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現(xiàn)很多同學在畫色彩的時候經(jīng)常會被幾個問題所困惑 ↓怎么調色? 如何將畫面塑造豐富? 為什么顏色發(fā)灰? 色彩靜物最重要四點! 01 色彩的調色 首先我們要了解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純度 色相:色相即每種色彩的相貌、名稱,如紅、橘紅、翠綠、湖藍、群青等。色相是區(qū)分色彩的主要依據(jù),是色彩的最大特征。 明度:明度是色彩的明暗差別,也是深淺差別。色彩的明度差別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某一色相的深淺變化,如粉紅、大紅、深紅、都是紅,但一種比一種深。二是指不同色相間存在的明度差別,如六種標準色中黃最淺、紫最深,橙和綠、紅和藍處于相近的明度之間。 純度:純度用來表現(xiàn)色彩的鮮艷和深淺。純度是深色、淺色等色彩鮮艷度的判斷標準。純度最高的色彩就是原色,隨著純度的降低,就會變化為淺淡的,沒有色相的色彩。 02 色彩的搭配 鄰近色搭配:指兩個比較接近的顏色相配,如;紅色與橙紅,紫與紅,黃色與草綠,橙與黃。 對比色的搭配:強烈色搭配指兩個相隔較遠的顏色搭配,如;黃與紫,紅與綠,這些搭配的顏色都較為強烈。補色搭配指兩個相對的顏色相互搭配,如;紅與綠,青與橙,補色搭配能形成鮮明對比。 同類色搭配:指深淺明暗不同的兩種同一種類的顏色,比如;青與天藍,墨綠與淺綠,咖啡與米色等,同類色搭配顯得柔和雅致。 如果想要畫好色彩靜物,就得花相應的時間來提高自己的調色能力,但是在調色時,一定要有創(chuàng)造力,所謂的創(chuàng)造力就是不要概念化的調色。 很多同學覺得自己調出來的顏色不好看,要么沒有顏色,要么太深、太火、太焦、太臟等,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狀況? 最重要的是對顏色沒有一個很好的認識,沒有看到真正好的顏色是什么樣的。下面咱們一起看一些范例~ ▲(圖1) 水果和襯布、背景利用了同類色奠定了整體畫面的冷暖色調,在細節(jié)筆觸上的對比色可以使畫面產生色彩豐富感和視覺美感。 水果的明度比后面靜物的明度強,從而拉開了畫面空間。 ▲(圖2) 這組靜物的色調偏高級灰,非常好看,水果在不銹鋼的水壺上形成反光,利用同類色表現(xiàn)出來,加了少許大紅這樣的鄰近色,將不銹鋼的質感塑造的較為全面。 03 色彩的冷暖 色彩的冷暖主要是指色彩結構在色相上呈現(xiàn)出來的總印象。 一塊藍色襯布在畫面中會對周圍所有的物體和臺面以及背景產生一定的環(huán)境色影響,所以我們看到的藍色調和黃色調首先的臺面和背景的傾向是不一樣的。 例如;藍色調的背景和臺面會傾向于冷色多點,而黃色調背景和臺面會傾向暖色多一點。 其次是物體的冷暖傾向和環(huán)境色也會改變,藍色調的物體整體偏冷,暗部也會透出來一點冷色,而黃色調物體會整體偏暖,物體暗部也會透出一點暖色。 下面我們來解析一下范例~ (圖1)▼ 從這幅作品中可以發(fā)現(xiàn)整幅畫面由面積較大的環(huán)境色來確定冷暖,藍色的襯布上的靜物收到環(huán)境色的影響也具有冷色傾向,包括蘋果的亮部也偏向冷黃。 (圖2)▼ 這幅作品襯布和背景傾向暖色,在靜物的亮部和暗部上的調色上也偏向暖色,整體色調是高級灰,所以在罐子的環(huán)境色塑造上用小筆觸加了飽和度稍微高一些的大紅。 04 畫面中的黑白灰 黑白灰是講畫面中的素描關系,也是我們常說的明暗關系。畫面中只有拉開亮灰、淺灰、中灰、深灰、重灰這五個層次。 黑白灰是一張畫面的靈魂,支撐起畫面的強弱節(jié)奏。 一般在我們畫面中背景最遠,所以偏灰一些。視覺中心主體物是畫面的重點,處理它時要讓它厚重、突出、有份量感,顏色的純灰度上對比明顯一些。層次拉的越開,畫面的立體感越強。 我們來看下面這張范例~ (圖1)▼ 在處理畫面黑白灰節(jié)奏的時候,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白色瓷盤中的水果的黑白灰的對比層次較為豐富。在具有立體感的同時又能做到畫面層次豐富,這樣既能體現(xiàn)出畫面豐富的變化,也能體現(xiàn)出畫面的協(xié)調性。 色彩中的普遍三大疑點難點 1.為什么顏色畫得臟? 解析;切忌反復修改色彩傾向,使調色種類過多導致畫面沒有主次,在調色的時候找準色彩傾向,重色不要直接加黑。 2.如何鋪色調才能思路明確,畫面主次分明? 解析;在鋪色調的開始主要抓住基本色相,可以先概括,避免調色種類繁復,先畫對色調影響大的色塊或者主體色調。 3.總是畫的灰是為什么? 解析;色彩的純度對比過低,黑白灰的對比不夠,這種情況注意加強素描關系,增加純度的對比,強調鮮明的顏色。 |
|