝過豪華的宴席,而駕起破馬車驅(qū)趕著劣馬,照樣在宛洛之間游戲,洛陽城里那么熱鬧,而達(dá)官貴人彼此也相互也在探訪。這里,詩人承接上面的“忽如遠(yuǎn)行客”而來,由此感于生命短促而應(yīng)該及時行樂。如何行樂?詩人說,“斗酒”雖“薄”,也可娛樂;雖是駑馬,也可駕車出游等。這些行樂方式,在古代是常見的?!对娊?jīng)·邶風(fēng)·泉水》寫道:“駕言出游,以寫我憂。”讀到這里,感覺到詩人是在告訴我們,為什么不帶著酒,趕著駑馬到那兒去玩,而那些“冠帶自相索”,也就是說,那些達(dá)官顯貴也在互相探訪,但他們總是帶著功利性,壓抑著自己的心性,是“郁郁”不樂的,而不是詩人所說的“行樂”的本意。 接著寫道:“長衢羅夾巷,王侯多第宅。兩宮遙相望,雙闕百馀尺?!薄伴L衢”即大街?!皧A巷”就是排列大街兩側(cè)的胡同。這里承接了前面的“冠帶自相索”,對此予以形象化的描寫?!暗谡?,“兩宮”,“雙闕”等都不過是“冠帶自相索”來往的地方,是后面詩人所說的“極言娛心意”的場所。意思是說,大路兩邊夾雜著小巷子,隨處可見王侯貴族宅第,而南北兩個宮殿遙遙相望,兩宮的望樓高達(dá)百余尺。這是詩人在京城所見達(dá)官貴人的住所,是很富有的,也很堂皇的。這位后面表達(dá)“極宴娛心意,戚戚何所迫”奠定了更為堅(jiān)實(shí)的基礎(chǔ)。 面對這樣的狀況,所見如此,于是詩人在結(jié)尾兩句寫道:“極宴娛心意,戚戚何所迫?”“極宴”就是盡情歡樂。“娛”就是“使……娛”?!捌萜?/span>”就是憂懼、憂傷的樣子?!墩撜Z·述而》寫道:“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焙侮碳庵幸嵭脑捳f:“長戚戚,多憂懼。"意思是說,達(dá)官貴人們雖盡情享樂,卻憂愁滿面不知何所迫。詩人的享樂,就是放松自己,享受人生的快樂,心中不能“戚戚”的?!捌萜莺嗡取奔春嗡榷萜?。也就是什么迫使人戚戚不樂呢?在詩人看來,“冠帶自相索”們即使“長衢羅夾巷,王侯多第宅。兩宮遙相望,雙闕百馀尺”,也因?yàn)樗麄冃闹杏泄?,有“相索”的目的,即使“娛心意”也有很大的勉?qiáng)性,談不上真正的行樂。 老百姓有老百姓行樂的方式,達(dá)官貴人有達(dá)官貴人的方式,但真正獲得快樂的,就只有“斗酒相娛樂,聊厚不為薄。驅(qū)車策駑馬,游戲宛與洛”的“娛心意”的心靈快樂。 在藝術(shù)上,這首詩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注重鋪陳,提高形象性。 其次,運(yùn)用對比,增強(qiáng)抒情性。 再次,用反問句,增強(qiáng)意蘊(yùn)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