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談心社(ID:txs163)
“黃磊”哭了。
在《小歡喜》中,他飾演一個45歲的中年男人——方圓。
上有父母要照顧,下有剛剛高三的兒子,頑皮搗蛋成績差,妻子每天忙得焦頭爛額。
好在,方圓工作不錯。
剛剛幫助公司完成并購案,所有人都以為他會順利升職。
他自己也和妻子計劃好了升職后的“幸福生活”,承諾要讓她也體驗一把“闊太太”的感覺。

同事都覺得方圓會升職 / 《小歡喜》
可惜,天不遂人愿。
方圓滿懷期待地和領(lǐng)導匯報工作,等待著“往上挪”,得到的卻是一句:
“你是公司的老員工,但是為了公司的發(fā)展,就先委屈你了。”

原本以為的升職,成為泡影
人們常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遺憾的是,職場并不在乎這句話。
當初的允諾不再作數(shù),計劃好的升職沒了希望,還要被“強行替代”。
領(lǐng)導委婉地告訴方圓:“你被解雇了?!?/p>

完成項目后,反而被替代
原本,四面八方的壓力,就不允許中年人的生活有太多“風吹草動”。
更何況是失業(yè)這種“天塌下來”的大事?
為了不讓家人擔心,方圓不準備告訴妻子這些事情:
萬一知道了自己沒了工作,耽誤了孩子的學習怎么辦,一家人的開銷怎么辦……

不敢讓家人知道自己失業(yè)
一開始,朋友安慰他:“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他也相信,于是鼓起勇氣中年再出發(fā)。
折騰了兩個多月,也沒有找到可以“收留”他的地方。
本是帶領(lǐng)一個團隊的法務主管,如今,去學弟公司應聘法律助理,還被嫌棄年齡太大:
“你比我大三屆,四十五了吧?!?/p>

因為年紀大,應聘被拒絕
“這世界上最折磨人的,是站在原地還以為回得去?!?/p>
人到中年,因為年齡,被職場拒絕,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
領(lǐng)英《職場人轉(zhuǎn)折點報告》中有一個數(shù)據(jù):
人生的“轉(zhuǎn)折點'通常從23歲開始,在27~30歲達到第一個小高峰,在31~35歲達到大高峰。
多數(shù)人35歲以后的職場生活,要么平平無奇,要么是“下坡路”。
《蠟筆小新》里,小新爸爸野原廣志的喪,曾讓不少人“感同身受”。
他是全家唯一的收入來源,買了房和車之后,還背上了32年的房貸和36期的車貸。
妻子要精打細算,才能用一份薪水養(yǎng)活全家,偶爾月底,還要全家人吃幾頓簡樸的飯菜“熬過去”……

小新經(jīng)常能聽到爸爸要還貸的嘆息 / 《蠟筆小新》
廣志做噩夢時,也常常夢到能將人壓垮的責任。

半夜做夢都是還房貸 / 《蠟筆小新》
長時間的加班應酬,導致他睡眠不足。
在電車上都能困到睡過去……

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睡著 / 《蠟筆小新》
在公司多年升職加薪全都遙遙無望,被上司責罵要扯出笑臉道歉,被老婆抱怨薪水太低要低頭承認無能……
可事實上,廣志已經(jīng)做了他能做的所有事。
有多少看似家庭美滿的中年人,其實都在強忍著崩潰。

事實上,沒有人的生活,是輕松的
不敢辭職,不敢任性,因為和年輕人相比,自己早沒了競爭力:
“不要罵年輕人,因為他們隨時會走人,要罵就罵那些有房有車有家庭的中年人。”
或許這句曾在朋友圈廣為流傳的話,正是中年人的“硬傷”。
你必須假裝“都挺好”
“少年去游蕩,中年想掘藏?!?/p>
失業(yè)兩個多月的方圓,一直在強撐。
為了不讓孩子們發(fā)現(xiàn),每天假裝一切如常,按點出門“上班”。
只不過,“辦公室”,變成了商場、超市。
這些免費的公共場所,成了方圓的“避難所”。

佯裝上班的方圓
在孩子面前要謹言慎行,因為稍不注意就可能“暴露”自己失業(yè)的事實。
方圓吐槽自己每天給孩子們做早飯中飯晚飯忙得要命.
孩子察覺不對:“你哪有時間做中飯,不上班呀?”

孩子質(zhì)疑方圓每天上班應該沒時間做中午飯
方圓和妻子只好手忙腳亂地搪塞:
是不上班的時候做。

說出一個謊言,就不得不用另一個謊言去圓
一方面是不想讓孩子擔心,另一方面,也是“面子”問題。
作為爸爸,怎么能說自己失業(yè)了呢?怎么能在孩子面前承認失敗、承認無能呢?
那爸爸的人設不就崩塌了嗎?

