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我們做過消費者調查,大約80%以上受訪對象認為中國食品安全問題就是食品添加劑造成的。這個結論和客觀事實差別非常大,甚至可以說恰恰相反。”孫寶國表示,目前中國有相當多的消費者對食品添加劑誤解很深。 食品添加劑并不等于非法添加物“食品添加劑在中國被‘妖魔化’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替非法添加物背了黑鍋?!睂O寶國說,比如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其實三聚氰胺不是食品添加劑,而是非法添加物。但因為后果極其嚴重,所以提到食品添加劑,很多人都會聯(lián)想到三聚氰胺?!?/p> 孫寶國表示,不僅是消費者,甚至我國一些食品生產(chǎn)經(jīng)營企業(yè)都不知道什么是食品添加劑,這是不應該的。 他舉例說,曾看到廣州有個餐館設置了一個公告牌,告訴消費者食物里都有什么東西,上面的“食品添加劑”一欄寫著雀巢三花奶、味事達醬油、家樂雞粉、海天柱侯醬。“寫牌子的人肯定不知道什么是食品添加劑,因為上面這些都不是食品添加劑,而是調味品,而餐館里常用的味精、小蘇打和有的餐館專為糖尿病人用的木糖醇才是食品添加劑。” “還有個別食品企業(yè)的誤導,在外包裝上打上‘不加任何添加劑'’不含人工糖精‘等文字?!睂O寶國指出,糖精都是人工合成的,加上“不含人工糖精”就是想吸引眼球。還有餐廳說不用味精,用雞精,但實際上我國國家標準規(guī)定,雞精中味精的含量不能低于35%,而且還有其他的食品添加劑。這些誤導做法,客觀上對消費者造成一種錯誤的暗示:有食品添加劑就是不好的。 中國人6000年前就已開始使用“食品添加劑是人類的偉大發(fā)明?!睂O寶國說,有很多人說“沒有食品添加劑就沒有現(xiàn)代食品工業(yè)”,這句話沒有錯,但是也會使人產(chǎn)生錯誤的聯(lián)想,好像是現(xiàn)代食品工業(yè)造就了食品添加劑,但其實人類使用食品添加劑有很長的歷史。 孫寶國表示,從前中國人的字典里沒有食品添加劑,但并不是中國沒有食品添加劑,也不是中國沒有使用食品添加劑,“小蘇打、磷酸、香料、鹵水、石膏、明礬、紅曲、石灰都是食品添加劑,但是它們沒有被歸類為食品添加劑?!?/p> 他指出,中國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歷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時期,當時釀酒用酵母中的轉化酶(蔗糖酶)就是食品添加劑,是食品用酶制劑。人類使用食品添加劑的歷史和人類文明史同樣悠久,不僅僅是中華文明史,世界文明史都是如此。 孫寶國介紹,鹵水點豆腐是2000多年前西漢淮南王劉安發(fā)明的,鹵水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鎂,而氯化鎂就是食品添加劑中的食品凝固劑;南宋高宗紹興十一年(公元1141年)油條被發(fā)明出來,所使用的明礬是食品膨松劑;隋文帝時代(公元541年—604年)發(fā)明了黃柑涂蠟保鮮技術,所涂的蠟屬于食品被膜劑;始于唐盛于宋的火腿制造技術,所使用的亞硝酸鹽屬于防腐劑和護色劑;中國很多酒廠制曲的原理和幾百、上千年前都是一樣的,參與發(fā)酵過程的紅曲也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過量亞硝酸鹽對人體有害,但如果肉制品中不添加亞硝酸鹽,就會造成肉毒桿菌繁殖。”孫寶國表示,肉毒桿菌毒素是已知最毒的毒性物質之一,對人體會產(chǎn)生很大危害,所以現(xiàn)在所有肉制品當中都加了亞硝酸鹽作為防腐劑。 不超量超范圍使用就是安全的“食品添加劑使現(xiàn)代食品豐富多彩?!睂O寶國說,使用食品添加劑是改善食品品質、保障食品安全、發(fā)展健康食品、促進食品創(chuàng)新的客觀需要。 例如大豆油、花生油、茶油等食用油里就都有食品添加劑,因為食用油很容易腐敗變質,對人體產(chǎn)生危害,所以至少要加一種抗氧劑來抗氧化。而號稱糖度為零的零度可樂加了甜味劑,其配方中還有防腐劑二氧化碳和酸度調節(jié)劑磷酸,以及可樂香精。近年來新出現(xiàn)的“辣條”、預調雞尾酒等創(chuàng)新食品,也都使用了調味香精、食用色素等食品添加劑。 而一些食品添加劑甚至本身還有一些功效,比如石膏豆腐里有硫酸鈣可以補鈣,作為食品著色劑的紅曲具有保健功能,在鹵水豆腐中作為凝固劑使用的氯化鎂,在嬰幼兒配方奶粉里則是作為營養(yǎng)強化劑存在。 “食品添加劑從某種程度來說也是一個國家經(jīng)濟、社會、科學技術發(fā)展水平的標志,越是發(fā)達的國家食品添加劑人均消費量越高。”孫寶國說,可樂、啤酒、預調雞尾酒、嬰幼兒配方乳粉等食品都是從國外引進的。 孫寶國強調,不管是食品添加劑還是任何一種物質,是否會對人體造成危害的判定標準是暴露量。“食品添加劑不允許超范圍使用,也不允許超量使用。如果不合理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劑還是會出人命的?!?/p> “濫用食品添加劑是人之過,非食品添加劑之過。”他指出,相當一些食品添加劑是有毒的,但是食品添加劑有毒并不等于食品有毒,因為食品添加劑不是直接被食用的,而食品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的量是對人體有益無害的量,所以量很重要。 (內容來源:網(wǎng)絡 由小析姐整理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