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契,契是目前所知道的商族的第一代始祖。其實“商”是這個宗族的居住地。因而成為本族的名稱,“子”是他們共同的姓。商族同夏族一樣,都有悠久的歷史,而且契和禹是同時代的人,這兩個族也是鄰居,同時發(fā)展起來的。契還協(xié)助禹治理過洪水。后夏朝建立了統(tǒng)一的奴隸制國家,商就作為一個諸侯國與夏并存,對夏有著一定程度的臣屬關系。商族在發(fā)展中受夏的影響很深。 商部落從契始,經(jīng)過400多年,傳到十四世,出了個具有雄圖大略的首領叫湯。湯不拘一格,打破傳統(tǒng),廣募人才,從奴隸中提拔了一位很有才干的首相,叫伊尹。接著許多能將賢臣也都跑到他的麾下。商逐漸強大起來,不斷向外發(fā)展,活動于黃河中下游一帶,其向東的足跡早已遍及渤海沿岸。商原本是臣服于夏王朝的,如向西發(fā)展,就必然同夏王朝爭長短。湯采取剪除夏王朝羽冀,以觀靜變的策略,先后攻滅了十幾個小國和部落,拔除了夏王朝在東方的屏障。商更加強大了。 夏桀見大勢已去,被迫退卻,歸依于屬國。商湯發(fā)揚速戰(zhàn)速決、連續(xù)作戰(zhàn)的作風,適時展開戰(zhàn)略追擊,揮師南下,對潰敗逃竄中的夏桀殘部實施打擊,不給敵人以任何喘息反撲的機會。夏桀窮途末路,只得率極少數(shù)殘部倉惶逃奔南巢,商軍追至南巢,夏桀又想從南巢逃跑,但是剛走到城門口就被商軍捉住。湯將夏桀流放(監(jiān)禁)在南巢的亭山,桀謂人日:“吾悔不遂殺湯于夏臺,使至此”。也就是夏桀被監(jiān)禁在南巢后,對看管他的人說:“我很后悔,沒有將湯在夏臺殺掉,才落得如此下場。”商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夏桀就憂憤病死在亭山。 湯和伊尹為了徹底消滅夏王朝的殘余勢力,又率軍西進。因為韋、顧、昆吾和三壚這樣一些較有勢力而又忠于夏的方國都被商湯所滅,商軍在西進的路上就未遇到大的抵抗,很快就占領了夏都。夏朝的親貴大臣們都表示愿意臣服于湯。湯和伊尹安撫了夏朝的臣民后,就在夏都舉行了祭天的儀式,向夏朝的臣民們表示他們是按上天的意志禮來誅伐有罪的桀,夏后氏的“歷數(shù)”已終。這就正式地宣告了夏王朝的滅亡。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奴隸制的王朝至此宣告結束。這一年大約是在公元前1750年至公元前1700年之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