爸爸的人設,不能崩
找工作不順利,每天都在毫無成效的努力中團團轉(zhuǎn)。
還不敢讓妻子看出自己的脆弱。
直到有一天,得知金庸先生去世的消息,作為武俠迷的方圓,終于借著這件事痛哭出聲:
我不是為我自己哭,金庸先生去世了,我太難受了……

崩潰也要找個理由
“我覺得我應該是令狐沖、楊過,差一點起碼也得是郭靖,可沒想到最后卻成了岳不群。”
年少時,誰都以為自己會是仗劍走天涯的大俠、白衣飄飄的主角;
人到中年才發(fā)現(xiàn),我們或許連個配角都算不上……

“我怎么就這么倒霉”
一個人的不順,影響的是整個家庭。
妻子在工作中被刁難也不敢再開口反駁,因為方圓已經(jīng)失業(yè)了,一旦自己辭職,情況會更加糟糕。

因為丈夫失業(yè),自己的工作不敢有變動
不能和親人傾訴,也無法和年輕的時候一樣,解決不了就一走了之。
多少壓力難以言喻,卻也只能假裝都挺好。
有網(wǎng)友分享自己與老公的“互相欺騙”。
善意的謊言,有時顯得格外心酸。

離職了假裝上班,不止存在在電視里
小妹收到過一條讀者消息:“馬上就要30歲了,可最近最想干的事情,是縮進爸媽懷里痛哭一場。
可我已經(jīng)是成年人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了……”
因為是成年人,就必須不動聲色,淡定從容。
搬運工謝云南,工作了13年,每日搬運貨物7噸多。
他滿身是汗,說工作確實辛苦,但從沒讓家人看到過自己工作的場景:
“怕他們看到心疼。”

謝云南從沒讓家人知道過自己的工作有多累
不再撒嬌抱怨,而是習慣了報喜不報憂。
在外面無論多么累,面對家人只有一句:放心,我挺好的。
《中年人的禁忌》中,有人建議:“啞巴,是中年人的美德”。
沒人會因為你的年齡同情你,你能做的,只有小心翼翼地生活,不抱怨不訴苦。

方圓失業(yè),全家人搬進小房子里,他因為壓力大,焦慮到失眠
年輕時的意氣風發(fā),在中年全變成了“不敢折騰”。
二三十歲有逆風翻盤的勇氣,四五十歲什么都沒了。

45歲了,不能再跌跟頭
人到中年,不敢跌跟頭。
中年危機,更多時候,只有“危險”,沒有“機遇”。
張愛玲有句話:
“中年以后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p>
“生存”面前,有些人常?!安慌洹睋碛星榫w。
網(wǎng)友提起自己在醫(yī)院住院部看到一名30多歲的男子蹲在電梯拐角處哭:
“是那種壓抑的、隱忍的哭。一邊哭,又一邊拼命忍著?!?/p>
她看著,都覺得特別難過。

中年人只敢偷偷地哭泣
中年人,真的就那么苦嗎?
你可以回答是,也可以回答,不一定。
有時候,生活的奇妙之處就在于:很多你受過的傷,會在未來變成意想不到的禮物。
《樂隊的夏天》冠軍彭磊,憑借一首《生活因你而火熱》,讓觀眾潸然淚下。
這首歌,誕生于他生活一塌糊涂的低谷時期。
當時,彭磊因曲風不被接受,事業(yè)低迷。
他關(guān)起門來在家里寫了一年歌,沒寫出什么好作品。

人到中年,不能再任性了
父母在變老,孩子還很小,就連寵物也在一旁嗷嗷待哺。
最難的時候,他甚至想過去租房中介應聘,為的就是省下那一筆中介費。

只是為了省錢
回憶那段過往,彭磊笑著說道,真的“特別糟糕”。
恰恰是那段糟糕的日子,讓他創(chuàng)作出了《生活因你而火熱》。
曾經(jīng)的苦,可以醞釀成此后生活里的千滋百味。
《小歡喜》一個片段讓人印象深刻。
方圓崩潰大哭時,妻子認真地看著他的眼睛安慰:“沒事的,有我呢?!?/p>
他沒有成為金庸小說里的英雄,只成為了妻子心中唯一的“英雄”。
“親人”兩個字,本身就藏滿力量。

“沒事的,有我呢”
撐不下去的時候,就哭出來吧,沒什么大不了。
這樣的“掉鏈子”,沒有人會看笑話。
生活不易,可世上,有人在悄悄地愛著我們。
家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總有一些溫暖,能讓身陷失落的人重燃希望。
湖北武漢,一名女乘客在地鐵站失聲痛哭。
工作人員看到后,走上前去問她怎么了
她不發(fā)一言,只是悶聲哭泣。
工作人員便輕聲安慰:“不要難過,世界上沒有任何事情值得自己這樣痛哭?!?/p>
“不管發(fā)生什么,都一定要多愛自己。”

總有人在悄悄愛你
堅持住,那些無法吐露的心酸,都會成為過去。
生活滿目瘡痍,可依然有很多人,在認真地生活,認真地愛著這個世界。
因為他們知道:人生本身或許沒辦法選擇,卻可以選擇面對它的方式。
堅強、樂觀、勇敢,這些詞在舌尖滾一滾,就可能多幾分勇氣。
更何況,在你背后,還有一直默默守護的家人、朋友;
還有無數(shù)個和你一樣的人,在咬牙堅持。
給文章點個
在看
,縱有疾風起,人生不言棄。
*本文轉(zhuǎn)自公眾號談心社(txs163),這是年輕人談心的地方,我們?yōu)槟阋粋€提供聚集地,為你呈現(xiàn)年輕人的有趣生活方式,我們倡導年輕人應該在追求物質(zhì)基礎的同時也要重視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