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記:《秋天的懷念》是著名作家史鐵生的短篇散文。這篇文章竇桂梅老師、于永正老師都有過精彩的解讀,相關(guān)的課堂實錄也可以在網(wǎng)上輕易地找到。我也曾聽一位老師試講《秋天的懷念》,邊聽邊細讀文本,題目中的“秋天”與文本中多處呈現(xiàn)的秋天的意象令我豁然開朗。 秋天,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季節(jié)。春天的欣欣向榮,夏日的蓬勃熱烈、冬景的清冷孤寂,這些意象早已扎根心底。唯有秋天,變化頗多,耐人尋味。 劉禹錫詩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你看,同樣是秋天,只因個人際遇、心情不同,看到的秋景也迥然不同。 讀《秋天的懷念》,走進史鐵生的生活,那種別樣的秋天滋味,與秋所呈現(xiàn)的種種意象交相輝映,更增添幾分動人之處。 1.絕望之秋:“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 雙腿癱瘓后,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聽著收音機里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墻壁……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著:“我活著有什么勁!” 讀著史鐵生上面的文字,深切地體會到他癱瘓后那種絕望的心情。天上北歸的雁陣,多么自由,可一想到自己從此失去了行走的權(quán)力,他痛苦,他憤怒;收音機里甜美的歌聲,多么美好,可面對著看不到前途的漆黑人生,他苦惱,他絕望。對母親,不用敬語,也不在乎母親的感受。臨近崩潰邊緣的他,除了暴怒,除了“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著‘我活著有什么勁!’”他別無選擇。 2.抗爭之秋:“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里,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彼俱驳哪槵F(xiàn)出央求般的神色。 母親“擋”在窗前,她擋住的當然是那“無邊落木瀟瀟下”的絕望之秋。那么她“求”兒子的又是什么呢?看菊花。 菊花的意象早已為國人所熟悉。菊花凌霜盛開,西風(fēng)不落、堅強不屈的精神更是為人們所傳頌。 讀到此處,我們便理解了母親的一番苦心。她要打消兒子悲觀的念頭,她想告訴兒子的是:生活中有苦難,更要有與苦難抗爭的精神。克服困難,好好活兒,一樣能活出生命的精彩。而這一切,母親沒有訴諸語言,只有這一“擋”一“求”。 3.絢麗之秋:“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fēng)中正開得爛漫。 我試圖去百度《秋天的懷念》寫作的時間,遺憾的是沒有查到。我不知道史鐵生寫作此文時距離母親去世有幾年的光景,我也不知道他那時是不是已經(jīng)在文壇小有成就。僅從文中,我們得到的信息是,他已經(jīng)走過了人生最艱難的歲月。那黃色的花、白色的花、紫色的花寄托著要好好活著并活出五彩繽紛的日子的愿望。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美的。生命更美! |
|
來自: 昵稱3290180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